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文 李 洲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陜西 咸陽 712046)
經管類大學生創業現狀調查
——以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為例
□劉志文 李 洲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陜西 咸陽 712046)
知識經濟時代要求大學生能夠實現自身的經濟價值及社會價值,大學生創業應運而生。然而,高等教育的普及帶來大學生數量急速增長,大學生面臨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因此,通過對大學生的創業能力進行相應研究,提倡大學生主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本文有針對性的選擇了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經管類本科大三、大四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問卷調查法,希望得出的結論具有一定針對性且切實可行。
隨著我國近幾年大學生持續性擴招,低就業率已經成為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由此,大學生自主創業逐漸被鼓勵和倡導。我國大學生創業起步較晚,大學生創業率及其成功率低這一問題日益突出,諸多學者對影響大學生創業的環境因素和動力研究日漸深入,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是在了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相關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本次發放調查問卷共計300份,實際回收283份,回收率93%。調查對象主要為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經管類大三、大四學生。這些學生本科階段主要課程已基本學完,即將面臨或者正在面臨就業和創業選擇,對創業有一定的想法和熱情。因此,對他們發放問卷進行調查更加具有信度和效度。
在被問及“在大學期間是否考慮過創業”這一問題時,只有17.0%的同學回答“完全沒有考慮過”,45.2%的同學都有過創業的想法,37.8%的同學正在準備創業或創業中。由此看出,大學生對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大學生在畢業來臨之際考慮的一個就業方向。
在關于“大學生對創業知識了解情況”的調查中,只有5%的同學對創業知識表示很了解,其余學生對創業知識都是不太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并且,學生對創業這一概念理解不夠全面,48%的人認為創業開辦一個公司或者開一家小店,35%的人認為創業是一個過程,8%的同學認為創業就是自己成功做一件事,還9%的同學不知道創業是什么,對此不關心也不了解。這些數據充分說明,在校大學生對創業的概念不甚了解,也因此阻礙了大學生的創業行為。
隨著咸陽市“雙創”活動的開展,在涉及到創業政策上學生表現了極大的興趣。在調查中,在對政府關于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非常了解”占9%,“較為了解”占19%,“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分別占20%和52%。因此,絕大多數大學生對政府支持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不甚了解。
在創業難題的問卷調查中,58%的大學生認為資金不足問題是初創的主要難題。因絕大多數大學生沒有經濟收入,也沒有可抵押資產,創業初始資金的來源只能是個人積累和家庭資助,能夠獲得銀行貸款或者政府支持融資的創業啟動資金非常有限。大學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較強,思維活躍,創新能力較強,由于資金限制使得其無法開展創業。
通過調查,經管類學生中,13%的同學參加了學校或學院組織的各類創業活動,而絕大多數同學對學校開著的這類活動不感興趣或不太了解。學校目前僅僅是通過開展一些創業實踐大賽,激發學生創業意識,而創業實踐的課程比較少,內容空虛,沒有指導意義,這都導致了學校創業實踐教育的實際效果較為低下,不能夠幫助學生創業。由于學生缺乏實踐經驗,選取的一些創業項目不能夠很好地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創業規劃缺乏實際可操作性,一旦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學生就輕言放棄,這樣導致了學校創業實踐不能發揮其應有作用,對學生畢業的真正創業不能起到任何幫助的作用。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逐步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但其推廣仍處在探索階段。學生對創業的理解也相對狹隘,普遍認為創業就是成功做一件事,或者開店、開公司等。學校應正確引導學生創業創業理念,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中,開設相關理論課程。結合學校和專業的實際,開設目的性較強的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在學生正確理解創業的基礎上,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創業進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結果。
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創業的基礎,只有打好基礎,才能更好創業。經濟管理類大學生應具備扎實寬厚的經濟管理支持,并通過考取相關資格證書提高實踐技能。在課程設置上,實行創業教育常態化,將創業教育融入教學活動中,從開拓思維到體系構建再至能力培養最后創業實戰訓練,將這幾個層面的課程進行遞推教育,實現最終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創業是實踐,不應拘泥于課堂教育。首先,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在校內實驗室完成ERP沙盤創業實訓等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綜合實踐中,提高學生整體思考的意識。此外,嚴格把控社會調研等活動的進行,切實可行的讓學生參與進來。通過校企合作,加強實習基地共建,增加學生實習實踐機會,使其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將課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就業水平,為創業打好基礎。
學校應主動幫助學生了解最新的政府支持創業政策并大力宣傳。大學生創業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政策支持和社會支持。同時,大學生應具有一定的資金管理和統籌運用能力,有效保證資金的合理適用,避免在創業中出現資金鏈斷裂、資金周轉不暢等問題。
創業是一件高風險、成功率相對較低的事情,所以大學生在創業之處一定要做好失敗的心里準備。通過調查,提出如下幾點意見。
首先,項目要符合實際、要接地氣。大學生考慮創業應積極調查市場的真實情況,增加對項目的了解,切勿眼高手低、紙上談兵。通過可行性分析排除掉一些看似“高大上”的項目,選擇一些符合資金、技術、人員等要求的接地氣項目,這樣創業才能成功。
其次,切勿盲目跟風。經濟發展具有滯后性,“谷賤傷農”告訴我們切勿盲目跟風。看見別人賺錢,自己也跟著做,這樣很容易因為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而慘遭失敗。
最后,及時關注創業政策,積極主動尋求多方支持。為支持大學生創業,政府推出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支持政策及資金。大學生應及時了解相關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積極尋求政府、高校、企業、天使投資人等多方支持。
大眾創業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大學生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合理規劃,積極創業,書寫壯麗人生。
[1]王維周.經管類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途徑研究——以太原市5所本科院校為例[D].山西財經大學,2013.3.
[2]石巖,劉洋.經管類大學生創業意識及能力的培養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12).
[3]唐光海,王小勇.經管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以渭南師范學院為例[J].商貿人才,2016(07).
[4]王明明.經管類專業本科生創業能力研究初探[J].商貿人才,2017(03).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and realize its econom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col 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has emerged.However,the popula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rought about a dramatic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ol lege students.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 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refore,through the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abil ity of col lege students,it is advocated for col 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employment by entrepreneurship.In this paper,I choose the third and four th students of in?economics?and management majors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er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us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I hope I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is feasible and practical.
大學生創業;創業能力;創業教育
col 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ent repreneurial abi lity;ent repreneurship education
1004-7026(2017)14-0031-02
G647.38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4.017
2015年陜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吾要發發營銷軟件站》(編號:2518)。
李洲(1983-),男,2016屆本科畢業生,經濟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