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金格格出身藝術世家,自幼受書畫藝術的熏陶,后又經過規范的繪畫教育,有著扎實的功底,加上廣博的視野,繪畫的純粹和技法的玄妙,形成了其清雅、空靈、貴氣的個人風格。她擅長山水、花鳥、人物、素描、油畫,涉獵廣泛,尤精于國畫人物沒骨仕女。
沒骨新漢畫最能體現格格的個人藝術風格。她的畫作沒骨仕女有別于傳統中國畫仕女圖的工筆描繪,又保留著中國畫的古典雅致;畫中仕女纖纖玉指、顧盼生姿,又有突破傳統的隨意不羈。畫面和構圖潑墨如云,濃淡有致。又使用了中國畫的留白藝術,產生了畫中的動感、局勢。
格格用中國畫的素材創作油畫,或說在油畫中糅入國畫技法,剛柔并濟、西生中格。深邃的空間布局、虛幻而浪漫的光影意境,加上人物個性的前衛素雅,渲染出一個如夢如幻、似真似夢的空靈場景,仿若一個個妖氣、靈氣十足的仕女將要呼之欲出。
關于妖氣,格格曾在個人博客上寫道:
曾一老師評論我的畫作:好重的妖氣!我并沒有菲薄之意呦!
這句評論我聽著好舒服,我越來越賢淑,原來妖氣都安全轉移了?!
無論是畫作,還是個人生活心態,都可見格格依然不改純真無邪的赤子之心。
兒童,是天真,童真童趣,含苞欲放,朝氣蓬勃的代名詞。在中國古代,童子常常陪同仙人出現,亦是先人一種信仰崇拜的體現。
兒童題材中國畫伴隨著中國人物畫的產生發展,經歷了幾千年民族文化的積淀和演變,在豐富中國畫題材和藝術表現語言上都具有著獨特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藝術形式。
要表現出童子吹彈可破、晶瑩剔透的肌膚,那有別于成年人的體態神情并非易事。格格的《童子系列》作品以非常自然的技法將幼童的天真爛漫,融入要么非常安寧閑適的環境,要么令人賞心悅目的喜慶氣氛當中,那憨態和專心致志的神情讓觀者忍俊不禁,不可不謂形神兼備。
“向著太陽的向日葵永遠地留在畫布上,多么渴望看見的可能是希望。是誰用天價買下了那幅向日葵,他是否繼承了梵高留下的全部傷悲。
粉玫瑰是初戀。寂寞的咖啡店,腳踏車上的愛戀,浪漫的故事漸行漸遠。
紅玫瑰是容易受傷的夢,握在手中卻又流失于指縫。”
格格在博客中如此寫道。
畫如其人,文如其人。
一個天真純粹、憧憬浪漫美好的美女佳人猶在旁側。
怎么贊美金格格比較適宜?除了才如絢爛、人美如畫,那就是詩了:
春蘭秋菊難同在,自古才貌兩難全。
太平盛世出奇女,德才容貌一身兼。
德如東山常青竹,才似南海廣無邊。
容顏嫵媚勝春水,貌比嫦娥更嬌艷。
不聞人間凡俗事,柔情渲泄筆墨間。
丹青玉手描花容,素筆繪就畫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