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成
摘要:展示設計作為綜合技術與藝術表達的栽體。在公共空間各個領域的發展中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展示設計是對空間的綜合利用,以參觀者的視覺為主導。設計出人性化的展示方案。本文介紹了展示設計的基本特征,分析展示設計在空間營造中的表達手法,并且與現代技術相互結合,分析展示設計的創新空間意境表達,根據實際的設計案例,進行設計方法的研究。
關鍵詞:展示設計空間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2-0062-02
展示設計所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設計對空間的應用能夠成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溝通的窗口。展示設計在活動要求下以生動直觀的形式,與參觀者進行思想溝通,以不同的空間利用形式為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因此,對于展示設計特征、空間營造手法的研究,對于促進展示設計應用,深化展示設計藝術性方面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
一、展示設計的基本特征
在空間中的展示設計主要包含了人、展示環境、時間、展示物件四個重要的條件元素。展示設計在實際設計環節中重點關注的是人在展示設計中的感受,注重以人為本的原則。從展示設計的整體上分析。展示設計同時也是一項時空藝術設計。展示設計與一般的藝術設計相比具有明顯的特征,如,綜合性、科學性、思想性、體驗參與性特征。
1.綜合性
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逐漸研發,展示設計能夠通過對聲、光、電、多媒體等新興技術為人們營造出特定的空間氛圍,該種空間設計形式能調動人的視覺、聽覺、觸覺感悟,實現二維、三維空間營造。在展示設計中所涉及的技術多種多樣,如視覺傳達技術、藝術審美、信息技術、環境心理學、營銷策劃等方面的知識。同時,在應用了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使得展示設計符合美學、環境學、力學等要求,因此說展示設計具有綜合性的特點。
2.科學性
展示設計目標明確。是在清晰掌握了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對設計材料進行科學的組織、管理、策劃,與市場調研結果相互結合,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展示方案。同時展示設計的科學性還體現在其設計產品環節中所應用的技術手段上,如利用當期最為流行的設計材料、數字信息技術等。展示設計在空間的規劃上,以工程學為基礎,參考機械學、建筑學等基礎理論,力求交互展品展示的有效性。
3.思想性
眾所周知世博會是最為典型的展示藝術。其展示設計不僅能夠體現出時代發展的方向,還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展示設計經過多年的演變與優化。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在形式上以及在思想表達上賦予了人們新的思想。
4.體驗參與性
近年來,伴隨著文化交互的頻繁,展示藝術在博物館、展覽會上的應用。能夠集中體現展品的藝術性。并且借助展示設計實現展品與參觀者之間的互動。在交互式的展示設計環節中。觀眾能夠借助展示操作方法接觸展品。使得展品可聽、可觸、可嘗。因此,展示設計具有較強的體驗參與性。
二、展示設計的空間營造與處理手法
展示設計在空間中的應用,重點在于采取何種方式實現空間的營造,空間意境的表達,既可以借助實景進行表達,也可以借助虛景進行表達。并且在空間的實際營造方面,需要注重空間展示設計之間的相互滲透等。
1.實景空間
展示設計在空間中的應用,實景空間的展示,主要是通過對某一畫面場景的展示模擬。將場景中的狀態完整地表達出來。如,在很多歷史性質的展館中,可見很多實景空間展示設計。該種設計既可以是當時歷史的一瞬,也可以是多個歷史瞬間的重疊。該種設計使得參觀者能夠從實景空間設計中感悟到故事情節,再加上相應的故事陳述,創造出一種時間穿梭意境。實景空間設計最大的優勢就在于真實,真實的畫面最為質樸但是也最具有代表性,強化人情味和個性化,使得參觀者能夠觸景生情,喚起人們心中美好的情感。錦州抗美援朝英雄紀念館中,其空間背景就是戰士奮勇殺敵的畫面,畫面栩栩如生,耐人尋味。雕塑背景以石雕為材料。一比一還原人物形象。使得前來參觀的游客不禁肅然起敬。
2.借景空間
借景空間中的展示設計則與實景空間設計不同。借景空間設計手法在建筑、園林景觀中的應用較多,由于借景的方法有很多,將其運用得當,能夠在空間的展示上取得較好的效果。借景的手法通過物體之間相互借映,擴大觀眾的心理空間。如通過投影后者是虛幻意境。從不同的反射角度塑造出比較有趣的空間。使人的思想意識中產生“小中見大,步移景異”的感受。該種手法比較奇妙,在交互式展示設計中應用廣泛。此外,開窗借景、開門借景、全透、掩映等手法,能夠將空間信息展示出來,并且達到了空間滲透的效果。
3.共享與滲透空間
展示設計空間營造手法中。共享與滲透空間營造方式比較特殊,該種空間營造手法在大型的空間中應用比較多。借助對空間的調和、開敞、圍閉等方式的矛盾處理,實現空間中的聲音和光照。大型空間比較寬敞,在進行展示設計的造型上比較豐富,如通過造型的疊加、色彩渲染等產生大空間的展示效果。并且借助富有層次性的設計,使得展示空間的隔離不斷,意境相連。同時經過共享與滲透的空間設計手法,使得空間借景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展示出“人看人,人看物”的心理訴求。
4.擬人空間
在展示設計中。當實物實景不能表達出空間的意境時。需要借助其他外在的物象進行空間含義表達。擬人的空間表達手法比較特殊,常見的擬人表達方式有:象征、隱喻、幽默、夸張等。如宇宙、生命體是空間環境中的參照系,金色代表著希望與美好、和平鴿和橄欖枝代表著和平。在空間設計中增加了這些設計后。其空間的營造將會更加生動。
三、展示設計在空間中的創意表達
展示設計在空間中的應用,實現其設計藝術含義的表達,關鍵在于創意手法,在展示設計應用中,應用感官的交錯、空間信息的傳達以及交互式的投影都能夠實現展示設計創意表達。
1.感官交錯
人對事物的了解并不是主要通過視覺來實現,還包含了聽覺、觸覺、嗅覺以及記憶等方式。一個失明的人,其聽覺器官就會異于常人,對于聲音比較敏感。失明人的聽覺代替了眼睛觀察事物,用耳朵去“看”。一個失去味覺的人,其在烹飪的時候,就會通過眼睛去觀察用料,也就是用眼睛去“品嘗”菜。這種基于感覺替代的方式,應用一種身體感官替代另一種身體感官去理解事物、了解情況,實際上也是想象力開拓的重要方式。借助該種感官交錯,應用到展示設計當中,能夠在原始的事物啟發、暗示、誘導下,實現對形象的想象。
在2012年的科技藝術互動展會中。出展方應用全息影像、數字媒體以及聲音恢復技術,對很多名畫進行感官交錯處理,使得這些名畫中的人物穿梭時空,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走出畫布。該種技術手段應用到展示設計中,使得二維圖畫轉換為三維圖畫。實現了另類的展示設計對空間的應用。該種技術在展會中的應用取得了較大轟動,加深了參觀者對于名畫歷史背景的了解。同時在該次展會設計中還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研究人員應用xRF掃描技術分析倫勃朗畫作《長胡子老人》時,驚奇地發現,在畫作的最底層還有一幅未完成的倫勃朗自畫像。而人眼是看不到該幅自畫像的,借用該種技術,發掘出了另一幅大畫作。
2.綜合感官體驗
展示設計在空間的應用需要充分地調動人的感官,如。既要包含視覺感官還需要包含聽覺感官。要想營造出良好的交互展示體驗,需要通過空間的合理性設計,使得參觀者盡可能地接近展示物件。通過環境的營造來實現展示設計與參觀者之間的良好互動。如,在一個服裝展覽會中,不僅需要陳列出五彩繽紛的服裝,還需要通過燈光、文字等介紹,襯托出服裝的優勢。交互式展示設計不僅能夠代表著社會形象的塑造,也是社會運轉的潤滑油。展示設計對于空間的營造。能夠借助變換的感官應用。提升展示的藝術性。
3.交互式投影
作為展示設計中的新技術,交互式投影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形象展示。交互式投影實際上是通過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以及投影現實技術,在特定的空間中,為用戶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關注用戶的感受。目前,vR設備在演唱會、真人游戲等領域中應用廣泛,該種設備就是一種交互式投影設備,能夠將虛擬與現實、奇幻與真實融合在一起,使得用戶的肢體動作能夠與空間進行互動。
四、展示設計在空間中的應用實踐
展示設計在空間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實現空間環境烘托。以旅順市東雞冠山“旅順風云展覽館”的展示設計為例進行分析。該展覽館的空間設計屬于一種交互式展示型博物館,在展示設計上需要秉持著靈活創意、經濟合理的原則,重點突出景觀中的特色。該展館共有四個核心主題,分別為:旅順沿革、旅順滄桑、凝固的記憶、日俄戰爭在旅順口。不同核心展出板塊結構設計不同,展示廳內部的組合需要各具特色,襯托出主題特色。展區空間的利用需要與立體展品結構相互結合,保障展示設計視覺上的合理性。
其中第一模塊旅順沿革板塊的展示設計運用歷史時間軸的方式,直觀地展示出該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將其內容展示在展廳兩側。并且在內容的展示上配有旅順口歷史、發展演變圖。在旅順風云的展示上,借助歷史人物畫像、整面墻膠片造型、空中翻書和靜態圖片展示等技術。將歷史重大事件的發展歷程逐一展現出來。使得前來參觀博物館的人能夠清楚地了解到旅順革命文化脈絡。并且在展廳的中央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旅順事件紀錄片。使得參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區文化。
綜上所述,展示設計具有明顯的特征,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思想性、體驗參與性特征。展示設計在空間中的應用。重點在于采取何種方式實現空間的營造,空間意境的表達,既可以借助實景進行表達,也可以借助虛景進行表達。并且在空間的實際營造方面,需要注重空間展示設計之間的相互滲透。展示設計在空間中的應用,實現其設計藝術含義的表達,關鍵在于創意手法,在展示設計應用中,應用感官的交錯、空間信息的傳達以及交互式的投影都能夠實現展示設計創意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