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在14部委聯席會上,民政部相關負責人提出,以提供“養老服務”等名義吸收資金、以相關“銷售產品”等名義吸收資金、以投資“養老公寓”“養老院”等名義吸收資金等非法集資行為將被嚴查,這則消息對老年人來說是個福音,打著養老旗號非法集資,專坑老人養老錢的無恥勾當,確實該嚴格查處。
隨著老齡化加劇,養老服務產業迎來快速發展階段。而一些騙子也趁機而入,渾水摸魚。老年人接觸新生事物能力比年輕人弱,對新生的各種非法集資形式難以辨別,防范非法集資的意識不強,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一些機構打著養老的旗號,專門針對用戶對高收益、老有所依等方面的需求進行特殊設計,使得包裝后的非法集資非常具有誘惑性,很多老年人因此上當受騙。
據了解,目前很多面向老年人的非法集資組織,其主體并不具備實施養老服務或提供養老產品的資格。有的打著提供養老服務的幌子,以收取會員費、保證金,并承諾還本付息或給付回報等方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有的以投資養老公寓或投資其他相關養老項目為名,承諾給予高額回報或以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人“加盟投資”;有的打著銷售保健、醫療等養老相關產品的幌子,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入資金。這些項目往往對投資人進行了非常具有誘惑力的承諾,均表示有高額利息或代售返利,而這些空頭支票往往是吸引眾多老年人上當的致命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