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針對我國舞臺機械在當前形勢下的發展概況以及與前沿科技相融合而衍化出的產業化新態勢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舞臺機械;標準化舞臺機械;非標準化舞臺機械
中圖分類號:J605;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9-0265-02
舞臺機械設備,是指用于舞臺演出的專用機械設備;而舞臺機械作為一個行業,它融合了聲、光、電等領域中的最新科技成果并與舞臺美術、機械學、結構學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它不僅促使舞臺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有了很大的發展,更極大的提高了文化藝術在舞臺上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舞臺機械化和現代化的程度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及制造業水平的發展狀況。
一、我國舞臺機械發展的歷史概況
我國舞臺機械產業較西方發達國家起步較晚,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才具備了最為基礎的舞臺機械設備和系統,但其形式仍然單一。從1959年至1980年,在政府的大力倡導下,少數舞臺機械制造專業廠相繼在國內開始了研制、生產適應我國國情的舞臺機械專業設備,至此結束了我國舞臺機械制造空白的歷史。
進入20世紀90年代 ,隨著話劇、戲曲、音樂、舞劇、雜技、電視等多元文化的興起,包括 人們自娛自樂方式的多樣發展,國內的劇場、文化館、演播廳、歌舞廳的建設進入了高潮。在國內基礎工業大力發展的基礎上,國外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不斷涌入 ,使國內舞臺機械設備的成套生產能力大大增強 ,并涌現出一批舞臺機械設計、制造廠家,從舞臺機械設計、采用標準、實現手段、專用零部件的選用等方面初步與國際接軌。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我國的舞臺機械產業迎來了其飛速發展的階段。21世紀的舞臺美術呈現出形式多樣和風格各異的個性化發展趨勢,人們需要在有形的舞臺空間下實現多元化設計理念的碰撞和交融,從而更加深刻的揭示人類思想和戲劇精神。因此人們對劇場的舞臺機械也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給予其無限發展。
二、我國舞臺機械的分類
舞臺機械的種類繁復多樣,可以大致劃分為:標準化舞臺機械與非標準化舞臺機械。
1.標準化舞臺機械,包含:臺上設備、臺下設備;其產品主要應用于傳統形式的劇場、劇院、歌劇廳、多功能廳。
2.非標準化舞臺機械,并不局限于傳統的舞臺機械產品,而是根據使用需求、不同場地進行的定制化舞臺機械系統;其形式多樣,靈活性強,被廣泛應用于文化演藝和游戲娛樂業。
三、促使我國舞臺機械飛速發展的必要性
(一)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戰略背景下的行業升級需求
2012年8月,科技部、文化部等多個部委聯合發布的《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綱要》明確提出,“研究增強舞臺藝術表現力的聲光電綜合集成應用技術、基于虛擬現實的舞美設計與舞臺布景技術、移動舞臺裝備制造技術和演出院線網絡化協同技術等演藝關鍵支撐技術,提升文化演出的藝術創作力、感染力、表現力和傳播力,調整和優化傳統文化演藝產業結構”。從政策導向來看,舞臺機械技術的創新和集成應用已經成為文化藝術產業極其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二)現代藝術創作和大眾消費需求提高的發展動力
伴隨著舞臺機械的內涵在不斷豐富,舞臺機械的外延也在不斷擴大。隨著人們文化生活的豐富,各種文化娛樂設施的增多, 需要根據不同要求定制舞臺機械設備,如體育館、會議中心、演播廳等 ,配備可開閉的活動屋頂、活動分隔墻、座椅升降臺等設備;這些定制產品的應用使得公共娛樂領域的服務日趨完善;是現代藝術創作和大眾消費需求提高的發展動力所在。
(三)文化產業尋找新的發展空間的產業增長需求
在十三五期間,文化產業要確立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地位。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是必由之路。舞臺機械是舞臺演藝與現代裝備制造業的融合,產業附加值大,其產業化發展必然將成為文化產業增長的空間,帶來不可限量的經濟價值。
四、我國舞臺機械發展新態勢
(一)科技發展引領舞臺機械發展新態勢
舞臺機械是舞臺美術的載體,科技賦予舞臺機械以嶄新的表現形式、情感和生命,使情境渲染更有意境,舞臺美術更具感染力;同時科技也拓展了舞臺美術的藝術創意和想象空間。
近年來出現的嶄新技術如浮球矩陣技術、全息投影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已逐漸在舞臺機械方面嶄露頭角并有頗多應用。
1.浮球矩陣,又稱活力矩陣,是通過吊點矩陣控制系統控制空中懸掛著成百上千個小球,以時間軸編程來實現各種立體圖形效果的變換,用機械系統帶動小球做上下垂直運動,形成水文、飛鳥、波浪、甚至汽車輪廓等不同造型;加之燈光音響的配合給觀眾帶來影音和視覺沖擊。此展場面宏大、立體感強,展現了機械之美。此項技術剛剛開始被應用于:展館、酒店、演出等。
2.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該技術運用到演藝舞臺上時,演出的設計和制作人員要掌握大量的技術數據,利用虛擬成像的視頻源以及反射膜機構經過修整和調試,將其裝置結構搬上可整體移動的舞臺進行合成和演出。全息投影技術與舞臺機械的完美融合,使得虛擬成像達到預想效果,更富感染力。
3.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 VR)技術,是指用戶借助特殊的輸入/輸出設備與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科技手段生成的虛擬環境中的物體進行交互。VR技術以其沉浸式和互動式的特點給傳統受眾以極大沖擊;此技術配合舞臺機械豐富了體感式娛樂項目,拓寬了舞臺機械的外延發展。
(二)舞臺機械在新領域的拓展應用
舞臺機械,作為舞臺美術的重要表現形式,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劇場劇院、音樂廳,而是擴展到更加廣闊的領域,甚至公共文化服務空間,比如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的文化旅游產業、特色鄉鎮建設等。
綜合舞臺機械在我國市場中的實際需求與應用,其在非傳統劇場領域的應用大致分類如下:文化演藝:晚會、慶典、花車、演唱會、馬戲團、山水實景演出;游戲娛樂:主題公園、體感類娛樂項目、多D影院、主題電影院;與建筑相結合的多功能類:活動屋頂、活動座椅升降臺系統、伸縮座椅。
(三)舞臺機械制造商、集成商關于產業模式的轉型與調整
在國家大力提倡并支持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和發展的大趨勢下,經過多年的孕育與發展,目前我國的舞臺機械產業正處于上揚期且正在經歷蛻變;其表現之一即是國內舞臺機械產業出現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
1.向“一專多能”邁進
一些傳統的標準舞臺機械廠商,因建立時間早并具備科技底蘊,針對大型舞臺機械的技術、工藝、生產能力,呈現出迅猛發展態勢;這些公司不僅在傳統舞臺機械方面可以提供“設計、生產、安裝、維保”的系列服務;且在非標準舞臺機械技術與生產方面,也呈上升態勢;同時,還具備配套提供專業燈光及音響系統的實力,其綜合集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整體綜合實力在不斷的發展中逐漸向世界行業水平接近。
2.產業模式的徹底蛻變:大浪淘沙,優勝劣汰
就舞臺硬件及設備制造業來說,近年來我國的一些產品已和國外水平相當,并且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和國際競爭力,形成了專業化的產業結構。以舞臺機械制造商比較集中的江蘇泰州為例,之前只顧模仿、良莠不齊的制造現象已不復存在,經過優勝劣汰的市場考驗,整個產業結構在向創新型產業密集型方向拓展,整體實力明顯得到提升。
3.產業轉型:向舞臺機械行業滲透
專注于制造專業燈光、音響系統的制造商和集成商,也紛紛根據市場需求逐步調整其主營方向,開始了轉型之路,即向涵蓋燈光、音響、舞臺機械、文化創意等全方位的經營方向發展,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五、我國舞臺機械發展應注意的問題
長期以來,舞臺機械行業從整體上都比較被動,從研發到生產,都是根據市場的具體要求進行器材上的加工,缺乏主動創新和主動開拓的意識。目前我國的舞臺機械產業鏈底端的設備制造能力,可以滿足國內中小型項目的需求,但其真正的技術實力與科技標準還無法與國際先進水平匹敵;亟需提升其核心技術及生產工藝;此外,受技術限制行業標準制定落后也是需要亟待補充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段慧文.舞臺機械設計工作概述[J].演藝科技,2013(02).
[2]PALM EXPO 2014專家調研報告 舞臺機械設備及技術[J].演藝科技,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