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賽男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進入自媒體時代。信息資源的海量性、信息傳播共享性、交流互動的虛擬性和信息傳遞的動態性,都對傳統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探討了正確運用自媒體進行傳統文化微傳播的策略探索傳統文化精髓傳承的新路徑。
關鍵詞:自媒體優秀傳統文化微傳播
中圖分類號:J805;G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2-0017-02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位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它匯集周圍的聲音,是所有人對信息進行傳播和分享的媒介。自媒體平臺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論壇BBC等網絡社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人們進入自媒體時代。在自媒體時代,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自四面八方,“主流媒體”的聲音日益削弱。人們不愿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判定對或錯,每一個人都在從獨立獲得的資訊中,憑借自身的認識水平,對事物作出判斷。自媒體有別于由專業媒體機構主導的信息傳播。它是由普通大眾主導的信息傳播活動,由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轉化為“點到點”的一種對等的傳播概念,與此同時,信息在傳播與分享中兼具公開性和私密性的有機統一。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大學生的信息環境變得愈加多元化和廣泛化。信息資源的海量性、信息傳播共享性、交流互動的虛擬性和信息傳遞的動態性,都為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帶來了新的問題。如何運用自媒體有效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經典,繼雅開新,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繁榮息息相關。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更加明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以民為本”“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道德觀、“天人”“道法自然”的生態觀和宇宙觀、“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諧精神。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需要。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路線圖”。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充分認識并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文化精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經過歷史的演繹和傳承,已經深入到整個中華民族同胞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當中。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條件。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非常豐富和系統的思想體系,它包含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等各種理論,歷經歷史的見證和檢驗。如今的優秀傳統文化。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和提升全社會公民道德水平,促進當代大學生德育教育,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二、自媒體時代傳統文化的微傳播策略
1.用正確心態實現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的對接和過渡
作為平民媒體,草根特點突出,自媒體是普泛化、個性化、共享性和交互性的傳播新媒體。優秀傳統文化在歷史發展和傳承中,經歷了由政府主導到民眾認同的過程。在傳播媒介相對單一的情況下。都需要借助于主流文化的引領。但在現今的社會,由于多元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傳播途徑的多樣化,歷史遺留的陳舊方法,無法實現或推動傳統媒體向現代媒體的轉變和轉型。十八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闡述,一直用的是“倡導”一詞。其實質就是提倡一種新型的傳承價值觀理念。它不是強制或強行灌輸,而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礎上進行的接納和運用。用批判和繼承的多元發展眼光審視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平等原則,激發我們民族文化的生命活力。
自媒體自誕生以來。就給全世界人民提供了一個平等交流、互通有無、資源共享的全新平臺。人們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思想,甚至包括自己的生活及狀態,這就使得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十分激烈,自媒體正在成為各種思想文化碰撞的平臺。用正確的心態對待傳統媒體向自媒體過渡,正確引導網絡媒體傳播正能量。形成積極向上的主流文化意識形態。是當下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與對接。實現有效過渡與銜接的可取途徑。
2.優秀傳統文化與自媒體相融合,引領主流文化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和諧、文明、民主、富強,倡導法治、公正、平等、自由,倡導友善、誠信、敬業、愛國,倡導全國人民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今時代的精確概括和全面體現,是全體中華民族同胞的主流價值觀。各級黨組織和新聞媒體要承擔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踐行任務,使其真正融入全體國民教育中,落實到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當中,使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經典,繼雅開新。用自媒體的全新技術,引領主流文化,人人傳播經典,人人踐行經典,人人發揚經典。
3.把控運用自媒體輿論宣傳的主旋律
自媒體作為新興的一種媒體傳播方式,立足于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關注焦點為人民群眾。現已成為大眾輿論的一個重要平臺。對社會輿論的影響非常大。甚至在某種程度或是某種非常時期,能引導輿論導向和事態發展。但自媒體作為一種“草根”媒體,其強烈的滲透性、相互性和共享性使其在傳播過程中,具有不易控制性。包括惡意文化的進入,不良文化的腐蝕和侵襲,非主流文化的擴展等。如果引導不當,利用自媒體傳播低俗文化或者圖片、視頻等,會成為一種常見現象。此種現象嚴重危害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道德,危害青少年的成長。由此可見,掌控自媒體的宣傳主旋律極其重要。應加強網絡宣傳和正確引導,使群眾在通過自媒體獲得各種信息的同時,自覺傳播積極向上,充滿愛心和社會公德,充滿正能量的信息。從而減少不良價值觀和不良行為的發生。
4.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自媒體素質和修養
對于自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有樂于接受自媒體這種新興媒體方式的正確心態。堅持認可和批判相結合的方式,倡導用好自媒體,更加有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目前,開展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流媒體依舊是移動互聯網,自媒體使用的比例雖然在逐年增加,但與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速度還是有很大差距。與教育對象之間也形成較大差距。將自媒體應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作為一種主流媒體工具,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高校思政工作者這個群體,應接受自媒體這個新興媒體傳播方式,克服在自媒體方面的落后理念和傳統思想,對自媒體技術應不斷學習和探索。積極嘗試使用并力爭做到嫻熟運用,將其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有效載體,強化傳播和工具意識,牢牢把握自媒體使用的主動權和引導權。應建設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加強輔導員自身的自媒體素質和傳統文化修養。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就是輔導員。作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參與者,其言傳身教,直接影響大學生思想道德的認知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有修養、有仁愛的輔導員,定是學生喜歡和仿效的對象。這就需要輔導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傳統文化素質和修養。對傳統文化有較深的理解和掌握,并能系統學習并不斷科學運用到工作中。牢牢把握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主動自覺地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使學生根植于傳統文化的土壤中,不斷吸取正能量。應樹立學習意識,堅持主動學習,積極運用。克服對新興媒體的偏見和弊端的擴大化現象,特別是年紀大的教師,更應接受新事物,不斷學習和運用自媒體,突破時空限制和制約,發揮虛擬的輔導功能。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由原來的“一對一”的模式,逐漸向“一對多”的模式轉變。運用自媒體,進行互動和交談,由此消除與被教育對象溝通的障礙和鴻溝,并在此交流互動中,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價值取向,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關注較多的文化內容,給予高度重視,并力爭做到積極傳播,保證信息資源內容的完整性和科學性,揚長避短,摒棄不良文化的侵襲和進入。在工作中,利用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使用啟發式、互動式、引導式等多種德育教育手段,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實現真正在自媒體時代,不斷創新傳播渠道和傳播方法。
5.運用自媒體,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正能量
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自媒體傳播。需要不斷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內涵和特色。自媒體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了重要影響,其普泛性、開放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對大學生的評判標準也產生了強烈的沖擊。自媒體信息傳播思潮的多元化,傳播信息的飛速化,傳播途徑的多樣化,傳播內容的海量化,都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產生了不良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指導,在工作中,運用自媒體平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正能量,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引領作用,堅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思想,是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