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東
摘 要:以收藏、研究、教育為主要工作內(nèi)容的博物館是開展社會教育、提高全民素質、做好文化服務的的重要陣地,具有學習、教育、休閑等多種功能。縣級博物館作為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如何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利用展覽展示這一最直接、最基本的方式來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就顯得異常重要。因此,博物館策劃的陳列展覽必須要凸顯館藏特色和區(qū)域特色,發(fā)掘本館、本地區(qū)差異化個性,打造特色展陳,滿足觀眾的公共文化需求。
關鍵詞:縣級博物館;陳列;展覽;文化需求
中圖分類號: G26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8-0207-01
一、博物館陳列展覽職能
博物館是指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huán)境的見證物,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社會服務機構。博物館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舉辦陳列展覽,通過展品開展社會教育。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歷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透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這些精美絕倫的文物在給人們帶來巨大的視覺享受之外,也讓人們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有利于培養(yǎng)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所以說用來展示的館藏品,其意義遠遠超越了器物自身,而更多地映射在觀眾的精神層面,達到了物與人的心靈溝通。
二、如何做好符合群眾文化需求的展覽展示
(一)小型臨展常態(tài)化更替
縣級博物館一般處在博物館金字塔體系的底層,經(jīng)濟實力和文化底蘊都無法與省市級博物館相比,這些先天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縣級博物館的發(fā)展。但換個角度來說,正是由于館藏較少、場地較小這些缺陷,使得縣級博物館不得不竭盡全力做好文化服務工作,以爭得一席之地,而短期展出、小型多樣的臨時展覽就成為了不二選擇。臨時展覽充分發(fā)掘本館特色和地方代表性的文化遺產(chǎn),通過展覽展示這一直接的方式讓觀眾領略到家鄉(xiāng)豐富的歷史文化。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臨時展覽要經(jīng)常性的更替,使之常態(tài)化,不斷用新的展覽刺激觀眾的參觀求知欲望,讓更多的藏品展示在觀眾面前,“寓展于教 ”,滿足觀眾多方面文化需求。
(二)做好館藏精品展的策劃工作,讓館藏文物活起來
經(jīng)常更換的小型展覽對觀眾來說雖靈活多變,但精致不足,長久下去觀眾也會漸漸失去興趣,使展覽流于形式。所以在臨展中間穿適時的插幾個精品展,不時的給觀眾新鮮感,就顯得十分必要。縣級博物館的精品展要充分利用館藏精品,發(fā)掘地方文化,在保護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找準自身定位,利用差異化的個性體現(xiàn)出展覽特色,謹防“千篇一律、千館一面”,使得展陳既能突出縣級博物館特色,又能使藏品釋放出其蘊含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真正讓館藏文物活起來,發(fā)揮出藏品的特殊教育作用,架起藏品與觀眾溝通的橋梁。
(三)展覽數(shù)字化、智慧化同步跟進
在傳統(tǒng)的展覽、展示過程中,我們通過制作展板、模型等,通過視頻介紹、講解員講解等手段來進行傳統(tǒng)展陳、教育、服務工作。在傳統(tǒng)的展陳服務過程中,受到了本人必須到達現(xiàn)場及參觀人數(shù)、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時不能夠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而現(xiàn)今大部分博物館已經(jīng)擁有了自己的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宣傳工具,我館也不例外,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推進藏品數(shù)字化進程,建立了藏品數(shù)字化檔案,將藏品利用數(shù)字化手段進行宣傳、展示。從去年開始,我館提出智慧博物館建設,計劃在未來兩年內(nèi)打造智慧型博物館,利用多媒體和數(shù)字信息化技術,打破陳規(guī),精品館藏、展覽陳列全部上網(wǎng),讓觀眾利用手機、電腦等工具就可以看藏品、看展覽、和博物館工作人員互動交流等,大有身臨其境之感。
三、內(nèi)外結合,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一)改進思想認識,提升服務意識
隊伍建設是各項重點工作之首,是館內(nèi)所有工作成敗的關鍵。多年來我們狠抓職工思想建設,在全館中開展 “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大討論,強化作為“公益一類”的博物館服務意識,不斷改進自身工作作風,把自己的實際行動落實在公共文化零距離服務中。雖然決定博物館服務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藏品、經(jīng)費、研究能力等,但最重要的還是博物館人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意識。作為博物館從業(yè)者,每個人都應該牢固樹立為觀眾服務、保護好利用好先人們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加強自我修養(yǎng),提高內(nèi)在要求,強化服務意識,全面有效地提升博物館服務水平,更好的滿足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充分調動志愿者的積極性,做好志愿服務工作
志愿者來自于人民群眾,服務于人民群眾,他們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奉獻愛心、服務觀眾。近年來我館充分挖掘志愿者自身的特點及特長,為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優(yōu)質的服務。我館從2011年起開始培育文博志愿服務隊,文博志愿服務隊現(xiàn)已成為我館的一大亮點特色。隊伍穩(wěn)定、服務優(yōu)良,全年各大活動中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現(xiàn)在我們擁有一個200多成員組成的“博物館之友”這一平臺供大家相互交流,同時我們還有兩月一期的“志愿者園地”這一期刊,在報紙上展現(xiàn)志愿者的無私風采。志愿者熱心服務,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開展,為展覽、展示工作的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單霽翔.略談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知識性與通俗性[J].南方文物,2014(01).
[2]練潔.博物館專題性臨時展覽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