【摘要】節能建筑是關系到國家發展的關鍵問題,也是百姓生存環境的保障,綠色節能不僅可以減少我們自身方面的開支,也可以為社會大眾贏得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降低能耗常常被忽視,而是一味的追求建筑速度的突飛猛進。基于綠色節能建筑的背景下,這就需要加緊研究各個領域的節能相關技術,合理利用現有能源,從而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消耗,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本文以節能建筑的經濟問題研究背景為出發點進行展開分析,接著分析了節能建筑的整體特點和節能建筑的經濟問題研究;最后從加強參與者的節能意識、倡導高效節能原材料和構造技術、利用環境能源,減少礦物能使用三個方面對節能建筑的發展方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節能建筑;經濟問題;研究
1、節能建筑的經濟問題研究背景
1.1我國建筑耗能的現狀
能源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基礎,合理有效的利用現有能源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降低耗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我國地緣遼闊,人口眾多,建筑耗能基數巨大,不僅如此也出現了嚴重的浪費現象。近幾年來,隨著建筑耗能的增長,人口不斷的增加,城鎮化不斷的加快,人們對建筑物的舒適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和同等氣候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筑的總耗能是它們的三倍之多。
1.2建筑耗能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的增長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房屋建筑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是我國城鎮化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建筑物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造成的。采暖區域也由原來的北方漸漸向著南方進行擴展,加上居民家用電器數量的增加,農村傳統上是利用薪柴進行取暖和燒飯。因此,隨著新常態的發展下,節約能源成為了我們必然選擇的重點。
1.3節能建筑的含義
所謂的節能建筑,就是在建筑整個壽命周期內,以最小的環境影響,達到最大的能源利用率,并實現建筑環境的健康、舒適性發展。在節能建筑中,節能觀念貫穿了整個材料的開采、加工和運輸方面的規格、設計、建造、使用上的整體覆蓋。節能建筑更注重地區生態環境和室內外環境的和諧,通過對日光利用、空氣流通、景觀環境的綜合性考慮,提供一個最佳的建筑生活空間。并通過科學整體的規劃進行自然性通風、自然性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太陽能利用、地熱利用、中水利用、節能建材、智能控制高新技術綜合性節能體現。
2、節能建筑的整體特點
節能建筑的特點相關的主要表現是系統的完整性、綜合性強,涉及面廣泛、參與主體的復雜性強三個特點。在整個建工工程的初期階段還是后期階段,都是環環相扣的,每一個環節都會關聯到下一個環節的應用,所以系統的完整性無疑成為了施工的重點和難點。并且節能建筑所覆蓋的層面比較廣泛,不僅涉及到保溫安置,而且還體現在電能的技術上、施工的要求上,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筑節能的參與者主要涉及到城市政府機關方面,面對這些有可能成為城市的長遠利益。從建筑設計師的角度看,基于自身設計構思為出發點進行考慮;站在設備工程師的角度分析,會從設備完善的視角進行看待;從業主的角度分析,更多關注的是自己的居住環境的優雅和舒適。不同的參與者,不同的目的,從利益考慮的出發點也就不盡相同,由于參與者的復雜性導致了現實操作起來著實困難。
3、節能建筑的經濟問題研究
3.1節能建筑經濟性分析
節能建筑是遵守氣候設計和節能的基本方法,對節能建筑進行劃分區域,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間距、太陽輻射、風向、外部空間環境后設計出來低能耗的建筑物。甚至有的建筑物可以根據外部的季節變化起到一個冬暖夏涼的作用,也就是專家所說的“空調房”。雖然在很多節能建筑的構建中有了一些成就,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這就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3.2我國節能建筑推廣方法及其現階段經濟分析
目前一些比較嚴寒的地區采暖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實施開始扭轉,建筑節能工作也從北方向著南方進行移動。南方的建筑節能和戶主的經濟利益也達成了區域一致性,建筑節能工作局面也很快打開。“十五”期間將會開展起來,并且取得了相應的效果。隨著建筑面積的擴大,節能改造任務的艱巨,政府扶植和規范化成為了節能建筑蓬勃發展的開始。
3.3節能建筑推廣帶來的經濟效益分析
建筑節能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和原有的專業分工不同,他們是通過建筑、施工、采暖、通風、空調、電照、家電、建材、熱工、能源、環境、、檢測、計算機、軟件等專業的內容相結合,在不少邊緣學科的結合下,對社會進行需求上的推動。目前很多高校、研究院、生產單位都圍繞著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和開發,出現了蓬勃發展的景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日益追求的增加,節能建筑線管的產業也不斷發展,規模性也不斷的擴大,通過外國企業資本和技術的引進 ,功能質量和價格的優勝劣汰,產業機構也實現了區域合理化,技術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整個建筑行業也因為節能建筑的實施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4節能建筑對我國的環境影響以及發展戰略分析
節約不僅是傳統的思想美德,也是建立節約型國家的重要前提。建筑節能是節約能源最有效也是最經濟的方法。建筑節能不僅可以節約耗能,也可以減少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塵等有害物質的排放,這樣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關注民生的基礎上分析確保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國家大力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戰略計劃和方針。
3.5成本效應分析
在節能建筑推進的過程中,很多人往往缺乏了對采用節能措施成本效益方面的理解和認知。以為憑借著直覺就可以節省燃料,降低大氣層的污染,對于節能建筑到底可以給社會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并不是很了解。甚至需要投入多少成本,建筑師和暖通工程師都在實際的運行中無從下手和計算。這樣不僅嚴重的阻礙了標準的執行,也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中分享不出經濟分析的報告。如果按照采暖的收費制度進行計算,這和實際的耗能不盡相同,如果按照原來的標準進行收費,業主也就享受不到建筑節能中帶來的好處,嚴重阻礙了業主建筑節能的積極性。所以,建筑節能并不是靠開發商和業主來承擔完成的,這樣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資金的投入。
4、節能建筑的發展方案
4.1加強參與者的節能意識
建筑節能意識不單單是靠宣傳和設想就能完成的,同時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參與者的節能意識的共識。首先,在政策上要遵循法律的高度,來約束參與者的種種行為,確保節能建筑的順利開展。其次,政府也要正確的處理好節能和節約之間的關系,提倡大家在節省生活成本的基礎上進行節能的倡導和教育,積極引導人民的消費觀念,以補貼的形式讓人們切身體會到節能建筑的好處和利益所在,這樣才能被人們廣泛推廣和影響。對于建筑主管部門也需要大力推行建筑節能觀念,構建節能制度和標準。相對于節能建筑的設計師來說,要做到各方協調合作,進行系統化的設計,這樣才能把節能融入到建筑觀念中去。
4.2倡導高效節能原材料和構造技術
建筑提到的建材生產發展,不同于建筑部位的使用不同的原材料,針對于節能的要求,新型原材料的選擇就顯得更加的重要和珍貴,大量的節能材料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而且可以根據建筑的結構進行材料的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節能材料的合理化使用也成為了世界關注的重要話題。
4.3利用環境能源,減少礦物能使用
建筑能源所帶來的消耗也能給溫室帶來一定量的氣體排放,這些氣體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對環境的重大影響。這樣我們更應該從自身做起,關注環境的可持續個發展,減少礦物質的使用,爭取最少的耗能,達到最大的環境保護效果,為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在綠色節能的倡導下,一味追求和關注建筑的迅速發展并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降低耗能、保護環境才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這就需要不斷的增強和強化節能建筑意識,加強人才建設,倡導高效節能原材料和構造技術,利用環境能源,減少礦物能使用,這樣才能在實踐中取得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汪光燾.建設節約型社會必須抓好建筑“四節”——關于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幾點思考[J].土木工程學報,2005(04).
[2]史立山.中國能源現狀分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J].可再生能源,2004(05).
[3]建設部建筑節能“十五”計劃綱要[J].施工技術,2002(08).
[4]賈衍邦.發展節能建筑: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機遇[J].建筑,2010(18).
[5]施祥云.節能建筑的突破[J].建筑工人,2009(10).
[6]聶小松.節能建筑的經濟問題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09(S1).
[7]柏乃寧,姚利華.對我國節能建筑發展的探析[J].建筑設計管理,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