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午,一位年輕班主任小曹向我傾訴:“王老師,你說我冤不冤?”臉上明顯帶有不滿和怨氣。細問原來是她自己的班級落選了文明班級的評選。她告訴我,按照細則,一個年級有兩個文明班級的名額,她們五年級初選一共有三個班入選,按規則要淘汰一個,她們班名列第一,按理說再怎么選擇也不會淘汰第一名的班級。可結果卻大跌眼鏡,第一名班級竟然被“淘汰”了。后來問了領導,領導說她班級的學生下課“動”得比較厲害,另外兩個班比較靜,所以從整體比較,你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聽了她這么一說,我覺得也有道理,畢竟學生安全是學校的第一要務。但她自己接著憤憤不平地說:“王老師,你知道嗎?我們班在一樓,所以活動場地大一點,下課游戲組織得井井有條,不存在安全隱患的說法,況且下課原來就應該活動活動。由于我們班學生的活動比較多,所以體育競賽項目拿了很多一等獎。”聽了她的一番吐槽,我給她分析了一下,到底是誰“拿”了本屬于她的文明班級?
一是學校管理層剝奪了她的文明班級。學校管理層具有發言權和掌控權,在排除一些人為因素外,學校管理層都會從大局出發,比如這次的安全問題,校領導對她說她們班“動”得太厲害了,這是一種委婉的說辭,“動”其實就是追逐打鬧太厲害了,追逐打鬧會出現碰撞等安全問題,所以在學校管理層看來,安全第一,雖然未出現后果,但是現象明顯,現象多了會引起質變,所以才會被“咔嚓”。
二是另外兩個班級剝奪了她的文明班級。在“三足鼎立”的情況下,必須要淘汰一個,這位年輕班主任剛畢業兩年,而其他兩個班都是工作二十年左右的學校“老人”,所以經驗豐富。雖然她班體育成績佳得到不少第一,但是其他方面如學科還是有差距的,可以說是經驗輸給了另外兩個班。
三是她班的學生剝奪了她的文明班級。小曹說自己班上的學生下課游戲活動組織得井井有條,這只是她自己的看法而已。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我勸小曹老師一定要加強課間管理。
四是小曹老師自己剝奪了她的文明班級。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教師要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切的鍛煉機會,而這是在“不太注重名譽”的基礎上產生的行為。筆者和她列舉了一個例子:十年前,英語課程標準并沒有要求學生寫英語作文。而筆者每周都安排一點時間進行英語作文講評和創作。當時的情形下,校領導對我的舉動并不贊成,甚至有些反對。但是筆者就是遵循“學生第一、學生發展第一”的信條堅持下來。如今英語作文被列入考試范圍,筆者的學生英語作文能力遙遙領先,并且曾經教過的學生上了初中和高中后仍對我“戀戀不忘”,他們都很感謝我給他們打下扎實的英語寫作基礎。所以,小曹敗給了自己的“急功近利”心態。
當我把分析說給小曹聽了之后,小曹豁然開朗,也從中參透了“學生第一,學生發展第一”的教育規律。其實我們教師很多時候被所謂的“名利”所惑,或者被所謂的“規定”所縛,不敢創造性地開展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活動。在此,筆者希望教師能“戴著腳鐐”跳舞,舞出自己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