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符合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對滿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問題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推進,經常會出現路面開挖現象,再加上暴雨或極端天氣的頻襲,導致路面出現塌陷、漏洞以及管道線路的泄露和爆炸等情況發生。地下綜合管廊應運而生,并將成為我國各個城市未來一段時期內建設的最主要內容。
1、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重要性和特點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各大城市也進行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但是這項工程十分復雜,因其必須要專業技術高、各領域配合程度高等多類要求,且我國的城市地下管廊建設還不夠完善,所以城市地下管線的問題日益凸顯。為了促進城市的發展,城市地下管廊建設必須更加科學合理,使其適應我國的城市化發展速度。
首先,對城市地下管線進行系統化的規劃與管理,幾級推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它的重要性主要凸顯于城市的發展狀況,可以有效的創造和諧的城市生態環境;可以較好的解決管線的填埋和分布;可以方便于管理和維護突發管線事件。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是否優良和現代化的重要標準之一。其次,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城市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掛鉤,主要具有三方面的特點。綜合管廊,顧名思義其綜合性強,可以方便科學合理的開發運用地下空間資源,如將供水、供熱等進行綜合布置,形成智能化的地下管理關系網。然后是其成效性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所運用的建筑結構是鋼筋混凝土式框架,有良好的實存性,使用壽命長達50年。再有就是管廊維護便利性;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因其高科技性、抗震性、環保性等多種功能特點使得其管理維護十分便利,再者,地下管廊建設時留出了充足的巡查和檢修空間,可地上地下同時管理。
2、地下綜合管廊國內外建設狀況
2.1國外建設
歐洲,是眾多發明創造的誕生地,地下綜合管廊也不例外。最早可以追溯到 1833年的法國,在那時就已經著手修建地下綜合管廊了。管廊中不但包括電力、通信、自來水管道,還包括了壓縮空氣管道等多種市政公用管道;1861 年,倫敦的綜合管廊內容納了燃氣、電力、自來水、污水管道、通信等各種市政公用管道;1893年的德國漢堡,也開始進行修建地下綜合管溝。緊隨其后,瑞典將地下綜合管廊創造性地興建在了巖石中,其直徑達到了8米,在戰爭時可以用來作為防御工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巴塞羅那和馬德里的地下綜合管廊網分別以環狀和篩形網絡布設,特色鮮明而且實用。日本,最早將地下綜合管廊稱作為“共同溝”。在1923年,發生關東大地震以后,“九段坂”共同溝的修建在東京的復興建設中相應地完成了(如圖1 所示)。該綜合管廊容納了給水、排水、電力、電信等市政管線。1963 年,實驗性地頒布了《共同溝實施法》,一些管廊建設中的建設技術、資金分攤與回收等方面的關鍵問題得到了解決。1991年,日本成立了相應的專業的管理部門,主要是承擔共同溝的建設推動等重要工作。除此之外,美國和加拿大的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也很發達。俄羅斯的地下綜合管廊囊括了各種管線(除了煤氣管),但缺點是它的截面比較小,內部的通風條件也差一些。
2.2國內建設
在臺灣,管廊的建設和拓寬道路、高架橋、地下鐵路等多種大型的基礎設施的結合會受到特別的重視。80 年代的臺灣,就已經開始對綜合管廊建設方案進行研究和評估,并在 1991 年,完成了臺北的第一條綜合管廊建設。2000 年 5 月,臺灣關于地下綜合管廊的立法程序順利通過,并且在第二個月正式公布于眾。2001 年 12 月,其將對綜合管廊的制訂、維護辦法授權給了當地政府。到目前為止,臺灣地區已經成為我國關于地下綜合管廊的法律基礎最為完備的地區。在北京,1958 年在天安門廣場下面建成了我國的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比世界上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約晚125年;1977 年,在“毛主席紀念堂”的施工過程中又建設了一條斷面相同的管廊,長度大約為500m;2000年5月,北京中關村的一家公司在規劃整體地下空間方案時,在主干路下修建了一條較長的綜合管廊,長約1.1 km,此管廊初步建成是在2005年。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的許多城市,更多的綜合管廊工程正在建設進行中。
3、運營維護過程中的測量問題及解決方案
地下管廊測量的工作環境主要是地下或封閉的空間,其測量方式和作業流程也與常規地面測量存在一些差異。主要特點有:
①測量只能從其內部進行,空間狹隘,測量環境差,并伴有煙塵、滴水等因素的影響;
②光線陰暗,且光照不均勻;
③地下導線布設受到限制等。由于地下管廊測量的特殊性,再加上測量精度要求高的特點,使得地下管廊的測量方式主要為精密全站儀、水準儀和三維激光掃描儀。通常采用精密全站儀和水準儀來進行控制測量,首先分別在地下、地上做控制網的布設,然后采用聯系測量將地上和地下控制網進行連接,達到統一坐標系的目的。對于聯系測量無法達到控制網精度要求時,可在地下控制網加測陀螺邊來控制聯系測量的誤差累計,提高地下控制網的精度。地下管廊內部結構較為復雜,信息采集量大,故而采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采集管廊的內部特征點三維坐標。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克服了傳統測量的局限性,具有快速采集數據、無接觸被測物體、測量精度高、主動性強及全數字特征等優點。通過高速激光掃描測量方法,高效、大量地采集空間點位三維數據,以點云形式獲取物體的空間三維信息,準確地獲取近距離靜態物體的空間三維模型,以便對模型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數據處理;同時也為地下管廊數據更新和復測,以及后續數據庫建立和三維空間數據可視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語:
在我國,雖然綜合管廊的建設還處于探索的不發達階段,但是,通過本文總結分析的政策文件來看,管理機制已經越來越趨于完善。綜合管廊呈現出的巨大優勢及工程問題的解決,也必將推動我國地下空間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錢七虎,陳曉強.國內外地下綜合管線廊道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02).
[2]孫云章.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廊項目建設中的決策支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