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慧
【摘要】本文以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案例,結合自身實踐,從教學設計思路,教學策略方法,談談體會。
【關鍵詞】信息技術 案例 反思
現代計算機的集成特征與網絡化和存儲技術相結合,為教學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及各種教學軟件,有利于教師開展各種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和內容。
作為當代教師,我們要勇于接受新鮮事物,迎難而上,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英語課堂,致力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pep三下Unit 3 at the zoo第一課時,掌握形容詞的用法,能在語言中運用并流利表達。
二、學生情況分析
多數孩子是哈薩克族,地處偏遠,多少學生能利用信息技術收集動物圖片。
三、教學設計思路
這堂課的設計緊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的特點,在教學上從傳統的以教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為中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教師要利用好網頁,豐富教學內容,用小游戲和學生一起玩玩,說說,練練,搭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3.1 教學目標
3.1.1 知識目標
詞匯:short /tall /fat /thin
句型:look at the...;It is short/tall/fat/thin
3.1.2 能力目標:用形容詞準確描述動物特征。
3.1.3 情感態度:通過學習,懂得愛護動物。
3.2 教學重難點:聽說認讀thin,fat,tall,short,能描述動物特征。
3.3 教學策略
本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教師要創設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機會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將集體與小組學習結合起來。
3.4 本課的探究任務
能在網頁的幫助下收集動物圖片,在語言運用中描述動物。并能獨立運用句型創編句型。
3.5 教學方式
以網頁為載體,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掌握語言點,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3.5.1 教具準備:教材配套的錄音,課件和動物玩具。
3.5.2 教學過程
3.5.2.1 (Warm-up/Revision)
(1) Lets act
Act like a cat/a monkey/a tiger/a panda...
3.5.2.2 (Presentation)
(1)教學“tall”
1) Guessing game
T:Guess what it is? It has a long neck.It has four long legs
T:Look,It is a giraffe. Wow! It is so tall.
2) Chant:Look at the giraffe. It is tall.學說tall”(伴動作)。
3) work in pairs(同桌間一人說,一人表演)
4)替換動物,續編chant:look at the xxx,It is tall.
(2)教學“short”
1)learn in the same way.
2)小組研討(把你學習的方法教給大家)
(3)自學thin,fat(教師幫助單詞發音)
小組展示學習單詞和chant的方法。
(4)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錄音,單詞跟讀。
(5) learn to say,看圖用本課重點句型說話。
(6) look and say 展示動物圖,運用本課句型描述。
3.5.2.3 (Practice)
(1)hide and seek
一名學生把動物玩具藏好,一名學生找,班里其他學生等他走近玩具就大聲說這個動物特征單詞,走遠就小聲。
(2)Lets do
1)播放Lets do 錄音,學生邊聽邊說邊做。
2)四人小組上臺表演
(3)游戲:悄悄話。
教師向每組的第一名學生發指令,如:Tall,tall,tall! The giraffe is tall. 依次向組里學生耳語這個指令至最后一個學生,這名學生到講臺根據指令做動作,誰快正確。
3.5.2.4 (Add-activities)
教師出示關鍵詞和范文給動物玩具做自我介紹。
3.5.2.5 Homework
(1)創編兒歌:look at... It/He/She is...。
3.5.2.6 小結: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
課后,我認為可以讓學生利用網頁收集人物,運用本節課的語言點,簡單描述人物的特征。This is xxx.She /He is xxx. 與真實的生活語境相結合,提升語言運用能力,豐富課堂內容,開拓視野,鞏固知識。
學生表現出從未有過的學習積極性及對知識的渴求??菰?、呆板的課煥發了新的活力,學習的效果顯而易見。
今后,教師要深度認識和改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能認真體會并把握以下幾點:
1)教學目標的設計能將教學任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適應所有學生的學習經驗和方法。
2)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差異,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經驗、興趣和認知能力。
3)教學實施要按照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優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