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園
摘 要: 攝影作為一種記錄真實生活的藝術形式,在衛生事業中還具有科學資料價值、新聞價值、藝術審美價值和宣傳使用價值等多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尤其在重大災情疫情發生時,衛生攝影在輿情引導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以埃博拉病毒期間的攝影作品為例,著重分析衛生攝影在輿情引導方面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攝影;輿情;埃博拉病毒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8-0281-01
2015年,以西非埃博拉疫情爆發為主題的攝影作品獲得了代表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普利策新聞獎專題攝影獎,進一步表明了其作用和意義。衛生攝影作品具有科學資料價值、新聞價值、藝術審美價值和宣傳使用價值等多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具體到埃博拉病毒攝影作品,我們突出看到的是其在輿情引導中的作用。
一、引導公眾獲取真實信息,樹立正確認識
攝影雖然是一種藝術形式,但它同樣是一種對生活的真實記錄,尤其是具有新聞價值和科學要求的攝影而言更是如此。對于衛生事業而言,真實性、客觀性、可靠性在媒體傳播方面十分重要。“攝影圖像具有一圖勝千言的優勢,富于形象、生動、通俗易懂、針對性強的特點,加上文字配合,更能相得益彰”①,衛生攝影及其通過公共媒體在公眾中的傳播,是社會公眾能夠最為生動形象、準確客觀了解公共衛生事業的渠道,也是進行正確輿論引導的第一步。
社會公眾在面對重大疫病疫情時有兩種心態是需要輿論引導的。第一種是重視程度不夠,或者漠不關心,這一心理的嚴重后果是公眾對疫病疫情沒有防范意識、缺乏科學防范的常識。在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國家早期,盡管中國政府和醫護人員向非洲國家提供切實幫助,但公眾對此并沒有客觀的了解,不知道該疫情的嚴重性,這就存在因意識不足而被感染的問題。這時,從非洲傳到國內的攝影照片就在讓社會公眾了解這種惡性病毒的威力和破壞性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公眾了解到其危害,自然在心理上有了防范,盡可能減少到非洲的行程,確保不被感染。
第二種是過于恐慌。這是缺乏理性認識和科學防范常識而導致的。在眾多反映埃博拉病毒危害性的攝影作品中,有一幅反映了已經康復的感染者孤獨無望的照片。根據科學研究,這一群體已經不具有傳染性,可以與外界進行正常的交流和互動,但因為公眾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知而遭受到心理上的歧視和隔離。衛生攝影作品可以通過醫護人員與這部分群體的正常交流互動扭轉和糾正公眾的這種錯誤的認識,并通過攝影作品對這部分群體生活現實的真實反映激起人性的共鳴。
二、傳播正能量,發揮感染號召作用
相比于介紹性的文字和描述,攝影作品在輿論引導中的優勢在于“凝聚了對生命的感受使讀者在欣賞圖片的同時,能受到藝術上的感染和熏陶,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所以才具有如此強烈的感染力。”②在與埃博拉病毒進行抗爭的期間,病毒肆虐的西非人民經歷著病痛的折磨、對死亡的恐懼和親人離世的痛苦,無論種族、文化、語言有什么樣的差異,通過攝影圖片所表現出來的真實的刻畫都是人類內心所共同的感受,這是一種最具有感召作用的傳播形式,不僅引起人們對生命的敬畏、對病毒遭受者的悲憫情懷,更讓人將這種感同身受化為力所能及的行動。
許多家庭因埃博拉病毒而破裂的悲慘畫面令人記憶深刻。但在病魔面前,世界人民攜手抗爭的鏡頭更值得永久珍藏。在與埃博拉病毒進行抗爭的期間,來自于當地民眾自發的、來自于世界各國出于人道主義的救助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有很多攝影作品反映當地民眾放棄自己原有的工作,作為志愿者投身到醫療救護甚至是尸體搬運的工作中,這種圖片的傳播可以給予當地人精神的慰藉,使其不放棄生活的信心。病毒對于人類生命的侵襲和剝奪是不分國界、種族和職業的,同樣,人類對于這種公共跨國衛生事業的對抗和斗爭也是不分國別的,攝影作品對世界各國醫務工作者在疫區工作、生活狀態的真實記錄和刻畫,不僅是一種敬業精神的傳播,也是一種正能能量的傳遞。
三、結語
自古至今,人們一直都在與自然界帶來的對人們身體甚至生命造成危害的細菌、病毒進行不懈的抗爭。它促成了人類對生物界不斷深入的認知,也促進了人類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這種一種科學上的進步。在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抗爭過程中,證明了人類的智慧能夠應對、解決這些醫療衛生挑戰,盡管在每一次抗爭的過程中都會付出或多或少生命的代價。
如果智慧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障礙,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來自于人們的心理,因為衛生事業,尤其是在針對具有高傳染性和高危害性的,像埃博拉病毒這樣的疫情爆發時,考驗的不僅是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攻堅克難的技術水平與能力,更是全社會的動員能力、接受能力、認識能力和抗擊意志,攝影正是在這些方面發揮著它的功能,對輿情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產生巨大的作用。
注釋:
①劉植鴻.衛生攝影的特點及應用實踐[J].信息記錄材料,2005(05).
②陳敏,張凌,楊翠蓮.關于如何表現衛生攝影主要特征的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