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婧



摘 要:介紹英國著名畫家、版畫家、諷刺畫家和歐洲連環(huán)漫畫的先驅威廉·賀加斯的生平,從他的幾種不同類型的作品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深入的介紹。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都取自現實生活,他對現實社會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有極敏銳的觀察和理解,他具有畫家的眼和手以及小說家的頭腦,利用藝術對大眾進行道德教育。對后人的創(chuàng)作以極大的啟示。
關鍵詞:資產階級;工人階級;寫實主義;現實主義
中圖分類號:I712.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9-0031-02
一、“小人物”的偉大
雖然賀加斯是著名的畫家、版畫家、諷刺畫家和歐洲連環(huán)漫畫的先驅。并被世人譽為“英國當代藝術之父”。他的成就昭然若揭,但之所以稱其為“小人物”,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平凡的人生
賀加斯,全名威廉·賀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年11月10日誕生于英格蘭倫敦附近巴多摩爾的一個普通教師家庭。15歲到銀匠店當學徒,22歲開設了自己的店鋪。在萊斯特廣場認作雕版家艾利斯·甘波的學徒。他一邊為圖書插圖做雕版印刷以維持生計,一邊到私人素描學校學習??v觀他的青春,是如此平凡,誰能想到這樣的青年會成為偉大的諷刺繪畫家?
(二)為平凡作畫
他的作品范圍極廣,從卓越的現實主義肖像畫到連環(huán)畫系列。由于幼時窮困的環(huán)境,以及自身打抱不平的正義感,賀加斯的作品多充滿了醒世、諷喻的意味,并且頗富幽默趣味。他善于刻畫市井小民,作品簡單易懂,深受一般人歡迎,使得他不需要靠替富人作畫也能謀生。他用作品諷刺和嘲笑當時的政治和風俗,抨擊了當時的藝術風格,并向藝術權威提出了質疑。這在當時實在是難能可貴。
二、靈感來源——忠于事實的創(chuàng)作理念
賀加斯曾說,一些愛好繪畫的紳士們的眼力之所以不如其他人適合我們的要求,是因為他們很少花時間,甚至不花時間去提高自己對自然現象本身的理解。①他善于觀察身邊的自然、人物、現象,賀加斯作品反映的都是當時英國的社會現象,他經常深入到市井去觀察,所以,賀加斯創(chuàng)作了各種繪畫形式的作品。
(一)“談話作品”
賀加斯的作品中,多是一群人在從事某一活動的場景,因此這類繪畫被冠以“談話作品”的類別②。在賀加斯故居博物館里,最為著名的兩連幅談話作品是名為《金酒巷》和《啤酒街》的版畫?!督鹁葡铩放c《啤酒街》正是以街頭小市民為題材的作品,他以金酒和啤酒分別代表了人間的窮與富,善與惡,使人墮落,形容的并非是這兩種酒本身,而是社會的影響。富人和窮人一樣會生病,但結果卻截然不同,富人會請醫(yī)生來治病,而窮人只能尋求價廉的治療者來診治,譬如婦女,她們的藥往往是植物或藥水,而金酒正是很好的選擇,而無止境的“治病”,酗酒,再“治病”,再酗酒……所帶來的結果則是如《金酒巷》(如圖1)所繪的一樣,到處是破敗的景象,房屋坍塌,人們饑腸轆轆,唯有酒廠屹立不倒,揭示了酒精在英國工人階級生活中的流行與危險,人們將精神寄托于酒精。而《啤酒街》(如圖2)則是一派繁榮的場面,人們富得流油,有的是閑情逸致調情,繪畫,飲酒作樂,唯獨當鋪門可羅雀,生意冷清。
(二)為卑微的生命注入力量
賀加斯還創(chuàng)作了不少肖像畫,如《賣蝦姑娘》(圖3)。在這幅肖像畫中,賀加斯將人物形象用淡淡的筆觸勾勒在畫布上,因而構成了這幅畫獨樹一幟的魅力,并保留了一般已完成的油畫作品所失去的清新與自然。這位姑娘所穿著的衣物,綠色的帽子,赭石色的披肩,并不是十分鮮艷顯眼,可正是這些不鮮艷的色彩才能烘托出姑娘白中透粉的面頰以及不嬌柔做作的神情。
在很多位權貴作畫的紳士們看來,賣蝦姑娘根本就不可能成為他們作品的主角。而賀加斯賦予了賣蝦姑娘,以及和賣蝦姑娘同一社會階層的人們以鮮活的生命和清新的神韻。他展示給人們的是一位性格開朗,富有生氣的姑娘,雖然貧窮,但她的眼中充滿對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三)創(chuàng)作巔峰
1745年,賀加斯組織了一批藝術家共同為慈善事業(yè)作畫,并用這些作品在倫敦舉辦了公開畫展,這為后來英國建立皇家藝術學院奠定了基礎。就在這一年,賀加斯也進入了他個人藝術創(chuàng)作的巔峰時期。在自畫像中(圖4),他與自己的愛犬并列出現,但愛犬卻是作品的主角,因為作者的形象只是出現在鏡子里的影像。正面描繪的只有那只目光炯炯的獵狗。旁邊放著莎士比亞、彌爾頓等人的著作、和一塊畫有“美的曲線”的調色板。這幅畫也被公認為賀加斯最重要的“藝術宣言”。不同于十七十八世紀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巴洛克風格的華麗與洛可可風格的浮華和繁瑣,賀加斯吸收了巴洛克風格的精神,將它引入小型繪畫中,就是這樣,在這同一件作品中并存著兩種不同風格的成分——貴族的巴羅克風格和將在賀加斯作品中發(fā)揮日益增大作用的寫實主義。這是賀加斯藝術的兩極,這種內在的矛盾和這種綜合的愿望決定了他作品的發(fā)展。在他那兒,兩種傾向首先并列存在,逐漸它們達到了一種內在的混合。賀加斯明確地意識到了兩種風格的對立和它們的社會意義。例如在他在《時髦婚姻》中,當他描繪伯爵的內室時,墻壁上就裝飾著意大利的巴羅克繪畫。相反,當他在《伯爵夫人之死》中顯示一處商人住宅時,那些不怎么優(yōu)美的畫作就是法蘭德斯人或荷蘭人的產物。
導致他演變的主要觀念就是與古典主義作斗爭,他的著作《美的分析》是針對過分強調規(guī)整、單純、對稱的,在這種作法造成了因統(tǒng)一而犧牲掉多樣性的后果時,他寫道:“在繪畫中避免構圖的規(guī)整是一條永恒的原則。”
賀加斯的偉大之處也許不是他繪出美輪美奐的畫面,也許不是他繪畫時獨樹一幟的手法,而恰恰是在于他忠于事實的創(chuàng)作理念。他不為權勢作畫,不為富人作畫,他展示給世人的是最真實的社會現象與平民百姓。
三、“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自然”
(一)用畫筆說真話
賀加斯曾在《美的分析》一書中說道,一個藝術家如果成為藝術作品的俘虜,他的眼力在感受新的印象上就會毫無優(yōu)越之處,因為他情愿追隨影子而丟掉現實。③賀加斯這樣的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創(chuàng)作者,他們遵循賀加斯忠于事實的理念,不斷的用畫筆反映他們最真實的想法。
(二)深刻的影響
賀加斯的理念,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自然,才不會成為藝術作品的俘虜。當有了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思想,創(chuàng)作題材的選擇才能迎刃而解。賀加斯在雕版畫《殘忍的四個階段》(如圖5、6、7、8)中的前三幅描繪了某些人人從小到大對別的動物或人做出的殘忍的事,從小時候欺負貓狗等小動物,到青年時毆打馬牛羊等家畜,直至成年后殺人強奸無惡不作,但最后一個階段所描繪的卻是殘酷的人死后被放在解剖臺上,被一群人挖眼睛,抽腸子的血淋淋的場面。④可謂是英國版的“惡有惡報”(丁聰《世態(tài)譏彈》),這些畫面雖不是賀加斯親眼所見但所想表達卻是透過現象所看到因果,所揭露的也是當時整個英國所彌漫的丑惡世態(tài),一個充斥著暴力,色情,缺乏人性的社會。這也是他眼中的自然。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也應該懷著這種思想,用色彩的表達內心。用自己的眼睛所觀察到的自然:真實,殘酷,卻依然充滿希望。
四、低調的華麗
賀加斯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在當代所留下的足跡卻已不再清晰。甚至有很多很多人不太了解他。這并奇怪,因為賀加斯本身就很平凡,而他卻用一生做了別的畫家不敢染指的偉大的繪畫風格。他將諷刺藝術發(fā)揮到了極致。就像鋼筆是作家的武器一樣,賀加斯用畫筆作武器,描繪出最最真實的畫面,抨擊了黑暗的現實。他之所以告誡創(chuàng)作者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自然,就是希望他們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雙眼。畫家應當擁有一顆干凈透明的心。他用他低調的平淡無奇的一生譜寫了英國美術史上華麗的篇章。
注釋:
①威廉·賀加斯.美的分析[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
②朱紀榮.英倫藝術走看[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04).
③朱銘.外國美術史[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03).
④張弘昕.西方畫論輯要[M].南京:鳳凰出版集團,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