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全稱為高脂蛋白血癥,是指血漿中膽固醇或甘油三酯及其載運蛋白超過正常限度,又稱為高脂血癥。臨床資料研究發現高血脂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冠心病、心臟猝死、心肌梗死、腦卒中發生的獨立而且重要的危險因素。然而由于血脂異常病程比較緩慢,很長時間是沒有任何癥狀的,患者常常在體檢或者其他疾病時才偶然發現。發現血脂異常后盲目使用降血脂類藥物也屢見不鮮,所以相關的健康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
關注自身體重變化,堅持長期運動。提倡低強度、長時間的輕運動方式。如慢跑、步行、騎自行車、游泳、跳舞、爬山等,這些是保持理想體重的有效方法,可以防止體重的過度增長。戒煙、戒酒。吸煙對血脂有不利影響。香煙中某些有毒物質會對血脂代謝產生不利影響。酒精刺激肝臟合成過多總膽固醇,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長期大量飲酒致酒精中毒,容易出現脂肪肝及高三酰甘油血癥,并易引起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合理飲食是預防高血脂癥最重要、最基本的措施。人體中的脂肪大部分從食物中來,所以高脂血癥的人飲食應有節制,主食中應搭配部分粗糧,副食以魚類、瘦肉、豆及豆制品,各種新鮮蔬菜、水果為主。少食精制食品,奶油、巧克力等。改變做菜方式,盡量以蒸、煮、涼拌為主。烹調食物用素油,少吃油煎食物。少吃花生,其中含油甚多。膽固醇過高者應少食蛋黃、肥肉、動物內臟、雞皮、蝦皮、魚子醬、腦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
在決定藥物治療前,應首先分清原發性還是繼發性高脂血癥,繼發性患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原發性高脂蛋白血癥治療應強調以控制飲食及體育鍛煉為主,效果不理想,再輔以藥物治療。常見降血脂藥物有他汀類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及氟伐他汀等;貝特類如吉非貝齊、苯扎貝特、非諾貝特等;還有煙酸、膽汁酸結合樹脂等。在臨床實踐中,應根據血脂異常的病因及類別、藥物作用機制、毒理作用等情況選擇適當的藥物。以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為主的首選貝特類。以膽固醇升高為主的患者用他汀類藥物,如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等。以甘油三酯升高為主的患者可服用貝特類藥物如非諾貝特1 00mg每天3次。血脂也不是降的越低越好,據研究血脂過低,腫瘤的發生率會有所增加,因為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皆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只有在正常范圍內才有利于健康。服藥期間要定期進行降脂效果和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非藥物治療后3~6個月復查血脂,以后6個月~1年復查1次,藥物治療4周以后復查血脂、肝功,以后3個月復查1次,達標以后可半年復查1次。服藥期間轉氨酶升高大于3倍時應停藥,小于3倍可遵醫囑繼續或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