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昕
盡管一季度滬港深概念最火,但是走出來的基金卻是重倉消費股等傳統大藍籌的股票,相反炒次新股、科技等概念的基金遭了殃
一季度在“雄安”概念瘋漲之際封盤,各類型基金業績排行榜陸續出爐,大盤慢牛的走勢延續,在滬港深的誘惑下,內地板塊的快速輪動加劇了投資操作的難度,但這并非未有機會。根據Wind數據,僅一季度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首尾差距就有22個百分點,出人意料的是靠前的基金多數屬于非滬港深概念。
那么,在投資者所關注的早春市場里,是什么成就了領先基金的業績?又是什么讓落后的基金踩雷?這一首一尾的天壤之別在何處,他們都分別持有什么股票?為了一探A股投資究竟,日前《投資者報》記者也特別采訪了相關基金。
重倉大消費基金一季度亮眼
令人詫異的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基金并非所有都與香港及海外概念相關。
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嘉實滬港深精選、易方達消費行業、上投摩根大盤藍籌、鵬華養老產業、國泰“互聯網+”位列前五,一季度凈值增長率分別約為:17%、16%、15%、14.41%和14%。除了嘉實為滬港深產品,其余多數重倉了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等消費類個股,此外還有一些醫藥和銀行的個股。
對此,易方達基金方面表示產品表現好主要是因為重倉消費板塊。
根據易方達消費行業2016年年報,其前十大重倉股中有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格力電器等,都是在一季度里表現較好的個股。事實上,該基金在2016年市場大跌的情況下,也獲得了7.21%的凈值增長率,根據其2016年年報,同樣也是因為重點布局了白酒、家裝、家電等行業,回避了估值高同時基本面也存在較大泡沫的傳媒、服裝等行業。
在混合型基金里,南方品質優選今年一季度凈值增長率高達15.45%,遠遠高于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和上證綜指的漲幅表現,在Wind分類的1367只參與排名的靈活配置型基金中位居第一,業績表現也在同期的偏股型基金之上。
資料顯示,作為大類資產配置靈活的混合型基金,去年8月,正值A股市場大幅震蕩之時成立的南方品質混合股票投資占基金資產的比例范圍為0~95%,其中投資于“品質優選”范疇內的證券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不過,南方品質優選在去年四季度仍然獲得正收益,業績表現優于大部分偏股型基金。
2017年以來,隨著股市逐漸震蕩走強,南方品質優選也在同類中迅速脫穎而出。Wind數據顯示,其各階段業績均在同類基金中名列前茅。截至2017年3月底,南方品質優選今年以來業績排名1/1367,近三月業績排名1/1367,近6月業績排名2/1124。
查看最近一期年報中的前十大重倉股,南方品質優選持股較多的依次為:格力電器、瀘州老窖、萊克電氣、美的集團、葛洲壩、海螺水泥、萬年青、京東方A、伊利股份和長園集團。
展望未來,基金經理李振興表示,南方品質優選將遵循“雙管齊下,守正出奇”的思路進行投資布局:“守正”指精細篩選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價值股,確保這些公司基本面運行穩健、估值擁有足夠安全邊際,交易上尋求市場低點左側穩步布局,重點相關板塊包括食品飲料、家電、汽車、制造業、公用事業等;“出奇”則是積極發掘基本面向上突破、估值合理的優質成長股或周期性行業,力求做到研究和跟蹤均領先市場,以靈活的倉位和交易策略捕捉投資性機會,具體包括建筑建材、高端制造、TMT、環保、新能源等。
金鷹重倉次新股屢受創
反觀一季度墊底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多數為新概念基金。譬如中融競爭優勢、招商財經大數據策略和工銀瑞信“互聯網+”一季度凈值增長率最低分別為:-6%、-5.89%和-5.43%。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負增長在5%以上的產品更多,總共8只,跌幅最大的金鷹核心資源一季度凈值下滑接近9%。
比較特殊的是,金鷹核心資源早在去年一季報中就初露端倪,即重倉次新股。根據金鷹核心資源的一季報,當時的倉位為91.42%,其中十大重倉股占基金資產凈值的72.35%。而在十大重倉股中,次新股有5只,持股比例占37%,但次新股未有好行情,疊加倉位很高,使其在一季度虧損超17%。
由于重倉倉位保持較高,頻繁更換股票,但唯獨偏愛次新股不改為其帶來劇烈波動。“次新股不可能一直漲個不停,出現分化或是走勢低迷都是正常現象。”
根據Wind數據顯示,金鷹核心資源曾有3位基金經理先后離職,任職年化回報由高到低分別為53%、17%和10%,最后一位離職基金經理楊剛也是歷任基金經歷中任職回報最高的,曾與現任基金經理冼鴻鵬在2015年共同管理該基金,當時該產品并未大劇重倉次新股。
楊剛于2015年12月24日離開金鷹核心資源,而根據2015年四季報,金鷹核心資源的十大重倉股中,未有一只為次新股,彼時產品凈值增長率達到了46.36%。只是自楊剛離開后該基金基本轉向典型次新股基金,根據去年年報,其前十大重倉股仍有多只為次新股,包括中潛股份、今天國際、愛司凱、高瀾股份等。
而除此之外,根據年報,其余跌幅在5%以上的基金則主要是重倉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