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愛眉+彭文秀+李慧琴
摘 要:龍門農民畫是南國地域傳統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存在的生命所在,給人們以無限的正能量,是非常值得探究的民間現代繪畫藝術。從龍門農民畫的題材、表現形式與風格、構思構圖三個方面的審美元素入手,深入分析了龍門農民畫不拘一格,大膽創新的審美特色。研究龍門農民畫通過各類題材把心中的理想用色彩作媒介表達在畫面里,按照自已的審美情趣來重新構造,形成構思奇特、構圖飽滿、色彩單純明快、強烈而具有視覺沖出力,通過研究使更多的人認識到農民畫呈現的時代感和藝術價值。
關鍵詞:龍門農民畫;繪畫元素
中圖分類號:J2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8-0157-02
龍門農民畫歷經40多年,南蠻的民族文化元素,可以說龍門農民畫是生產者的藝術,接觸生活觀擦社會,大膽的向生活索取,表現自己對社會實踐的真實感受,形成自己真誠無偽,質樸稚拙的特點,以現實生活為源泉,并創作了大量的形象樸質,色彩明快、構圖飽滿、凝重和諧裝飾性強的農民畫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是勞動人民審美意識、社會觀念的反應。惠州龍門與上海金山縣、陜西省戶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
一、龍門農民畫的歷史背景
龍門農民畫起源于上世紀的1972年,當時毛主席號召大力扶持、輔導工農兵作者們搞業余創作,于是龍門縣本地的美術愛好者與部份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就在龍門組建了龍門農民畫。因此在70年代時,是以宣傳工農畫、保家衛國而創作,由此龍門農民畫就在龍門這座小縣城生根發芽。而現今的龍門農民畫更多的是為了記錄當前的生活狀態。1978年廣州市文化局首次在廣州舉辦了“龍門農民畫展”,省群眾藝術館編印了《龍門農民畫》畫冊。慢慢的惠州龍門與上海金山縣、陜西省戶縣齊名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之一。
農民畫以更鮮明的色彩、真實性的描繪南方水鄉生活吸引著人們的注目。1982年始,農民畫以其質樸純真的構思,明快強烈的色彩,夸張變形的構圖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一萬多福作品銷往美國、日本、瑞典、香港、澳門等地,100多副作品獲得全國和廣東省的美術獎,在中國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龍門農民畫繪畫元素分析
龍門縣處于客家文化要地,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民俗豐富,民間技術精湛,文化深厚,藝術養分豐富,畫家因創作需求會通過參加當地的生產,到更加原始的客家地點蹲點、采風等方式,加強與農民的聯系,增強對農民的認識,加深對農業的了解,豐富自身的人生體驗。農民可貴的鄉土氣息,真誠樸實的性子,真摯的情感,使畫家們從容不迫的提筆,平心靜氣的進行創作。龍門農民畫追尋的就是中國南蠻文化的痕跡。下面從龍門農民畫的繪畫元素入手分析,根據當前優秀的龍門農民畫作品分析其繪畫元素。
(一)龍門農民畫的取材與主題表現
龍門縣的傳統風俗是隨著漢族人民南移開發這片土地而帶來的,上千年的勞動生息形成了人們在婚喪嫁娶以及節日慶典的講究而成為約定俗成的儀式。畫面常有表現著帶有濃厚的中華民族文化色彩和生活習慣,人們為了辭舊迎新、美化環境和營造節日的喜慶氣氛等,這些活動與作者息息相關,創作起來也就相應地信手拈來。
1.民族文化
中國作為世界的文明古國,傳承著祖先流傳下來五千年的文化。各種禮教對子孫的影響甚大,而成為南蠻地域傳統文化習慣的一部分有;如:除夕一家團圓、春節掛花燈、鬧元宵舞龍舞獅放煙花猜燈謎、端午裹粽、中秋打餅賞月、婚姻嫁娶、添燈、做棚等。在畫幅當中都表現的那么的精彩。觀賞這一幅幅彩筆所繪的畫作,你也會和作者一樣有如身處悠悠尚古民情,面臨鄉野徐徐清風。如民間優秀作品龍門農民畫老一代畫家譚池發的《回娘家》中描繪的就是歡喜節慶題材。
同樣具有生動有趣,富有濃厚節日情調、表現熱鬧、喜慶和充滿生活情趣,通俗耐看的歡喜節慶題材作品。如民間優秀作品龍門農民畫畫家鐘永廉的《五谷豐登》。
2.民俗特色
龍門地處偏遠的山區,有保存完好的珍稀動植物和古舊建筑,由于客家人多聚族而居,因此有事按宗房活動,往往一個姓有若干宗房。山歌旋律回環曲折、委婉動聽。這里仍保留著自己古老而獨特的文化傳統,經過代代沿襲,而形成獨自的風俗習慣。
龍門農民生活條件雖然有了很大的改變,但還沿襲著祖先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前人所形成的情感、習俗也相當程度地得到保留。本土的農民畫家們深受這一古老民風的熏陶,筆觸所至都會下意識地、“真實”地描繪當地人們生活中的思想、情感與朦朧的希冀,如梁木歡的《油角飄香》,陳勇輝的《蓮塘喂鴨》。
3.甜蜜愛情
愛情是藝術創作的津久不衰題材,龍門農民畫作品中就有龍門農民對愛情向往的表達。龍門山區,山巒疊翠,草蔓蒙絡,炊煙如縷,雞鳴犬吠朝之暮歸。在安靜閑適的龍門縣區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
過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歲以后就可托媒人說媒,介紹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說,也有女家請媒人先訪男家的。男女兩家通過央媒說合,如雙方都有意,就約定時間“看妹子”。雙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沖相克,就寫出庚貼俗名婚單,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貼送還女家)。作品《牧牛》、《瑤家新嫁娘》表達就是這種人類的親情無間;王漢池的作品風格大膽創新,色彩強烈明快,夸張變形的構圖,糅合了水墨抽象風格和民間客家原生態審美情趣的獨特表現手法。
4.神話傳說
“禾花仙子”、“狗”、“牛王爺”等36位神靈是藍田瑤族人民的宗族圖騰。農民生存的生活資源有水稻與五谷、牛與豬、樹木與土地,他們對這些動植物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們的心態是與先祖在農耕社會時期所形成的意識相襲相承的。這些元素在畫筆下神秘模糊,令人向往,憧憬。如黃偉平的《舞火狗》。
5.歌唱勞動
農民畫,創作貼近生活,源于生活。身為農家子弟,日常勞作,體驗勞動中的苦與樂,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會有血有肉而使人倍感親切。
龍門縣由于經濟開發較遲,有許多生活環境與勞動方式尚有陳跡可尋,陳少元的《紅紅火火》、《榨糖》、《榨油》、《釀酒》等作品就反映了人們勞動方式,人們承受粗重農活,但在艱辛繁重的勞動中體會其中的情趣,在畫中得到了浪漫抒情的體現。
(二)龍門農民畫的表現形式與風格
龍門農民畫內容上漸漸地形成自己的風格,獨具濃郁的嶺南文化和傳統民間藝術,結合現代的繪畫理念的表現方法。龍門農民畫是無拘無束的,洋溢著一種強烈的生命活力。作品以毛筆、水粉筆、水彩紙為原材料,汲取中國畫的用筆方法,并除去油彩和基于素描的光感,完全打破了油畫中的明暗造型方法,充分運用中國畫中線條的寫意性和筆墨之法來塑造形象,還原了一個單純而清新的世界,使我們更加清晰的看到那些線條的相貌。畫面靈活地運用不同的繪畫方法技巧,使得龍門農民畫新穎別致而更具特色。
農民畫和其他繪畫藝術一樣“形色”是其獨特語言。由于農民畫畫家沒有經過正規嚴格的造型和色彩訓練,所以他們的創作沒有受繪畫的條條框框所約束,繪畫只是對繪畫的熱愛、自我愉悅自我欣賞,因此能夠比較純真地描繪心中感受,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情感體驗來造形設色,使得創作的農民畫作品內容充實飽滿,構思奇特。
色彩是誘發人的感官視覺的重要因素,農民畫追求大塊顏色的整體效果,由于畫家的作品的創作素材主要來源南方鄉村部落所以都是以蔥蔥郁郁的綠色、秀麗清新的藍色、初陽如火的紅色為基調。一幅畫的色彩很像一首歌,總要有一個主旋律,創作之前先定下調子,再在這個調子里尋求細微的變化。而駱芳創作的《舞火狗》以冷色調藍色為主調,而畫家大膽的拋開光的束縛,以平面布置的方法用各種類似的,道不出名字的顏色彌漫整個畫面。如《五谷之神》、《賣早粥》、《熱戀故土》、等作品,農民畫作者年齡不一,經歷各不相同,文化程度參差不齊,但絲毫不影響他們熱愛生活和用手中的彩筆來展現其熟悉的新農村、新生活。
(三)農民畫構思構圖
龍門農民畫以其獨特藝術語言,表現畫作中節日慶典、田野勞作、甜美愛情、山村景色、民風民俗的場景。農民憧憬美好的生活,是現代農民的生活寫照。
構圖是繪畫藝術技巧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創作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更是將作品各個部分組合成一個整體的一種形式。
農民畫構圖均衡與對稱不受透視原理約束,自由安排空間的平面構圖法。對稱性和象征大團圓的圖式傳統的圖案是農民畫家們最喜愛的構圖,它很好地表達了美滿、和諧等概念,有些作品實際上就是一幅對稱的圖案。
農民一向對“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家財殷實”等傳統意義上的美好生活充滿渴望。豐實的思想使得農民畫創作者的作品構圖追求充實、飽滿,是農民對事物“求全”的理想化審美心理定向體現。 常用均衡飽滿的方法采用多角度的觀察,力求將內容完整表現。將畫面視為一個獨立的舞臺,使畫面自然地構成一個沒有邊框的邊框,形象盡量充滿整個畫面,通過完整形象的巧妙組合,達到充實、飽滿的效果。在這個總體理念的基礎上可分為幾種具體的樣式:
1.全景式構圖
農民畫在構圖上不受任何法則的約束,憑著一種自我愉悅、自我表現的意愿,根據主觀需要,常常把主體形象夸張地放在顯眼的地方,其余以主觀意愿、視覺和諧為原則,將陪襯物自由穿插,隨意填補,使畫面飽滿而有膨脹感。在畫面的填充過程中,以畫者的主觀意愿為主,時空可以隨意轉換,空間感用疏密來處理,以自己為中心,把周圍一些感興趣的東西都描繪在一幅畫中,同一幅畫里面出現了仰視、俯視、平視、側視、反視等角度——這些都是農民畫的特殊構圖形式。這種構圖法,打破了物理上的空間概念,呈現為一種全景式的畫面。如陳少圓的《圍屋》。
2.主體性構圖
表現的主要物相面積最大,甚至主體處于畫面中心位置,四周所畫陪襯部分呈朝中心集中的構圖形式,能將人的視線強烈引向主體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具有突出主體的鮮明特點、表達目的明確、直白。
3.創意性構圖
創意構圖是指用一種特別的形狀、構圖形式來表現農民畫,以取得夸張、新穎的、獨特的藝術效果,充分融入作者個性化追求,突出創作的表現形式性,更加體現構圖的靈感性、創造性。
三、結語
在南國地域這塊土地上,龍門農民畫是該民族文化存在的生命所在,給人們以無限的正能量,是非常值得探究的民間現代繪畫藝術。龍門農民畫以其不拘一格,大膽創新的藝術風格,形成構思奇特、構圖飽滿、色彩單純明快、強烈而具有視覺沖出力藝術特色。成熟的獨特畫種真實地反映了嶺南地域農民的日常生活,豐富了農村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參考文獻:
[1]中國經濟周刊[J].2012(03).
[2]中國文明網.龍門農民畫作品展[Z].2016.
[3]龍門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Z].2013.
[4]陳湘波.鄉情嶺南.龍門農民畫作品集[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