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確保工程質量、增加其工作效率以及最大程度減少資本投入,是建筑工程招投標的目的所在。但是招投標階段中,工程造價是其主要內容所在,在該過程中合理控制造價,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規劃階段的預算及概算,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前了解及核實本工程的投資規模以及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內容。本文主要對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及對策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對策
1、建筑工程招投標的特點
1.1行事者存在經濟性
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中,招標人及投標人是其主要的行事者。其中,前者的利益主要在于招標結束后可獲得與工程功能要求相符的建筑產品,因此在所有投標人中選擇合適的承包商是其招標目標所在; 后者的利益主要在于成功從所有投標人中脫穎而出且中標,從而在工程承包過程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1.2 招投標階段缺乏資源
當前供求關系嚴重矛盾、需求遠遠小于供給是我國建筑工程市場中時常可見。在未來很長的發展時間里,建筑工程市場還是買方占主導地位,生產能力過剩以及供求關系矛盾嚴重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招投標的目的主要在于通過市場競爭來優化稀缺資源配置。
1.3 招投標存在極大的繁復性以及不穩定性
建筑工程不僅與多種專業相關聯,同時存在極高的科技性,從性質上來說,單次性且無法復制性是其特點,從而導致招投標及工程合同執行這兩個階段均存在極高的不穩定性。另外,工程行業標準均比較特殊,這是因為工程項目開展前必須簽訂合同,將價格及工期確定以后才開展設計、供應以及施工。但是在招投標階段中,關于工程的描述并不詳細,雙方均有各自的理解。由此導致招標投標及合約履行的兩個階段存在矛盾的同時又極其不穩定。
2、招投標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影因素
2.1 市場供求狀況
建筑市場實際的供求關系可直接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受市場經濟條件下必然規律的影響,建筑市場的供給高于需求時,也就是說承包商成本利潤大程度被提高,中標可能性很大;建筑市場的供給小于需求時,競爭形勢更加嚴峻,承包商及時中標,其利潤也只會被降低,甚至還可能出現零利潤。
2.2投標決策
投標者通常會根據市場競爭以及對手實力,再結合個人以及單位的實力,來決策投標。一般會采取以下及種對策: 把利潤擺在首位進行投標; 最大程度上減少利潤爭取中標; 降低成本來保證中標等。
2.3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工程造價更加接近工程實際價值的措施。以新價格計算模式為基礎,由招標者給出工程量,招標者以工程量為基礎,所以新價格計算模式可以確保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能具體被落實。
2.4建筑質量要求及新技術的應用
無論何種商品,質量均是其首要的要求,建筑產品也不例外。但建筑單位為了利潤而不重視質量或者減少工期時,建筑單位最后必將承受相關的經濟懲罰。此外,新技術及新施工措施的應用也會帶來一定風險,均值得承包商考慮后再報價。
3、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對策
3.1認真編制招標文件
(1)提升文件編制全面性
招標文件是向建設企業發出工程邀約的基礎文件,也是各個競標單位制定競標方案的重要參考。在招投標階段,競標單位會根據招標文件設計工程初步方案,并估算工程造價。因此,對于招標單位而言,需要充分重視招標文件編制的科學性及全面性。通常而言,招標文件需要涵蓋三個主要方面:a.交代本文件編制規范,提醒競標單位注意事項;b.明確列出競標規則、評估指標體系;c.注明合同簽訂基本流程及雙方權利義務。
(2)對招標文件進行嚴格審核
招標文件一旦發出,便對招標單位、投標單位及其他參與者都具有邀約效力。同時,招標文件本身是否科學合理,也對競標者的報價方案有著重要影響。因此,若要在招投標階段切實提升工程造價控制水平,就需要對招標文件進行嚴格審核。一方面,監管部門需要組織工程專家、造價專業人員對有關條款進行合法及合規性審核。另一方面,需要對報價方案評估體系進行專門審核,若存在缺陷須及時解決。
3.2選擇合理的計價方式進行招標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目前我國市場上最主要的計價方式。這種招標模式主要是采用設計的圖紙來計算工程的工作量,投標公司根據各個分項的施工計價進行匯總,對工程進行報價投標。我國可以采用該種模式,并且根據國內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改變以及更新,通過結合我國出臺的相應政策法規,對招投標市場進行規范。采用該種模式,由于設計圖紙的公開化以及相應分項的公開化,能夠有效的對市場上一些人為操作進行規范,對工程造價進行合理控制,并且能夠根據造價直觀的反映出投標公司的能力,進而有利于建設出優質的工程項目。
3.3嚴格審核工程量清單、標底、投標報價
工程量清單是投標人報價的依據,是形成標底、投標報價以及發包價的基礎,工程量清單的偏差將直接導致標底、發包價甚至工程結算價的不準確。而如果招標人編制的標底偏離市場上的材料、人工以及機械設備等的實際價格,將對造價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在工程量清單及標底發布前應加強對清單和標底審核,未經審核的清單標底不得發布,以此降低招投標階段對造價控制的影響。另外,還應對投標人的報價進行分析,除了跟標底進行對比外,還應對各個單位的報價進行橫向比較,對重要單項進行重點審查,防止出現異常或不平衡報價等不利于工程造價控制的情形發生。
3.4加大執法監督的力度
在實際情況中,招投標主體自身均缺乏一定的自律能力和法律意識。因此,相關的政府執法部門應該加大執法監督的力度,依法嚴厲打擊惡性競爭和保護公平、公正的競爭,要求建設方必須具備一定的資質后才能開展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
結語:
為提高工程招投標造價控制效果,需要對招投標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進行分析,明確問題發生的原因,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優化,對整個環節進行有效管理,降低各項因素的影響,提高工程建設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梅陽春,鄒輝霞.建設工程招投標及合同管理[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49.
[2]林珊珊.探討工程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與管理[J].福建建材,2015:102.
[3]譚洪剛.談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J].門窗.20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