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科技大學,山東青島 266510)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生素質教育問題逐漸涌現。就當前的現狀來看,在開展小學生素質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仍然有部分學校存在著教育模式滯后等問題,影響到了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當代教師在實踐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著重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全面掌控小學生素質發展現狀,創新教育方法,打造良好的小學生素質教育拓展空間。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從小學生素質教育現狀分析為著力點,旨在推動素質教育活動的有序開展。
西南辛社區現有居民233戶,人口數已達到780人,社區地理位置優越。隨著開發區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經濟建設迅猛地發展,社區居民的經濟收入也不斷地增長,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居住條件基本改善。
全社區在校學習的大中小學生近二百余人,每年考入大中專的學生較多。青島市黃島區下莊小學,學校始建于1944年,現校舍于2003年建成使用,占地30余畝,建筑面積4500余平方米,設計規模為12個教學班。
實踐進度:
(1)準備前期團隊每天晚上到操場開展準備會議;(2)擬定每個隊員的任務分配表;(3)制定購買物品詳細表;(4)到相應地點購買實踐所需物品;(5)服務團成員到達南辛社區并與社區負責人交流;(6)了解社區與孩子們的基本情況,以便以后實踐順利開展。
分析:
在前期準備工作中,由于大家多是第一次參加“三下鄉”活動,經驗明顯不足,而每個人對每件事的看法不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處理事情時不免得有分歧。隨著大家逐漸加深認識和了解,使得分歧慢慢減少,工作開展也就越來越順利。在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中,我們通過網絡、海報、傳單的形式宣傳“嵙嵙愛心服務團”的暑期教育幫扶活動。再加上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準備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我們通過不斷的討論和研究,策劃出最優活動方案。就連細小的工作都考慮進去,以便萬無一失。我們團隊成員根據自己的能力,合理地進行分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順利地完成了前期的準備工作。同時也是為此次活動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踐進度:
(1)服務團與孩子們見面并發放學習用具;(2)隊員們與小朋友挨個上臺進行自我介紹來互相認識;(3)在給孩子上課前做好準備活動,通過乒乓球,夾氣球跑等游戲來活躍氣氛,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并讓學生盡快與老師們熟悉起來;(4)我們在娛樂的同時教給了小朋友許多知識,同時進行了日常課程的指導,一、二年級的學生學習一、二年級語文識字部分第一課并檢查,后朗讀課文;(5)三、四年級的學生學習三、四年級英語單詞與課文(“Do you use chopsticks in the UK?”與“Lucy lives in London.”),并背誦;(6)團隊進行自護知識宣講并進行有獎問答,加強小學生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保護意識;(7)在課余時間隊員利用在學校所學的體育技能進行健美操與太極拳教學,讓學生開始接觸藝術體育運動,而不是僅局限于傳統的體育知識,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實踐進度:
(1)服務團成員對社區小學生進行基礎的暑假作業輔導;(2)針對作業中常見錯誤開展補弱課堂,鞏固學習;(3)一、二年級的學生學習一、二年級數學(“十以內數的認識”與“有余數的除法”),并做課后題后檢查糾正;(4)三、四年級的學生學習三、四年級數學(“克、千克、噸的認識”與“萬數以上的認識”);(5)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健美操與太極拳教學。
分析:
由于孩子們年齡比較小,經過隊員們的管理和溝通后孩子們也是認真地學習了起來。在教小朋友情況下發現了不同小朋友的學習情況確實不一樣,在教學期間也要分情況進行,比如有些小朋友學習、掌握知識速度快,就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學習內容,相比之下內向羞澀的小朋友,對待他們就需要更加耐心細致,為他們樹立自己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真正走出自己的內心世界,在為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講解過程中才真正地看得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并不是笨,而是因為對自己的不信任。在這個過程中,能明顯看到他們的進步。
實踐進度:
(1)日常的暑期作業輔導,補弱;(2)一、二年級的學生學習一、二年級英語單詞及課文(“Hello!”與“I like the ABC song.”),并背誦;(3)三、四年級的學生學習三、四年級語文課文(“古詩兩首”)并背誦默寫;(4)服務團成員給社區小朋友及其家長朋友進行了科學知識的普及,孩子們聽到知識后都恍然大悟,這些知識的普及激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引導他們自己探索科學知識;(5)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健美操與太極拳教學。
實踐進度:
(1)日常的暑期作業輔導,補弱;(2)一、二年級的學生練習寫作;(3)三、四年級的學生練習英語口語,并上臺展示,鍛煉學生的上臺講話能力及口語能力;(4)團隊成員為孩子們普及日常生活中基本的消防知識,并進行了滅火器的演示;(5)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健美操與太極拳教學。
分析:
作為小學生,他們肯定活潑好動,在上課的過程中盡量保持嚴肅,維持課堂紀律,一絲不茍,而在課間打鬧的時候我們就從老師變成了哥哥姐姐,與孩子們的關系更加緊密,他們會拿著氣球找你玩,會肆無忌憚地和你打鬧。小朋友自然活潑好動,但要注意加以引導,讓他們心里不反感,在他們浮躁的時候更要加以安撫,不能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
在問起健美操和太極拳時,很多孩子都不知道,這就顯現出孩子對體育運動知識的匱乏,在每天的運動時間,盡管他們做的做動作很不專業,很不規范,但這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他們的運動興趣,學得開心,運動得開心。
我問及班里一位家庭貧困的孩子想不想讀大學時,他一陣黯然,說:“我當然很想讀高中、大學。但是,我更想早點出去賺錢,改善生活。”是現實打垮了他讀書的夢想。班級里有少數這樣的孩子,盡管家庭貧困,十分憧憬著大學生活,但他們就像生活打不敗的小強,不是因為年紀小而不懂事,而是早早地幫父母承擔家務,少讓父母操心。
每天都有新的不同,新的體驗,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的心情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孩子們從初次接觸到互相交流了解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協力配合和支持我們的工作。在這次教育幫扶過程中,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體會到了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期盼。
為了了解下鄉工作的開展情況,提高下鄉工作的質量,于2017年7月29日,嵙嵙愛心服務團進行了一次有關“下鄉工作”的調查采訪。
調查中,我隊圍繞“下鄉老師的上課情況、下鄉工作的不足”這個主題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問答采訪。過程中,同學們踴躍發言,積極配合。當問到是否喜歡這里的老師的時候,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微笑點頭,新穎的教學方式和隊員的耐心教導都讓同學們樂在其中,學到了很多新奇而有用的知識。同時,同學們也指出了支教老師的不足,教學經驗的缺少,難以兼顧學生的情緒變化,支教內容稍顯單調,教學過程也會出現“冷場”現象。最后,同學們也通過這次采訪表達了對下鄉老師的要求,并表示期待接下來的學習生活。
通過采訪,嵙嵙愛心服務團隊員們了解到了自身和下鄉工作的不足和需要改善之處,表示將會反思工作的不足,積極改善,努力把支教工作做好。從中也得知了學生家長對下鄉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這將成為我們努力工作的動力,在往后的下鄉工作中一直向前。
這次的實踐活動為農村的小學生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課堂,增強他們對未來的信心,教育其從小樹立夢想,立志成才,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堅持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相互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一直以來都是青年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使思想得到升華,增強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更是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要在實踐中肯定自己的價值,并認識自己的不足,更加努力去學習和充實自己,去更好地為以后為人民服務作好準備,這才是我們三下鄉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