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曉燕,杜華坤,劉衛國,張士庚,夏佳志
(1.中南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中南大學 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基于互動式“3W”教學模式的數據庫課程教學改革
奎曉燕1,杜華坤2,劉衛國1,張士庚1,夏佳志1
(1.中南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中南大學 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近年來,數據庫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且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給數據庫系列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對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適應大數據時代新要求。提出了基于互動式“3W”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優化數據庫系列課程教學思路和方法,為教學質量提升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借鑒。關鍵詞:數據庫課程;教學改革;互動式“3W”教學模式;課程建設
計算機專業數據庫系列課程涉及面廣,掌握數據庫相關知識及技能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尤為重要。課程教學改革涉及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課程建設規劃、課程體系構建等。數據庫系列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強,在課程教學中引入互動式“3W”教學模式,可有效利用開放式網絡教學平臺,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全面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1]。
“3W”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從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出發,借助設疑(What)、質疑(Why)和釋疑(How)(簡稱“3W”),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來,進而在教學過程中學習知識、訓練思維。“3W”教學模式中,第一個“W”即What指教師先講解清楚所教授的知識點是什么?第二個“W”即Why表示教師應能講出為什么要引入和學習這個知識點?第三個“W”即How表示教師應清楚如何學習和應用這個知識點?“3W”教學法是建立在傳統教學方法基礎上的一種對邏性要求更高的教學方法,它一方面能夠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又能體現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知主體作用。
互動式“3W”教學模式課程目標需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進行設計[2]。三個維度融會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回答了3個核心問題:對于教師來說,即“教學教什么(What)?為什么這么教(Why)?怎么教(How)?”同時,對于學生來說,即“課程學什么(What)?為什么(Why)這么學?怎么學(How)?”。教師和學生需要圍繞這三個核心問題協作配合,共同完成教學過程。通過實施該教學模式,教師能夠保持清晰、嚴密的授課思路,啟發和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有助于學生深入、全面掌握課程知識點,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養成自主學習和思維的良好習慣。
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良好意識,當碰到實際問題時,能利用相應的思想、方法與技術來求解[3]。“3W”教學模式強調課程內容從教“工具”上升到教“方法”,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數據庫系列課程教學改革必須從經驗科學上升為計算科學的思維方法。同時,教學內容設計必須考慮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課程內容既要體現思維方法引領,又要落實到具體實踐,增強教學的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和趣味性。課堂教學應該注重故事化、實例化、生活化和圖文并茂,教師和學生之間積極互動,培養學生“合理抽象、高效實現”的構造能力。互動式“3W”教學強調“教”即指導、引導、輔導,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實踐訓練為主線”;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達到“由扶到放”。互動式“3W”教學模式如下:

表1 互動式“3W”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中應當始終將互動式“3W”教學模式思想貫穿其中,從而擺脫傳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單一性和枯燥性。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思維,激活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用所學知識和技能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本領[4-5]。
3.1 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
基于互動式“3W”教學模式,教學過程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于知識點和操作技能需圍繞3個核心問題展開。長期以來,數據庫系列課程是屬于“使用工具”類課程,其教學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傳統教學方法很容易使該課程教學陷入“狹義的工具論”,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此外,在“3W”教學模式推廣過程中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教師需統一教學理念,提升業務水平,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考試方式等。
3.2 數據庫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教學資源建設是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必須在鞏固已有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課程特點和大數據、物聯網發展需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更好地促進人才培養。 數據庫系列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包含教材、教學指南、教學大綱、教案、課件、習題、試題庫等。
資源庫建設不能只注重基本概念和操作,應根據“3W”教學模式理念和要求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從更簡易、直觀、清晰、生動、透徹的角度學習相關知識點和操作技能[6]。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和推理;注重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結合,訓練計算思維和數據處理能力;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能借助數據庫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7]。
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數據庫系列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需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建設數據庫教學平臺,提升使用體驗,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擺脫傳統教學模式下時間固定、場地固定教學形式的弊端,讓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互聯網訪問教學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系列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可以選取部分專業作為教學改革試點,根據實施效果不斷進行優化和調整,逐步推廣。
3.3 課程知識體系及教學考評機制改革
數據庫系列課程融入互動式“3W”教學模式后,現有課程知識體系及教學考評機制需要進行調整。需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以數據庫系列課程常用軟件為主要工具,加強創新型實驗和實踐項目的訓練。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積極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一方面要準確分析數據庫系列課程的培養目標及知識結構要求,在正確認識課程知識體系特點的基礎上科學提煉知識點內涵;另一方面,及時跟蹤國內外數據庫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趨勢,根據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的技術發展不斷修正、更新和調整教學內容,讓課程知識體系能始終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8]。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提出多樣化、切合實際的、能與新的課程教學體系相適應的教學效果考核與評價方法,使數據庫課程教學真正達到理想效果。
在信息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必須與時俱進。在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提出將互動式“3W”教學模式應用于數據庫系列課程教學中。基于“3W”教學理念改革數據庫系列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意識。
[1] 奎曉燕,杜華坤,王小玲. 基于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數據庫系列課程改革[J]. 計算機教育, 2015(7):4-7.
[2] 劉克非, 湯小紅, 吳慶定, 等. 建筑類工程圖學實踐創新型教學內容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 圖學學報, 2013,34(6): 123-129.
[3] 張姝嫻, 曹宇. 二維形態基礎課程的創新性教學模式[J]. 學園, 2015(6): 22-23.
[4] 付麗和, 劉文霞. 論教師教育的教學方法個性[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2012(3): 84-86.
[5] 鄢莉, 銀星. 大學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 (C 語言) 教學效果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5(14):68-70.
[6] 陸鳳興. 案例+3W教學法在《 商務統計軟件應用》 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時代教育, 2015(11): 91-92.
[7] 孟芳. 案例及 3W 教學法在《 管理學原理》 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教師, 2011(32):119-120.
[8] PAUL D PRANZON. MOOCs,OOCs,flips and hybrids:the new world of higher education[C].Microelectronic Systems Education(MSE),201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3:13-15.
(責任編輯:陳福時)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502540);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5JJ4077);國家留學基金項目(2015[3012]);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項目(教高文計函[2014]05號);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項目(201445);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湘教通[2014]247號);中南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5JGB35);中南大學精品教材項目立項(中大教字[2016]55號);中南大學2015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大教字〔2015〕32號);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年教學成果建設重點培育項目(2016JG03,2016JG08)
奎曉燕(1980-),女, 云南玉溪人,博士,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數據庫技術、計算機網絡; 杜華坤(1977-),男,云南鎮雄人,博士,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信號處理。本文通訊作者為杜華坤。
10.11907/rjdk.162077
G434
A
1672-7800(2017)003-01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