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技術時代,數字地球已經成為了眾多先進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依托互聯網平臺搭建起來的虛擬系統,不僅可以實現資源的全球共享,還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加強人們之間的溝通交流。當前,我國社會的各領域已經開始廣泛的使用數字地球技術。尤其是在測繪行業,加強數字地球系統的應用,不僅可以在理論上不斷促進測繪理論的豐富發展,還能夠在實踐操作上變革現代測繪方式,為促進測繪事業的發展注入了不竭的發展動力。基于此,本文對現代測繪科學、數字地球等內容進行了概述,并對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提出了建議思考,為促進我國現代測繪科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數字地球;現代測繪科技;發展
數字庫技術與數字地圖是數字地球的核心內容,把數字地球與數字庫技術運用到現代測繪科學中,一方面可以降低測繪時間,另一方面還可以把測繪數據進行完整的保存,為促進測繪科技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地球的發展,測繪技術中的GPS、GlS技術的發展就是在數字地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前,我國現代測繪科技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何依托數字地球的發展來不斷提高我國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逐漸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難點問題。
1、相關概念概述
1.1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概述
數字地球,實際是一種以地球為中心坐標,依托互聯網技術建立起來的一套地球虛擬系統。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專家學者對地球的深入研究都是通過數字地球實現的,能夠把地球以三維分辨率的效果呈現在研究人員的面前,對于地球研究的地理數據都可以納入到數字地球的虛擬系統中來。當前,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相互促進,在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中,數字地球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具體來講,空間數字技術在測繪行業的運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測繪行業的發展水平,為促進測繪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比如數字地球在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中的運用,促進了傳統測繪方式的改變,使得電子繪圖的形式逐漸取代了手工圖紙的測繪,不僅提高了圖紙測繪的效率,還提高了圖紙測繪的精準度。以現代GPS、GIS技術在測繪科技中的應用來講,極大的推動了我國現代測繪科學的發展,降低了測繪工作的難度,大大解放了測繪行業的勞動力,為形成現代完備的測繪科技體系奠定基礎。
1.2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學
當前,世界正處在變化發展中,地球上每時每刻發生的事件都可以用固定的時間段、固定的位置來表示,不管是人們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事件還是人們在工作中接觸到的信息,都可以依托地球坐標表現出來。新世紀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地理信息技術的建設與發展,把所有的地理信息收集起來進行數字化描述,進而形成了數字地球。從本質上看,數字地球就是人們認識自然、保護地球的重要環節。要想充分發揮數字地球的價值,就需要建立科學的地理坐標框架,進行信息資源的實時傳遞,與現代測繪科技發展的主旨趨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現代測繪學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不管是在地球的研究中還是在大氣的研究中,都離不開現代測繪技術的支撐。從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關系來看,加強數字地球在現代測繪科技中的應用與發展,能夠促進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形成、能夠緩解人們生存面臨的嚴峻問題,進而從根本上促進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可持續發展。
1.3測繪學和地球空間信息學
從現代信息論的角度對測繪學進行界定,可以發現測繪學就是與地球空間掛鉤的學科。傳統的測繪學,地形圖的測繪與編制主要受到時空精度水平、前期投入、測量技術以及時空尺度的因素影響,使得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地形圖較為單一,且不能夠從宏觀層面上反應地球形態的變化過程。加上人工測繪地圖制作時間長,不能夠滿足現代經濟發展的根本需求。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在測繪行業的廣泛應用,測繪學的內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前,世界各國的測繪工作者對于如何界定測繪學有著深入思考:20世紀90年代,測繪學的英文表達為Surveying and Mapplng,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又用“Geomatics”一詞表達測繪學。在國內學界,把Geomatics翻譯成地球空間信息學,且得到了基本認同。不管如何進行翻譯,都從根本上表達了地球空間信息學在測繪科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與現代測繪科學的發展宗旨相一致。
2、淺談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發展的建議
當前,不管是國內的測繪事業還是測繪科技的發展,都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在數字地球的影響下,對于我國測繪事業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根據上述數字地球與測繪科技發展現狀的具體分析,促進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加強定位參考框架的構建。眾所周知,我國不同地區、不同部門都各自建立了GPS定位網。在此基礎上,要加強各個定位網平臺的統一建設,為促進國內超級大地定位框架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對沿海已經建成的多個驗潮站進行統一的GPS聯合測試,把各國驗潮站的精準水位標尺數字納入數據庫的建設中來,從而彌補我國在海路相接地段測量的空白,為提高我國海平面研究的科學性夯實基礎;第三,加大對GPS定位系統的研究力度,從而建立起包括海域在內的全面的GPS大地定位系統網絡;第四,加強國內重力基本網的建設,積極研究發展我國航空重力測量系統,從而為建立起網絡重力數據庫夯實基礎;第五,加大數據開發政策的研究。數據庫的建立,最終都是以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為目標的。因此,相關人員要積極研究數據庫對外開發的法律法規以及管理體系,為建立大地測量數據庫以及利用相關數據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現代測繪科技以及數字地球的發展的勁頭良好,但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對于相關內容的研究還沒有納入到法律法規體系中來,使得許多方面的發展缺乏法律法規的保障。對此,為了促進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應該加大法律制度的研究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數字地球方面,從而為實現現代測繪科技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