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送橋高級中學(225600) 吳 楓 ●
高中化學學生興趣的培養漫談
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送橋高級中學(225600) 吳 楓 ●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缺少學習興趣,學生參與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最終影響化學教學效率,影響學生的能力形成.所以,想要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際應用能力,關鍵就在于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不斷豐富化學教學方法,重視實驗教學,使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產生興趣,愿意積極主動參與到化學學習中,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高中化學;興趣;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是一種對于知識積極地認知傾向,也是一種積極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學作為高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習化學知識尤為重要.但是由于化學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對于學生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許多學生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從而影響了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化學教學.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同時對于增強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化學實驗,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感性材料,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所以,這就需要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合理開展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的時候,如果教師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那么就會使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通過開展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增強對于化學知識的認識,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保證了教學效率.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有一些知識難以用語言和文字講述清楚,但是通過多媒體,就可以大大提高其形象性,使學生更好的具體化認識.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教學質量和水平,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的方式.這樣可以使學生對于化學知識有更好的形象思維認識,有效保證了教學質量和水平.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和能量》的時候,利用多媒體可以把反應的速率和限度等很好地表示出來,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化學知識,從而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基于生活的自然學科,所以在學習化學知識的時候,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學習的效率.這就需要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情況,誘發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常識,從而增強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化學教學效率.例如可以問學生為什么衣服上有油漬的時候用汽油更容易洗掉?為什么液化氣罐快用完的時候,爐中的火會發紅并且有黑煙?通過這些生活化化學問題的提出,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時候結合相應的生活經驗,保證學習的興趣,保證學習的有效性.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想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實現素質教育,關鍵還在于能夠通過有效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更好的鍛煉.例如,在學習《物質的提純和分離》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實驗競賽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來進行競賽,評選出實驗活動表現最優異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參與的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這樣學生在積極參與其中的同時,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熟練,學生的綜合能力會迅速提升.
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原理和一些計算都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師應該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例如,針對一些好勝心比較強,喜歡較真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競賽教學法開展教學;針對一些喜歡提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問題探究式教學;針對一些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創設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自己最喜歡的模式下學習化學知識,在興趣的帶動下,有效保證教學質量和水平.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不斷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率,使學生可以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加強對于化學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學生一旦對于化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就會慢慢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在實際教學的各個環節優化興趣激發的手段,讓學生能夠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的氛圍,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能夠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到化學教學中,不斷提高化學實際應用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理解能力.
[1]楊愛紅.高中化學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改革與開放,2011,04:169.
[2]趙海玉.談普通高中化學興趣小組活動的內容[J].教育教學論壇,2011,09:256.
[3]任素芳.淺談高中化學興趣點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111-112.
G632
B
1008-0333(2017)03-0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