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植物纖維做成的傳統紙,很容易被水浸濕或被火燒毀。紙被毀掉后,由于市場需求就必須再生產,而造紙的過程又將會消耗大量的樹木,從而導致過度砍伐森林和污染等環境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朱英杰帶領的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大尺寸有序結構無機納米繩及其柔性耐火織物,并可實現自動化快速制備。
考慮到有機體固有的可燃性,以及對環境和生物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的要求,科研人員將目光鎖定在生物相容、超長的羥磷灰石納米線上,用它作為無機耐火紙的理想材料。羥基磷灰石納米線經油酸鈉表面改性后,作為最小單位,構建出具有高彈性、超疏水性及耐火性的無機紙。無機紙是怎樣形成的呢?真空抽濾時,羥磷灰石納米線聚合成粗糙的、類毛發的微纖維,這種微纖維又進一步形成了具有特殊分層結構的無機紙。科學家已經證明,這種特殊的分層結構可使無機紙更耐機械性損壞。
這種耐火紙有極好的不燃性、對各種飲料的液體排斥性、較高的熱穩定性以及自清潔性。另外,科學家們已經探索了耐火紙的應用前景,如可用于水油分離吸附、防火和寫作用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