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志遠
摘要:近些年,高職院校開設的C語言課程教學逐漸走入人們視線中,但這一課程的教學和社會對計算機等相關專業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改革是勢在必行的。經過分析后發現,改革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符合社會發展趨勢。本文對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c語言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究,并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高職院校c語言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2-0159-02
在我國教育教學中。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專業型以及實踐型人才。滿足社會對此方面的人才需求,所以在社會對計算機人才需求不斷增加的基礎上。高職院校也提高了對此類型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因此高職院校開設了c語言課程教學。高職院校在開設這一課程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結合社會對此類型人才的具體要求。這樣就導致開設的教學課程和實際需求存在出入,培養出來的人才不符合崗位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對c語言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是勢在必行的。
一、對當前高職院校c語言課程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學生此方面的基礎較為薄弱,缺乏學習動力
高職院校和重點高校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技能型、專業型人才,而重點高校則致力于培養綜合型人才,所以兩者在教學目標上的差異就使得很多學生在選擇學校就讀的時候將目光放在重點高校上。這樣就形成了來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其考試成績普遍較低。也就是說。學習好的學生很少有來高職院校就讀的。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學習能力差,各方面的基礎較為薄弱。而C語言課程教學則剛好需要應用到數學和英語知識。所以學生這兩方面較為薄弱的基礎就使得這一課程教學的開展變得十分困難,而且這一課程教學對學生邏輯思維的要求也比較高。但學生普遍缺乏此方面的能力,導致學生在學習c語言知識過程中困難重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都產生了放棄的想法,在學習過程中不積極努力。缺乏學習動力。從而導致高職院校開設的C語言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學生缺乏此方面知識的學習興趣
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對c語言知識學習缺乏興趣,這樣就使得此教學工作的開展無法取得較為理想的成效。很多高職學生在進入學校以前已經接觸過計算機。并且還具備簡單的操作能力。所以這些學生在學習較為枯燥。并且比較繁瑣的c語言知識的時候,就會產生不耐煩的情緒,認為自己已經能夠進行計算機操作,不需要學習這些知識.在這樣的心理觀念的引導下。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知識自然不重視,不感興趣。另外,高職院校c語言課程教學教師在講解知識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實踐內容的講解,這樣就導致學生對c語言知識學習逐漸地失去興趣。在沒有興趣的前提下學習,其學習效果自然不夠理想。
(三)教學內容不夠合理
教師在進行c語言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依據教材內容來進行教學。而這一專業教材中出現最多的內容就是語法介紹。實際的例題比較少。所以教師在按照教材進行專業知識講解過程中,對語法知識的講解過于深入,對實際案例的講解比較少。這樣的教學就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減弱。而且過于深入的語法學習對學生來說也比較困難,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出現了不可逾越的“障礙”,學生的c語言知識學習不到位。
二、對高職院校c語言課程教學改革目標進行分析
(一)讓學生掌握學習計算機語言的基本方法
計算機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其作用日益突顯。伴隨著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計算機語言的特色也更加的明顯。c語言僅僅是計算機眾多語言中的一部分。對此語言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對計算機語言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往的c語言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的是語法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對學生語言學習方法的傳授。這樣的教學就使得學生僅僅掌握了這一門語言。面對這樣的情況,高職院校提出了c語言課程教學改革。最主要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學習計算機語言的基本方法。當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之后,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也能夠自主學習其他計算機語言。所以說,讓學生掌握語言學習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
(二)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編程習慣
在計算機編程過程中,編程習慣是否良好對編程最終的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在對c語言課程教學進行改革過程中。將培養學生良好的編程習慣作為了改革的目標之一,對教師編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編寫的程序必須是規范化的,標準化的。通過對教師編程的嚴格要求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使學生能夠以教師為榜樣,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進而提高自身的編程能力。
三、高職院校以學生為中心進行c語言課程教學改革的途徑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職院校想要有效地落實c語言課程教學改革,就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實際開展C語言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在課堂教學之前引入一個簡短的程序。通過此程序的講解讓學生知道c語言知識并非十分復雜。程序編寫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當打消了學生的畏難情緒后,學生學習c語言知識就會充滿動力。學習的信心也會得到提高。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規劃,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這樣教師所開展的c語言課程教學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興趣參與到實際的學習中,進而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
(二)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規劃
在c語言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是否合理對教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鑒于教學內容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規劃。只有這樣教學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一。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規劃的過程中。必須打破原有教學內容體系的束縛,教師必須將教學內容進行層次劃分,同時將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進行分解貫穿,將和教學任務有關的知識點都穿插到一起,這樣教師開展的語法教學才能是直觀形象的,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
第二,應該圍繞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處理。在c語言教學中,很多知識之間都是存在密切聯系的。這些聯系使得知識點變得十分復雜。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難度,所以在教學改革之后,教師必須對知識點進行分類處理,將編程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知識點提取出來,在課堂上進行重點講解。對與之有密切關聯,但是實際應用比較少的知識點。教師則應該通過注解的形式講解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很容易抓住重點。不會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
若要將教學更好地落到實處。就必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只有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在當前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此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因此,此種教學模式深受學生歡迎。比如,當教師想要在課堂上講解遞歸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將漢諾塔的動態變化過程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以此來促使學生掌握程序的執行過程,進一步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所謂的任務驅動法,就是指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然后以具體的任務為驅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來完成任務。在使用這一教學法進行教學過程中,教材中的理論性知識可以經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變“活”。學生在自己操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僅對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其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這對于學生更好地學習c語言課程知識來說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應多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實踐掌握更多的語法等相關理論知識。進而增加自己的理論知識儲備。為其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為了將c語言課程教學改革工作落實到位,相關人員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改革策略,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因此。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c語言課程教學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該對c語言課程教學教師團隊進行重新構建。提高整體教師團隊的素質。以此來促使高職院校c語言課程教學教師能夠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只有這樣,教師開展的教學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學生才能在教學中學習到更多的專業化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進而成為一名社會所需要的專業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