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光,黃文杰
廣東省東莞衛生學校,廣東東莞 523186
中職護理專業解剖學基礎一體化教學效果探索
杜新光,黃文杰
廣東省東莞衛生學校,廣東東莞 523186
目的 通過對中職護理班解剖學基礎課“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的效果研究,以優化專業學科課堂教學。 方法將 2015 級護理專業 5 個班作為實驗組,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施教;將 2014 級護理專業 9 個班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施教。 從教學組織、授課效果、學習興趣等方面對比分析兩種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結果 實驗組學生對解剖學基礎課程的課堂綜合效果反饋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易于被學生所接受,并能有效提高中職護理專業解剖學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值得在同類學科教學中推廣應用。
理實一體化教學;護理專業;解剖學基礎;中職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是以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為目標,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學方法。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理論教學中找到問題的答案。使教學 效果達到最優,實 現 學生綜合能力的 提升[1]。 解剖學基礎是醫學院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闡述正常人體的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等形態結構,以描述為主,直觀性強,概念繁多且抽象,缺乏相關性、邏輯性不強、毗鄰關系復雜,增加了記憶的難度且容易忘記[2]。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對解剖學基礎教學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現將該校護理學專業解剖學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效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該校 2015 級護理學專業 1~5 班 243 名學生作為 實驗組,全部為 女生,入學成 績 (444.92±2.49)分;2014 級護理學專業 1~9 個班 440 名學生作為對照組,全部為女生,入學成績(457.86±1.48)分。 對實驗組解剖學基礎課程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施教,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施教。兩組學生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施教方法
2014 級護理學專業解剖學基礎課程教學采用傳統教學法進行。 采用先理論教學后實踐教學的方式,理論教學采用大班集中授課的形式,教師作為主體,通過文字、圖片等對人體的肌肉、骨骼、臟器、血管、神經等組織器官的形態結構等內容進行描述實現教學目的,實驗課教學采用小班授課的形式,借助標本模型等將理論課中講過的內容進行重現。 2015 級護理學專業解剖學基礎課程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 在理論課教師、實驗課教師共同參與下編寫“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案,方案起草的宗旨為將人體解剖學基礎課程學習目標、相關知識,穿插到教學大綱內的實驗課以及臨床實踐過程中,將枯燥的概念定義結合臨床所需融入到實驗操作步驟以及案例分析過程中,將理論知識、動手操作、臨床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方案起草和修訂的過程中同時考慮到知識的更新,刪除臨床上已淘汰的知識以及經過臨床實踐證實為錯誤或不準確的表述,增加新近加以推廣應用于臨床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實現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與臨床實踐的無縫對接。教學過程中以學生作為主體。根據課程的內容選擇適宜的授課方式,如:小班化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等授課方式。
1.3 觀察項目
1.3.1 學 生 評 價 該 學 期課程結 束 后采 用 調 查問 卷 的形式對學生評價授課情況進行評估。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的形式。 調查問卷的題型為選擇題,針對解剖學基礎教學組織、授課效果、學習興趣等預制題目、計分方式和評分標準,從多個角度進行客觀的評價。 問卷填寫完成后立即收回,由專人進行評分并將得分情況錄入計算機Excel軟件。
1.3.2 授課效果 分別對兩組學生解剖學基礎授課期間出勤率、課后作業評分、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匯總分析。
1.4 統計方法
將獲得的研究數據錄入 SPSS 18.0 統計學軟件中,計量資料采用 t(或 U)檢 驗,計數資料采 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生評價結果比較
根據對該校 2014 級、2015 級護理班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以及對教學組織、授課效果、學習興趣方面的評分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解剖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評價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評價結果比較[(x±s),分]
2.2 兩組授課效果比較
2014 級 授課 期間 出勤 率(95.38%)低于 2015 級(99.27%),比較差 異 有統 計 學 意義(P<0.05),根 據 對 該 校2014 級、2015 級護理學專業解剖學基礎課程授課效果的比較,顯示實驗組學生在授課效果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授課效果比較[(x±s),分]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 并借鑒西方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結合自身現狀與特點,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具有一定特色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它彌補了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存在諸多 的不足[3]。 中職護理班解剖學 基 礎 課 開 展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具有必要性。①實驗課占 1/3,教-學-練得到統一。一體化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養成,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實驗課操作、標本的解剖、臨床實踐等,增加了實踐在全部課程中所占的比重,通過與標本、臨床實踐多接觸,克服學生的恐懼心理,為后續課程的 學 習 奠 定 基 礎[4];② 避 免 學 生 前 學 后 忘 , 提 高 學 習 效果。 一體化教學模式符合 “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的認知規律,通過實物標本近距離的接觸進而形象地認知和了解器官、結構,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有助于提高學生在認知、理解和記憶等方面的能力,克服了理論教 學 與實踐應用脫節 的 問題[5]。 ③激 發 學 生 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理論學習的場地由封閉的教室轉移至解剖實驗室、醫院病床或是手術室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發揮作用,結合嗅覺、觸覺的感知最終達到了多感官、多角度、全方位參與學習的目的,由老師主導課程的進展變成了學生自主參與、身臨其境的探討學習。 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枯燥地接受,而是積極主動地去索取,在加深理論知識理解和掌握的同時,增強了學 生的角色認知和 團 結協作的能力[6]。
中職護理班解剖學基礎課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具有可行性。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學校的認可和重視。 學校現有實訓基地、儀器設備、臨床病例、實驗室硬件能夠滿足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要求。該校長期以來始終堅持師資隊伍的建設,建立了一支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具備理實一體化的教材分析及組合的能力以及教學過程控制能力。為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奠定了人才基礎。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實施過程中面臨許多的問題,需要更多的學者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摸索,逐步去改進與完善。 該校在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發現現有的教材以及考核方式不足以滿足“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需要。針對此問題學校與課程組教師多次研討,組織教師編寫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相適應的教材,根據教學目標將課程分解為多個課題,每個課題中包含的專業技能和知識點進行精心的設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核評價體系,在對理論知識和實訓知識進行考核的同時,兼顧教學過程中綜合能力的考核,以準確客觀的評價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 易于被學生所接受,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促進作用,值得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加以推廣。
[1]席 耀 川.淺 談 中 專 解 剖 學 基 礎 教 學[J].衛 生 職 業 教 育,2015, 33(1):65-67.
[2]林 樂 迎, 歐陽 娟, 仝 宇,等. 解剖學 教 學 改革 面 臨 的 挑戰與對 策[J]. 考 試 周 刊,2015(67):16.
[3]王 卿.“教 學 做 一 體 化 ”教 學 在 人 體 解 剖 學 教 學 中 的 效 果分 析[J]. 衛 生 職 業 教 育,2016,34(14):37-38.
[4]蔣 鶇.關 于 人 體 解 剖 學 教 學 中 問 題 導 向 式 教 學 法 的 運 用分 析[J]. 速 讀 旬 刊,2016(7):256-258.
[5]王亞云,李輝,李金蓮, 等.解剖學實驗 5R 式教學法的應用[J]. 基 礎 醫 學 教 育,2012,14(12):968-972.
[6]張秀 娟, 李 莉, 王 鴻 翔. 運 動 解剖 學 理 論 與 實 驗 一 體 化教學 模 式 探 究[J]. 高 師 理 科 學 刊,2010,30(2):108-110.
R322
A
1672-5654(2017)02(a)-0082-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082
2016-11-05)
杜新光(1979.12-),男,河南周口人,本科,實驗師,研究方向:醫學教學,人體解剖,人體標本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