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名家畫作不計其數,尤其以中國畫最為突出。在繪畫這門藝術里,要畫出充滿藝術內涵和表現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構圖是核心,決定著作品的感官效果和感染力。就像構思文章一樣,作品的思想情節就像構圖一樣,要緊扣主題,結合緊密。作品的成敗關鍵在構圖,它在創作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即便很多有繪畫經驗的美術創作者,在不了解構圖的深刻含義和具體方法的前提下,是創作不出好的作品的。
二、構圖美的含義
構圖是作家塑造的藝術形象在畫面中占用位置和空間,然后構成的畫面樣式,運用藝術語言要素點、線、色彩等表現形式,將它們表現在畫面上。藝術家把自己的創作思路,用藝術的表達方式呈現在畫面中,表現出藝術家想要表達的內容。因此,人們在創作作品的時候,在處理正、負形的關系,點、線、面的關系時常常會出現方方面面的問題。畫家對于構圖,也有不同的想法,許多本來有著繪畫功底的作家,同樣會遇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處理構圖,才能讓我們的畫面更加充滿藝術感染力。在我們的美術各個流派經典作品里,對構圖的表現都有著不同的詮釋和表現。畫家要表達藝術作品的內涵和藝術效果,往往要通過對人物各種關系的處理和空間的安排,用繪畫語言的要素使其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構圖美決定著作品最終能否成功,是藝術品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三、影響構圖美的幾種因素
構圖之所以在藝術創作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是作家對作品所要表達內容的最好表現。就好比藝術表演,劇本就是它的構圖,劇本的內容乏味,那么演出肯定不會出彩,演員也就不會有發揮表演才華的空間了。
1.它包含有線條的形式感
美術創作里的線條,不同的形態表現著不一樣的含義。水平線代表平靜、安寧和和諧,通常用來表達畫面的平坦、開闊,往往表達了湖面、河面、水面的平靜和一望無垠的安詳,以此來抑制畫面的波動。比如,古典畫法的創作中,垂直的線條往往給人感覺高聳、挺拔、威嚴的感覺,因此一些偉人的形象通常用它來詮釋表達;鋸齒線所表現出的緊張、驚險、以及神秘,使人痛苦和感到恐怖。
2.面的形式感
往往表現的是正方形、三角形和正方體,在創作藝術作品時,寫生繪畫的表現形式比較含蓄,而冷抽象繪畫則比較張揚。因此,面的各種表達形態有不同的語言和藝術形式,杰出的藝術家能從構圖中取長補短,推陳出新,創作出有獨特藝術魅力的作品。
3.色彩的明暗層次感
在美術作品中,構圖創作除了包含點、線、面以外,作品色彩明暗的層次感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它決定著畫面里創作對象的色彩明暗程度的把握,影響著作品完成效果的好壞。我國傳統的素描和基本水墨畫對色彩明暗的處理要求更高,由于這兩種畫的色彩表現單一,作品的層次也表現單一,所以一般創作者用這樣色彩明暗、濃淡的色差來體現作品的層次和人物的遠近。有的素描作品里的亮面、暗面和遠近是靠光線和色彩的明暗來呈現的。
四、構圖美在美術創作里的表現
1.平面化流派
文藝復興以前,在美術創作中一般用圖像學構圖的方法表現出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壁畫。從現代繪畫崛起以后,亞洲和非洲在西方國家展出的藝術品里出現了平面的構圖方法,其中有兩種流派:一種是依照空間再構圖的平面化,另一種是裝飾性的平面化流派。
2.古典畫法
在古典畫法里的構圖多數用水平和靜態來表現,它們通常把人物、景物還有現象的真實形態最大程度地表現出來,并作為創作者的靈感。在世界名畫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中,作品運用的正是傳統的構圖方法,把創作的主體內容放在畫面的中間,畫家通過遠近法,把人物和景物作了分工,就是為了使人物自然,呈現真實的空間美。因此,畫家把大家的視覺焦點和畫面放在同一個平面里,把古典畫法里構圖的自然、寧靜表現得淋漓盡致。
3.超現實構圖
在超現實構圖中,往往有很多超出常規、脫離現實生活的藝術作品構圖。這些藝術家相信在現實的世界以外,有超自然、現實的虛擬的自由世界存在,像夢境、幻覺等。他們往往不拘泥于生活,超越了自然規則,用自由主義的創作思路,發揮想象,創作出體現形式美的藝術作品,給觀眾展示的是他個人的一些夢境、幻覺和狂想,等等。
4.立體化的構圖
美術創作的立體構圖要從20世紀初的世界大師畢加索的《三個女人》和布拉克的作品《埃斯塔克風景》說起,它們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可以還原成球形、圓錐形和圓筒形,立體構圖的原理就是把油畫創作里的構圖用幾何形態還原,再用視點移動的平面化辦法整體構圖的方法。
五、構圖在美術創作中的特點
1.光和影的畫法
畫家喬托是這種畫法的代表者,他的很多作品,《哀悼基督》《圣法蘭西斯之死》等都把背面的人物表現在畫面中間顯眼的位置,讓觀眾感到背面的人物和其他人物有空間的距離,使人感覺到畫面深遠的空間感。這種獨特的手法在當時的中世紀歐洲繪畫里是沒有的。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歐洲的繪畫也慢慢地有光和影的表現手法,并且有了幾何透視的數學方法在畫面上呈現三度空間。同樣的表現手法在我國的漢畫像和唐朝的繪畫中見到蹤影。像漢畫中的《宴飲圖》中,它的前景里同樣依托背面人物,只不過人物不是重疊的,當時推崇寫實的唐代畫家同樣想從突出畫面的深度里面找到突破,但當時的中國認識世界的能力有限,并沒有幾何透視方面的研究。人類認知世界的一大步就是光和影的構圖能真實的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現象,透過人類對藝術客觀規律的不斷探尋,人們意識到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是創作者對世界、對客觀事物的真實感受,并從中有感而發,最終塑造的藝術作品得到了觀眾的認同。
2.明暗構圖
19世紀的世界藝術殿堂里,法國的藝壇非常繁榮昌盛,繪畫流派不斷涌現,引起了學術界的轟動。縱觀繪畫的發展軌跡,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再到寫實主義,后來的印象主義和后印象主義,最后到20世紀歐洲現代繪畫流派同文藝復興以后的傳統風格,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它把客觀的描繪對象轉移到主觀的表現,從單純的模仿變成了表現,所以首先從構圖上就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因此,塞尚特別提出畫面的構圖就是建筑物一樣,強調一幅畫必須有牢固的基礎,把畫面的結構和主線相結合,以此來表現明暗相間的畫面。
六、構圖在繪畫作品里的作用
1.構圖不同,包含著不同的審美意向和追求
在繪畫作品里,構圖的線條和色彩等要素都同樣重要。野獸派代表人物馬蒂斯所詮釋的構圖就是:人物面部流露的表情并不是表現,夸張的動作也不是表現,他畫中的所有東西周圍的空間、比例關系,全部有它的作用。構圖就是畫家把自己作品里想表達的內容用不同的形式搭配、組合和統一,使其構成包含著不同民族、不同風格流派的審美和藝術氛圍。在我國古代的傳統繪畫中,構圖也是畫家認為重要的。謝赫在《古畫品錄》里最早指出的“六法論”里提到的經營位置,就是最好的解釋。他們認為構圖布局不應該局限于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而應通過畫家自己對想表達的事物的理解、認識來經營位置,立意定景。方法多用運動、俯瞰的多點式透視法,突破了局限,讓一張小小的畫紙上“咫尺之圖,寫千里之景”。表現出古老的中華民族的美學思想以及對美的追求和詮釋,這也是西方傳統繪畫所不相及的地方。
2.構圖的奇思妙想,反映出不同畫家的個性同審美差異
藝術的獨一無二、個性都賦予了它生命,它是藝術家對美的獨到見解及其對生活的認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最后的晚餐》的大畫家喬托就設計了當時的人物情景,把他們有的畫成正面,有的畫成背影和側影,而突出表現了猶大這個人物,他占據了顯著的位置。達·芬奇對這一題材的處理則與前代的畫家不同,他在簡單的一張桌子上,安排耶穌坐在正中,12個門徒三人一組分別坐在兩側,用五個連續的穩定的三角形構圖,把每個人物的表情、心態和性格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產生的藝術效果至今都無人能超越。而中國畫在表達空間環境時,最注重虛實相間的意境,大膽地取舍,利用畫面的空白,突出和強調主體。不同的畫家,對同一構圖形式,他理解的含義不同,所要表達的意境就會截然不同。
七、結語
在美術創作中,構圖是繪畫作品里藝術語言的組織形式,任何繪畫構圖的樣式,代表了一個時代審美的潮流,它一方面繼承了傳統有價值的審美經驗,另一方面也豐富了新的構圖形式。沒有哪種構圖樣式是一成不變的,但構圖的基本模式是相同的,繪畫時構圖是建立在創作者心理學、美學、透視學等基礎上的,他們對生活的感受,通過構思的不斷深化、拓展和完善。美術創作中的構圖與房屋建筑里的主體結構的意義相同,房屋建筑的科學和牢固的主體結構,決定了建筑的具體工程的輕松程度。美術創作里完整、合理的構圖是基礎,通過點、線、面和色彩的完美運用以及明暗的合理調配,才能成就一幅完美的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