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第二高級中學(741300) 侯立榮 ●
關于高中物理生成性動態課堂的構建探索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第二高級中學(741300) 侯立榮 ●
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當中,需要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主體,尤其是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物理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物理科學思維及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從動態課堂性質分析,探索構建高中物理生成性動態課堂的步驟與方式.
高中物理;生成性;動態課堂;構建
生成性動態課堂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意見交換、思維碰撞及合作探討產生共鳴,生成的共鳴是超出教師教學活動方案設計和預想的新群體、新方式及新教學環境.這種生產物會隨著學生學習基礎、教師創設教學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教師針對這些新問題、新情況采取不同方式處理,最終呈現出不同的生成價值.
1.建立師生平等互動關系
在構建生成性動態物理課堂前,教師需要促進師生“友誼”,拉近與學生之間關系,消除教學當中對學生造成的緊張、壓迫感.營造一個相對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自由“生成”問題、發表意見、展開探討和評價有著決定性作用.要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首先要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這個關系建立需要教師以寬容態度對待學生,不管是成績好還是成績差的學生,教師都需要平等、寬容對待.在教學當中,如果遇到問題(與學生相關)需要與學生多多商量、探討.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課教學當中,一個學生在回答“運動速度快慢精確描述的涵義”時,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解釋“我們運用公式計算出的運動速度并非此人實際速度,所以解決問題方案不一定是實際運動情況,而實際運動方案才是精確速度方案.”此解釋邏輯性不強,闡述不明確,教師難以理解其意.神色有所變化后,此學生立馬表達出不是自己想說的而是教師想要的答案.在這樣的課堂當中學生不能想自己所想、不敢做更無法表達出自己在學習中所遇問題.所以要想課堂生成性動態,就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互動的關系,教師多多寬容學生,要以良友、學習伙伴的態度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出現錯誤時多多鼓勵其深入探討,引導、糾正錯誤的思考方向,營造出寬松、民主的氛圍,這樣才能形成動態課堂.
2.以鼓勵、欣賞為主的教學方式
在新課改實施以來,多數學校對各學科進行教學改革,同時也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果殼學院在2014年對全國14所中學的調查中發現,有42%的高中物理實踐教學仍然以靜態預設方式為主,致使物理課堂角學無法避免地走向程序化和模式化,缺乏生機和活力.學生在此教學模式下缺乏對前人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造成課堂教學沉悶,教學質量低下狀況.所以教學必須要為物理教學構建生成性動態課堂,以鼓勵、欣賞為主,不斷地提高物理課程的教學水平.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構建生成性動態課堂還需要教師善于發現并欣賞學生優點,評價學生能力不能僅從學習成績考察,還需要從動手操作能力、統籌策劃、組織及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上評價.發現學生優勢后才能因材施教,活躍課堂氛圍.在教學當中,教師讓學生身上閃光點盡量放大,充分挖掘出學生優點,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增長知識、獲取物理能力,創造出靈氣四溢的動態課堂.
在構建高中物理成性動態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考慮以下問題:首先是學生是否會在課堂中學習到新知識和必備物理技能;其次是通過預習,學生能否了解課文中有關內容;然后是本堂課程教學重點、難點,教師是否需要從旁引導點撥;最后是課堂中哪些內容會引發學生興趣和思維,成為課堂興奮點.
1.抓住教育契機,促使探討資源在動態中生成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需要合理處理預設與生成關系,強調生成動態性,抓住生成有效調控為主.首先是合理處理預設與生成關系,在構建動態課堂時,教師需要提前對需要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備課處理,提高自身教學素養、拓寬知識面,豐富課堂教學知識背景,然后充分研究學生學習狀況.在《自由落體運動》教學中,筆者針對自由落體最早研究學者和相關案例,并在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尋找相關“慕課”,選擇優秀在線教學方式和國外最新研究成果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生成動態性并不意味著需要執行教案或完全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可以將教學視野擴展到更多資料上,然后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對每個教學活動或環節參與情況、傾聽學生學習中的問題,發現學生并與學生積極互動.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拘泥于課前預設,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對設計作出有把握的調整和變更.
2.抓住教學意外資源,激發課堂教學生命力
所謂意外資源就是在動態課堂教學當中遇到預設中未曾出現的情況.在教學中需要按照學生實際情況善于調控、巧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學生在學習和探討中獲得與課本無關的靈感和問題.此時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解決方式可以巧妙引導轉換學生思考方向.比如在自由落體運動教學中,一個學生問教師“龜兔賽跑中,如果兔子不休息,將兔子奔跑距離增加到兩倍,那么最終誰會獲勝”.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做相關實驗,因為課堂中實驗只能就地取材,所以教師引導學生采用體積不同橡皮擦從不同高度落下,查看其速度.體積較大為兔子,其高度是兩個課桌.而體積較小是烏龜,落下高度為一個課桌.因為奔跑速度和物體體積及阻力相同,所以兩者可以轉換,同時也引入課堂學習,活躍課堂氣氛.
由此可知,在高中物理生動性動態課堂構建當中,教師需要建立良好師生互動關系,采用平等態度進行教學,并善于抓住教學中各種機會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1]龍秀梅.關于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教學的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05:68-69.
[2]吳俊林,牛曉婷.物理課堂教學中預設和生成的關系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8:139-142.
[3]李國林.平衡課堂兩翼 打造高效課堂--談預設與生成型數學課堂的構建[J].科技視界,2015,06:44-47.
G632
B
1008-0333(2017)03-0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