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浩宇
摘 要:當代書法創作已然擺脫了實用性的制約,成為一門真正的藝術,在此背景下,書法藝術真正歷久彌新,在傳承書法藝術獨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特質的基礎上,實現了不斷的突破和創新。鑒于此,本文從內在和外在兩個層面,對當代書法創作中的審美傾向進行分析,期望為當代書法藝術的研究和創作提供可行的參考。
關鍵詞:當代書法創作;審美傾向;內在;外在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9-0064-01
上世紀一來,我國書法藝術的創作背景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信息化背景下,書法已經逐漸擺脫了實用性的制約,具備了獨特的、不可取代的美學價值。而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社會文化背景的不斷改變和人們精神需求、審美需求的不斷變化,書法藝術的創作理念和創作風格也發生著不斷的演變和創新,這使得現代書法創作的審美風格更具個性化和多元化。而盡管如此,當代書法藝術創作在文化內蘊和外在視覺上的追去確是相同的,本文將就以上兩點進行探析,以闡明當代書法藝術創作的審美傾向和特點,為今后的書法研究和創作提供可行的參考。
一、內在審美傾向:堅守傳統文化內蘊
傳統書法產生于古代,經過數百年來無數書法家們的研究和揣摩,已經具備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蘊,歷朝歷代,不同書體、不同流派、不同藝術風格的書法一脈相承,并在歷史長河中堅守著崇高的文化底蘊。傳統書法的文化內蘊,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念、中國哲學理念的滲透和集中體現,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書法最能夠體現創作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觀,這也是為審美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和書法家們均采用傳統書法來傳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感悟。書法的形態和線條,如果融入書家的感情和性格,便帶有感情性,再加上書家生命力的注入,便表現出生命感性特征了,即筋肉、骨力、氣脈、神采、韻味、品格。
而這種書法的氣質和神采,也正是當代書法家們所孜孜以求的。盡管當代書法流派繁多,每位書法家均有著獨特的創作理念,但幾乎所有當代書法家,對書法的內在要求方面都崇尚并繼承了前人的做法,他們通過研習前人書法作品和不斷練習和揣摩等途徑,追求書法的筋骨、力度、氣勢和神采的表現手段,而對這種書法氣度的追求,不是停留在單純的視覺形式上的,而是深入到書法的文化內蘊中的。
二、外在審美傾向:不斷增強視覺魅力
書法藝術誕生至今數百年,任何時期的書法家,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前人研究和創作的基礎上,通過繼承和發揚前人創作精髓,并不斷突破、創新,塑造出新書法內涵及其新的視覺風格,才能成就一種新的字體、新的流派的。而在堅守傳統書法文化內蘊的基礎上,當代書法家只有在書法的視覺魅力塑造方面有所突破,才能脫穎而出,這也是為什么當代書法創作十分重視書法作品視覺魅力的塑造和創新。
當今社會信息暢達、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社會文化和藝術研究與實踐均得到不斷的發展。而這種條件也同樣為當代書法家們的研究和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和素材,如今,書法家可通過互聯網等途徑獲取、觀察、研究各個書法流派的作品,并從中獲得啟發,以不斷改進自身的創作。書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藝術取向審視傳統、自由選擇,不必拘于哪種書體,哪類風格,也不必拘泥于何家何派,某碑某帖。學“碑”重質,習“帖”取神,碑的質樸醇厚與帖的秀麗雅逸都是書法藝術的精髓所在,當代書法家兼收并蓄,容和互補,因而使得當代書法藝術在視覺效果上對傳統書法所有繼承,卻不失創新性和包容性。傳統書法審美特征和現代思維的融合,使得書法藝術的視覺魅力富于變化。
具體來說,當代書法創作在視覺上注重字體造型、章法布局,重視揣摩書法的形式美,包括形式感、形體感、線條質感的變化,透過形式表現書法的內在美。與此同時,當代書法家在創作作品時多十分樂于彰顯個性,以強烈的主觀追求和表現意識來指導自己的藝術創作,因而,隨著書法們情緒的轉變、閱歷的增長和對書法創作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的視覺審美風格可能是不斷變化的。
當代書法家中,在書法視覺魅力的塑造和彰顯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中青年書法家作為當代書法藝術創作和傳承的生力軍,多具有不滿足于平淡的心理特點和求新求變的精神。他們即重視書法的內在文化底蘊,堅守著書法藝術的文化傳統,也積極追求者書法作為一種數據額藝術的形式美感,通過巧妙的構思,大膽的創意來賦予書法作品豐富多變的視覺魅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當代書法創作的審美傾向可以概括為:內在堅守傳統,外在追求視覺魅力連個方面。當代書法家在傳承書法傳統,繼承書法藝術深刻、雋永的內在文化底蘊的同時,不斷創新,不斷演變,使得書法藝術彰顯出豐富的內涵和多樣化的視覺效果,這也促使著當代書法藝術的不斷革新和發展。作為書法學習者和創作者,我們應在堅守書法傳統,深入、全面學習書法文化內涵的,并打牢基本功的基礎上,不斷追求創新和突破。
參考文獻:
[1]盧俊山.論當代書法創作中的裝飾性形式元素——以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覽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22).
[2]劉宗超.黃庭堅與當代書法創作[J].中國書法,2016(08).
[3]韓邦山.淺談當代書法創作的方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4(22).
[4]任建娥.當代小楷書法創作探討——由歷屆“國展”小楷書法作品引發的思考[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