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嘉,王冬梅
(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醫院a.婦產科; b.檢驗科,廣東 佛山 528329)
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楊媛嘉a,王冬梅b
(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醫院a.婦產科; b.檢驗科,廣東 佛山 528329)
目的 探討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擇8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觀察組)和80例正常健康妊娠孕婦(對照組)。對2組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2組妊娠結局(妊娠期高血壓、流產、早產、胎膜早破、產后出血)、新生兒結局[低體質量、窒息、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減)]的發生率及血清T3、T4、β2-m水平的變化。結果 觀察組妊娠高血壓、流產、早產、胎膜早破、產后出血發生率,新生兒的低體質量、窒息、甲亢、甲減發生率及血清T3、T4、β2-m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結論 妊娠合并甲亢可對母嬰會產生不良影響,臨床應重視孕婦甲狀腺功能的監測,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妊娠;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妊娠結局; 新生兒; 甲狀腺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原因復雜,按病因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高功能腺瘤,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原發性甲亢,生育年齡婦女是高發人群,可導致月經紊亂,受孕率下降甚至不孕[1]。有研究[2]表明,妊娠合并甲亢是引起孕婦及胎兒死亡的常見原因。因此,針對妊娠合并甲亢的治療,臨床醫師必須高度重視。本研究旨在探討妊娠合并甲亢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醫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觀察組)80例,年齡22~37(25.1±2.2)歲,甲亢病程1~5(3.2±0.8)年,孕周36~41(37.9±1.2)周,孕次1~4(2.3±0.3)次,產次0~2(0.80±0.02)次;原有甲亢病史37例,懷孕期間診斷為甲亢43例;初產婦59例,經產婦21例;均為單胎頭位,無其他慢性疾病史;甲亢分度按《現代婦產科治療學》[3]中相關標準:輕度甲亢41例,中度甲亢28例,重度甲亢11例。選擇同期在本院待產的正常健康妊娠孕婦(對照組)80例,年齡24~40(27.5±1.9)歲,孕周36~40(37.1±0.8)周,孕次1~4(2.5±0.6)次,產次0~2(0.90±0.03);初產婦57例,經產婦23例;均為單胎頭位。2組年齡、孕周、孕次及產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2組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2組妊娠結局(妊娠期高血壓、流產、早產、胎膜早破、產后出血)、新生兒結局[低體質量、窒息、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減)]的發生率及血清T3、T4、β2-m水平的變化。
1.3 統計學方法
觀察組妊娠高血壓、流產、早產、胎膜早破、產后出血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見表1。
觀察組血清T3、T4、β2-m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觀察組新生兒的低體質量、窒息、甲亢、甲減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見表3。

表1 2組妊娠結局的比較


組別nT3c/(nmol·L-1)T4c/(nmol·L-1)β2-mρ/(mg·L-1)觀察組805.9±1.5288.6±33.83.8±0.5對照組801.3±0.690.2±25.80.8±0.2t2.137-0.1712.117P<0.05<0.05<0.05

表3 2組新生兒結局的比較
妊娠期母體循環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變化均會導致孕婦在圍產期合并循環系統疾病,肝、腎功能損傷,糖耐量異常、甲狀腺功能異常及血小板減少等諸多內科疾病[4-6]。其中妊娠合并甲亢是妊娠期較為常見病之一,在育齡期婦女中的發生率較高,且有逐年升高趨勢[7]。妊娠前已經確診的甲亢和妊娠期間確診的甲亢都屬于妊娠合并甲亢范疇,均為高危妊娠,以Graves病最為常見,其他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還有彌漫性毒性結節、亞急性甲狀腺炎和橋本甲狀腺炎[8]。
血清T3、T4和β2-m水平是檢測藥物治療有效性的常用指標,有助于為療效評價和預后判斷提供參考。T3、T4水平升高是因甲亢患者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功能紊亂所致,患者甲狀腺細胞的結構遭到破壞,對垂體產生負反饋,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影響機體能量代謝中三羧酸循環的氧化磷酸化,使能量無法以ATP形式諸存而耗盡,影響了胎盤能量的供應,增加早產的風險。另外,甲狀腺激素過多分泌會增加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導致血管痙攣,宮縮增強,易發生高血壓疾病,同樣增加了流產、早產、死胎的風險[7,9]。β2-m是低分子量蛋白,β2-m在所有核細胞膜上廣泛存在,是構成細胞膜上HLA-ABC的輕鏈,淋巴細胞含量最高。甲亢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亂,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甲狀腺,導致淋巴細胞及其活性增高,使β2-m水平升高。因此,血清β2-m的水平與自身免疫功能趨向正常密切相關,血清β2-m檢測可作為臨床甲狀腺藥物治療療效評價和免疫緩解的一項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T3、T4和β2-m水平及妊娠高血壓、流產、早產、胎膜早破、產后出血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其與文獻[4,10-11]報道的結果一致。高艷[12]報道,將58例妊娠合并甲亢癥孕婦分為藥物控制組和未控制組,并將同期孕檢的正常孕期產婦設為正常對照組,結果發現,控制組血清β2-m、T3、T4水平均低于未控制組,而未控制組血清β2-m、T3、T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未控制組早產、引產、流產、甲亢、妊娠期高血壓發生率均明顯高于未控制組和對照組,這說明妊娠合并甲亢會增加高血壓、流產、早產、胎膜早破的風險。因此,必須在妊娠早期監測甲狀腺功能,尤其是對T3、T4、β2-m水平的監測,及時發現病情,降低高危風險。
有研究[13]表明,母體、胎盤等因素對胎兒造成的影響要遠大于遺傳因素的影響。因此,母體甲狀腺激素水平的高低與抗甲狀腺抗體與胎兒密切相關。胎兒是否發生甲狀腺疾病是由母體通過胎盤給予胎兒的TSH受體抗體決定的[14],母體血中TSH受體抗體能夠幫助新生兒甲亢的診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兒的低體質量、窒息、甲亢、甲減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或P<0.01),提示妊娠合并甲亢易導致新生兒低體質量、窒息、甲亢、甲減,新生兒健康狀態可能與母體甲亢的嚴重程度有關。
[1] 何偉平,陶玉玲,沈云峰,等.南昌地區妊娠期甲狀腺疾病患病率的調查[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5(1):74-76.
[2] 蒲慧然,車秀英,陳燕,等.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對妊娠結局及新生兒的影響[J].臨床薈萃,2013,28(12):1388-1390.
[3] 史常旭,辛曉燕.現代婦產科治療學[J].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506-513.
[4] 張惠萍.抗甲狀腺藥物對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J].內科,2016,11(3):407-409.
[5] 陳蓉,袁凱鋒.妊娠并發血小板減少癥的病因及研究進展[J].現代臨床醫學,2014,40(2):83-85.
[6] 徐福萍.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19例臨床治療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6,23(5):524-525.
[7] 李守霞,要跟東,馮海芹,等.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5):557-559.
[8] 李彩鳳.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分娩的護理[J/CD].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2):176-177.
[9] 何偉平,張美英.亞臨床甲狀腺機能減退癥與妊娠[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4(2):93-96.
[10] 朱燕飛,施美華,呂美丹,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異常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浙江實用醫學,2015,20(5):323-324,331.
[11] 束曉明,周曉燕,呂述彥.妊娠合并甲亢的妊娠結局分析[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6,22(2):73-75.
[12] 高艷.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對妊娠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0):107-108.
[13] 楊靜芬.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對妊娠結局及新生兒的影響分析[J/CD].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續型電子期刊,2015,15(12):21,25.
[14] 黃堅,楊李梅,林平,等.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心電圖的臨床價值[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3,34(2):158-159.
(責任編輯:胡煒華)
2016-08-16
R714; R581
A
1009-8194(2017)01-0050-02
10.13764/j.cnki.lcsy.2017.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