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民
爸爸,您現在到底在哪里打拼?我好想您……
打我記事起,您就開始早出晚歸了。當我在晨曦中睜開惺忪的睡眼時,您已早早離去;當您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里,我已在夢中游戲。對我來說,您就像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在我心里留下了不淺的印記。
您的工作越來越忙,不能常回家里。媽媽偶爾問我:“您想爸爸嗎?”“不想……”每次,我都這么回答。但那時的我就算不知道世上有“思念”這個詞語,又怎會不覺得缺少了一份溫暖在心里?
記得每逢周末,您便趕回家來與我們團聚。每到這時,我便嚷嚷著要去公園,您自然不顧疲憊欣然同意。我自由自在地瘋玩,還必須得拉上高大如山的您;我累了倦了困了,也一定要在您堅實的臂彎中小憩。當您不得不奔赴他鄉時,我卻只顧因無人陪我玩而嘆息賭氣。回想起來,我那時真的是太不懂事了,竟忘了您回家是想求得身心俱疲后短暫的歇息。
記得有一次我放了寒假,媽媽帶我去您所在的城市與您團聚。百忙之余,您帶我到處游玩,無條件地滿足我的每一個要求,甚至陪我去海邊,去爬山,去遠足。我回到家后,悵然若失:我日益長大,卻不知為何仍舊特別依戀您?可我似乎從未向您說起。
每當我打算說“爸爸,我想您”這句話時,卻總會在喉中堵塞,最終咽回肚里去。是因為羞澀?還是因為好強?總之,我從未向您說起過我想您。甚至,當您替我洗碗,我無語感激;當您為我端水,我毫無謝意;當您一如既往地為我蓋緊被衾,我也不再露出黠笑;當您主動提出帶我去玩,我也因學業置之不理;當您一反常態地贊美我的琴藝,我卻不以為意……我,怎能違心地拒絕著,來自您的點滴愛意?
請原諒我這些過錯吧!我親愛的爸爸,您為我失去的韶華已不可計,您為我而生的白發已不可計,您為我殫費的精力已不可計……我只能在心中不斷默念“我想您”,來彌補我曾經對您的無理。
請接受我真情的告白!親愛的爸爸,無論您在哪里,我都要說,我真的真的很想您!
點評
1.使用第二人稱,親切自然,仿佛在與父親進行面對面的交談。2.大段的排比句式,便于情感的宣泄及表達。3.本文運用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剛開始寫“我”討厭爸爸、怨恨爸爸,但在懂得爸爸的艱辛和不易后,表達了“我”對爸爸的思念之情,將留守兒童的心聲展露無遺。
(蘇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