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童
(北京有巢智庫商業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 海淀 100190)
互聯網新環境下市場營銷策略變革探析
□丁兆童
(北京有巢智庫商業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 海淀 10019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各個領域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尤其在進入互聯網時代后,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發展理念均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其也對傳統市場營銷體系帶來了沖擊。在企業發展中,市場營銷的地位越來越重,若其無法適應互聯網新環境帶來的影響,勢必會對企業發展造成阻礙。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何為市場營銷、傳統市場營銷中存在的問題、互聯網新環境下的市場營銷策略變革,以及新時期市場營銷策略發展的新方向。
互聯網新環境;市場營銷策略;變革
如今互聯網技術越來越成熟,并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普及與應用,并逐漸形成了互聯網新環境,在該環境下,企業的發展往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若不能夠很好的應對新環境帶來的變化,則會導致企業發展漸漸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最終被市場淘汰、被社會淘汰。在此種情況下,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市場營銷策略的重要性,并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變革,將互聯網的優勢與市場營銷結合在一起才是目前最佳的方式之一,但很顯然我國目前還未能夠實現這一目標。
所謂市場營銷,其主要是指通過對當前的目標市場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對具有潛力的目標群體進行挖掘,并依據目標群體的特點與需求對企業現有的各種市場經營策略以及管理策略進行改革與調整。目的在于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多客源,通過市場營銷來為企業營造更多經濟收益,事實上,強化市場營銷也是提升企業在業內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如今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均隨著時代的變革而出現了不同的變化,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更使得此方面競爭變得日益激烈,對市場營銷策略進行變革已經是勢在必行[1]。
根據對傳統市場營銷方面的研究可以發現,雖然其曾為促進企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在當代社會中已經漸漸無法發揮出作用,而這主要是因為:一,以往的營銷觀念與互聯網時代不符;二,很多企業均缺乏高端人才,使得營銷效果優劣不一;三,以往在制定營銷策略的過程中未能夠做好市場調查工作,以至于營銷策略的確立顯得不夠合理,難以引起人們的共鳴;四,市場營銷工作的開展應與相關的管理制度相結合,然而部分企業領導未能夠意識到這一點,而是將所有精力均放在如何提升眼前利益方面[2]。
3.1.1 產品的定位策略。如今人們的審美觀念有了新的轉變,產品的生產、營銷模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如大批量生產現象已經越來越少,更多的是利用互聯網信息來促進銷售額度的增長。每個消費者對產品均有著不同的需求,側重點也大有不同,如有些消費者更注重價格,而有些注重質量,在品味方面也大相徑庭,為了可以充分滿足多數消費者的要求,企業需要對自身產品進行重新定位,并確定定位范圍,使其可以在不斷提升質量的同時具有一定的個性,這也是實現個性化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
3.1.2 產品的感官定位策略。傳統營銷中,往往是由營銷人員與消費者進行面對面交流,消費者可以通過自己的視覺感官來確定是否要購買該產品,但隨著產品種類的提升,市場營銷手段的多樣化,均使得消費者在進行選擇時出現了較為迷茫的狀態。而互聯網環境中,消費者將不再僅僅局限于視覺感受,而是可以獲得更多與產品相關的信息,且便于將其與其他產品進行對比,研究表明,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商家企業對產品精簡信息的獨特之處的感官刺激[3]。
3.1.3 產品的價格策略。不難發現,在所有影響營銷效果的因素中,產品價格一直占據著重要的比例,因此在進行變革時,應針對價格策略方面展開研究,使其可以在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同時又可以減少消費者的顧慮。企業嚴禁在此方面出現惡意攀比的情況,若一味跟風,不僅會打亂市場,也會對自身發展造成不必要的影響,甚至出現虧空現象。
互聯網環境與知識經濟有著一定的關系,在此種復雜的發展環境下,企業營銷應盡量摒棄以往的做法,注重對知識產品、服務質量的優化,且要意識到產品線寬度和深度的特殊性,使其與產品市場壽命緊密聯系在一起。另外,在該模式下,品牌策略、包裝策略均已經越來越能夠引起企業重視,做好此方面工作不僅可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也可以使產品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可以促使全新消費手段的產生[4]。
今后企業應分析滿足需求的產品功能的各項成本,并對滿足消費者需求所需成本進行研究,只有將此兩個方面的關系處理停當,才不會出現成本漲落不一的情況。除此之外,在價格制定方面,不僅要考慮到產品自身的價值,也要對銷售渠道進行研究與分析,若銷售渠道自身即會占去一定的成本比例,那么則應對產品的價格進行適當的上調,但若其對成本并無過多影響,則可以忽略此方面。
以往的營銷主要是采取企業推銷的形式,而快捷購買則是將選擇權、主動權交到了消費者手里。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將自身產品的優勢展現在大眾面前,并進行適當的購買指導,使消費者能夠在購買引導下選擇最心儀的產品進行購買,這也是互聯網環境帶來的新契機,事實上其也是基于網上營銷、電子商務基礎上的一種購買活動,然而此種方式的唯一缺點是消費者無法親身感受到產品,也無法在第一時間內收到自己的物品,且在運輸過程中也容易因管理不善而出現“運丟”的問題,此種情況不僅會影響到商家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也會影響到消費者對產品的正常使用,因此今后此方面還應加強[5]。
如今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了主要的趨勢,而這與互聯網時代恰恰十分符合,在該環境下,企業市場營銷已經不會再受到地理環境、時間以及企業營銷范圍的限制,但若要充分拓展營銷領域,則要建立起信息化、現代化的市場運營模式。電子商務是此方面的重中之重,其不僅可以快速完成信息收集工作,也可以對整個營銷過程實現全程管控,便于及時調整營銷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若要采取此種運營模式,則應根據其特點來完善相應的營銷體制,尤其是管理制度,只有做到良性管理,才可以充分激發營銷人員的工作熱情,并避免發生企業內惡性競爭的情況[6]。
所謂消費者角度,其指的是消費者對產品注重的側重點,只有明確消費者對該產品的諸多性能更偏重哪一點,才可以更好的為消費者進行介紹,也才可以提升營銷數量。相關研究表明,當消費者在進行產品選購時,其往往會將資金、質量以及時間因素進行衡量,若資金條件滿足,且產品質量較佳,其通常會立刻進行消費,但若是存在一定的空間環境危機因素,或是因資金不足、產品質量問題等情況出現時,消費者即不會立刻對產品進行購買,而是采取觀望的態度。由此可見,在今后的營銷中應根據產品的實際價值、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來進行價格定位,且要保證質量與價格成正比,使消費者可以安心采購,而這也是提升企業信譽的一種方式[7]。
人才是促進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無論是哪個行業,也無論在什么時代背景下,人才始終是不可替代的。若要提升營銷質量,則應使相關企業擁有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并對互聯網有較深的了解,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實現營銷效益的提升,然而目前來看我國很多營銷人員并不完全具備此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素養。今后企業應做好人才培訓工作,以互聯網營銷為藍本,加強營銷人員對新理念的理解,并通過一系列的營銷活動來逐漸提升其營銷技能。除最基本的培訓外,企業也可以適當提升人員準入標準,從源頭杜絕劣質人員進入企業,同時加大對新鮮血液的注入力度,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其往往擁有較高的工作熱情,對互聯網也有一定的了解,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
以目前的情勢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市場營銷策略發展方向主要有兩個:一,營銷觀念。企業今后應注重理念創新,充分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能夠合理選擇合作伙伴,并且可以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進行結合,以此來為理性決策提供更多可靠依據。另外,營銷的主要對象是顧客,需要對顧客進行全新定位,并圍繞不同群體的顧客展開研究,以便于能夠找到營銷突破點;二,營銷管理。將硬性管理逐漸轉化為軟性管理,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與氛圍,另外,以往的營銷管理過于注重內部管理,卻忽略了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今后應做到內外聯合,尤其是很多大型企業、外貿企業,其應時刻關注國際市場的動向,并積極吸取國外發達國家的優秀經驗[8]。
研究關于互聯網新環境下市場營銷策略變革方面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僅關系到市場營銷的發展與完善,也與每個企業的自身發展息息相關,甚至會影響到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情況。如今已經進入了全新的時代,傳統市場營銷理念、體系以及模式等方面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對此方面進行變革則顯得尤為重要。若要使此方面實現最大程度的完善,則應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并確定未來發展方向,同時以此為核心來對營銷策略進行創新。
[1]侯賢瓊.國際視域下國產手機發展前景及其市場營銷策略探析[J].知識經濟,2012,23:144-145.
[2]竇宇.商業銀行零售業務市場營銷策略探析——以招商銀行零售業務營銷為例[J].時代金融,2013,03:247.
[3]卞志剛.煙草產品不同需求狀況下營銷策略探析——基于市場營銷管理的本質[J].商場現代化,2013,15:91-92.
[4]易世志.大學生運用市場營銷理論進行就業營銷的策略探析[J].江蘇商論,2010,04:76-78.
[5]張鳳義.樹立營銷新理念 實施營銷新策略——探析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營銷的現狀及營銷策略[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05:155-156.
[6]李玉鳳,孫鳳.中國聯通拓展學生市場的營銷策略探析——以海南大學市場為例[J].中國市場,2011,13:54-57.
[7]羅建幸.文化演出市場的體驗式營銷策略探析——以音樂劇《媽媽咪呀》為例[J].科學經濟社會,2011,04:160-162+166.
[8]沈馀利,彭分文.婁底市青年女性旅游消費行為與市場營銷策略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5,04:114-119.
1004-7026(2017)14-0022-02
F27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