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潔
【摘要】不單單以學生為主體的五味課堂的提出給了我們新的教學理念,一方面要順應學生的心理,順其自然,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自己,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中的重要性也要體現,不單單體現在有效引導,還在于學會智慧的引導學生的身體活動,讓課堂有序有效的進行下去。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融入課堂,由內而外的喜歡英語,主動學習,那這樣的課堂就是成功的。小學英語的課堂活動設計對于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十分有效。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對小學英語課堂所設計的活動精心準備,只有這樣,課堂活動的實施才會更顯條理性,課堂教學結構才會更優化,小學生對英語學習也才會充滿興趣。
【關鍵詞】課堂 學生心理 身體情感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保持積極的情感態度是英語學習的關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關注到了學生情感的發展,把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列入課程教學的目標,并滲入到學科教育和教學之中,但我在教學中發現,心理和身體的情感要求都非常重要,往往側重了心理,而忽略了身體方面的情感。
二、遵循規律,激發學習動機
1.借助游戲,關注心理,嚴明要求,有效引導。在游戲過程中即使出現一些混亂,要能理解學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評,而是積極講清楚,進行有效的引導。恰到好處的英語游戲,能為英語課堂教學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在游戲過程里要順勢而為,適應學生。《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就決定了課堂活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種活動強調的是學生主體主動的情感熱烈投入、思維積極參與的、觀察與行動相統一的、能滿足學生個方面發展需要的整體的、多樣的活動。不僅在心理上,更要在身體上去激發學生參與,投入,完成游戲,進而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在在心理情感和身體情感上都做好了準備,投入學習中,最終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3.遵循學生的身體發展規律,有目的的引導學生身體情感的發展。小學三四年級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他們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活潑好動,但是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所以在課堂中,有時學生會不自主的動一動,摸一摸,晃一晃,去碰一碰身邊的同學,身體旁任何的物品都有可能成為他的玩具,老師看到了,會去要求學生做做好,保持不動。學生的自律能力是受他的身體發育影響,很多時候他“管不住”自己的手和身體,這時我們作為老師應該多關注他們的身體情感,遵循他們的年齡特點,適當的理解和引導,可以在學生10分鐘做好聽課后,讓他們的身體參與進來,讓身體在教學游戲中動起來。
三、運用各種活動游戲,注意多變性和學生參與性
雖然小學生愛玩愛鬧,但如果不能及時的設計出更新穎的游戲,那么再經典有意思的游戲也會失去它的功效。因為孩子們對于事物的新鮮感保持的不久。
游戲要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游戲教學的參與性體現在全體學生“動”起來,爭著承擔游戲中的每一個角色,因材施教,分層要求。另外,只有使游戲恰到好處,才能使課堂有起有伏,重點難點環環相扣,才能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
四、創設意境,培養創新能力,提高學習能力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師生以什么樣的心境進入課堂,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取得教學效果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活動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英語課堂游戲往往就可以起到這樣的效果。而且,在游戲教學中,能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智力可直接轉化為英語學習的能力。
在作為語言學習初始階段的三年級英語教學中,實現“生活化”教學,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現行的牛津小學英語教材所提供的內容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學生實際,處處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
五、加強溝通,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交際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各種情境,提供各種學習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游戲中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在同學與教師的認可中輕松的走向成功,建立自信。在游戲教學中,教師能有計劃地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并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表達思想、說服別人和獲取信息等方面的交際能力。總之,恰當的運用游戲進行英語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踐證明,使用英語游戲,可以優化課堂教學,幫助學生輕松容易接受教學內容,學生由于親身的參與,感情的投入與思維的活動,其心理素質得到更多的訓練與提高。無為而治用在教育領域,要求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賴孩子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試、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甚至去破壞,哪怕他會失敗會犯錯誤也不要緊,因為他會從這些失敗和錯誤中學到很多東西,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創造必要條件,并做必要的輔助工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