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 要:中國無障礙設施和老年人設計的現(xiàn)狀非常不理想,其原因有三:第一、傳統(tǒng)的關懷設計存在弊端;第二、無障礙設計和老年人建筑設計缺乏經濟價值;第三、無障礙設施不夠普及,不夠系統(tǒng)。我們可以學習國外的先進理論——通用設計理論,并對通用設計理論進行闡述和辨析,嘗試構建通用設計的理論框架進而指導中國目前的設計方向。
關鍵詞:通用設計;老年人設計;無障礙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9-0160-01
目前已經嚴格執(zhí)行無障礙設計的城市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城市和部分小型城市,實施的情況與該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情況相符,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尚沒有無障礙設計。就城市道路的無障礙設計而言,國內嚴格執(zhí)行無障礙設計的地區(qū),只有京津滬深渝穗等大型發(fā)達城市的城區(qū)。中型城市特別是重要的省會城市以及旅游城市也非常注重無障礙設計的執(zhí)行,。而其它的中小城市基本沒有無障礙設計。總體上看來,無障礙設計的執(zhí)行情況是可以理解的,正在發(fā)展之中。
我國目前部分城市、社區(qū)和老年公寓問題頗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無障礙設施的普及率已達到一定水平,但是仍需要延伸到更廣的范圍。(2)無障礙設施質量低下,其使用大多存在危險隱患。(3)老年公寓普遍設施簡陋,缺乏老年人建筑設計。(4)很多老年公寓的經營情況堪憂。(5)無障礙設施和老年人設施有時會給其它人帶來不便。(6)無障礙設計和老年人建筑設計的設計意圖和實際使用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很多城市無障礙設計并不能真正為殘疾人所用,有的甚至成為正常人的障礙。譬如盲道,這是人們最常見的無障礙設施。在北京,幾乎所有的主要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均鋪設了言道,結果是沒有一個真正的盲人行走其專用的言道,卻意外的發(fā)現(xiàn)言道使得很多人威腳。建筑中的無障礙設計執(zhí)行的情況比道路要好。北京和上海的大型公建無障礙設施普及率幾乎是 100%。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真正使用這些裝置的殘疾人和老年人不多,無障礙衛(wèi)生間因長期得不到使用,被員工改裝為休息室、儲藏間等其他功能。入口經過的盲道沒有分出引路,所以盲人根本無法自己進入這些大型公建。
良好的施工是設計的保障。調查中發(fā)現(xiàn)施工造成的不規(guī)范現(xiàn)象比比皆是,其實這反映了三方面的問題,一是設計不到位,二是施工不到位,三是監(jiān)督不力。全國的道路無障礙設施的情況應該可以想象,主要有以下幾種現(xiàn)象:(1)盲道中斷,盲道破碎;(2)轉彎點和障礙物處不設置提示區(qū)、沒有終點和起點提示;(3)跨越井蓋、護欄、電線桿引線等危險物;(4)與天橋或者地下坡道的連接處無提示;(5)隨意堆放施工垃圾或者其他堆積物;(6)自行車停車、機動車停車占用盲道;(7)與靠近的綠化或者其他構筑物距離太近;(8)盲道為避開井蓋或者別的構筑物拐來拐去;(9)地面突出物是最大的危險。總之,無障礙設計的實際情況是不理想的。
在國外多年的探索中,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朗·梅思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首次提出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理論。其設計思想與以往的無障礙設計不同的是,產品的設計對象不分年齡、性別、體格、健康情況,誰都可以使用,最終創(chuàng)造一個通用的社會環(huán)境。其后,通用設計迅速在美國得以推廣普及并傳入歐洲和東南亞地區(qū)。
通用設計和無障礙設計,為滿足社會的需求,其意義正在不斷的擴展。所謂“通用(universal)”是“普遍的、全體的、共有的”意思,而“無障礙(Barrier Free)”是“撤除障礙、自由通行”的意思。二者針對的主體是不一樣的,通用設計面向所有人,而無障礙設計的主要對象是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面向的對象雖然不同,但基本的設計方法和形式是一致的,都是以減少障礙、方便使用為目的。通用設計的提出和實踐可以認為是無障礙設計和老年人建筑設計的繼續(xù)和延伸。
通用設計產品面向所有人,無論其身體情況、年齡、障礙的程度如何。按照日本建筑學會的描述,其主要特征如下:(1)包容性:盡可能考慮到各種不同人的特性,為所有人提供方便。尤其是環(huán)境和設施,既適合健全人的活動,也適合存在不同障礙的殘疾人、老年人以及兒童等弱勢群體的活動;(2)便利性:充分考慮人的行為能力,最簡便、最省力、最安全、最準確的達到使用目的,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的愿望。如物體的可操作性、防疲勞、易識別、易交流等;(3)自立性:承認人的差異,尊重所有人。通過為有障礙的人提供必要的輔具和便于活動的空間,幫助有障礙的人提高自身的機能去適應環(huán)境,使他們能夠獨立的行動;(4)選擇性:通用設計不必追求統(tǒng)一的標準。對某一產品、某一空間來說應提高其適應性。就整體而言,應提供滿足不同需求的商品和活動空間,以供給不同的選擇,使有障礙的人排除障礙。在包容性和選擇性之間尋找平衡;(5)經濟性:通用設計的服務對象包括了相當一部分弱勢人群,因此要保持低成本、低價格。要有良好的性價比;(6)舒適性:生理障礙往往伴有心理障礙。要通過對形態(tài)、色彩等的設計處理,達到美的視覺效果和良好的觸覺效果,使有障礙的人也可以感受愉悅。
通用設計的這些特征顯然是包括了無障礙設計和老年人建筑設計的各項原則,不僅對殘疾人、老年人是有利的,同時對正常人也是有利的,真正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xiàn)了科技倫理性和社會責任性。通用設計的理想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產品,這種理想的狀態(tài)為無障礙設計和老年人建筑設計的發(fā)展指引了方向。
參考文獻:
[1]尹定邦.設計學概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2]楊·蓋爾(丹麥).交往與空問[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