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星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商學院 江蘇 泰州 225300)
探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困境和出路
□阮 星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商學院 江蘇 泰州 225300)
高等院校是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素質專業型人才的重擔,其中,學生管理工作是當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決定了高校的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開展,高校規模擴大,學生人數激增,這使得高校的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本文從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需要應對的新情況、新問題出發,分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在面臨的挑戰和困境,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進指明方向。
高校;學生管理;挑戰;困難;出路
近些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迅速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多,教學水平也在不斷攀升中,然而,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管理理念、方法比較滯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當前,是我國高校教育工作實現突破發展的關鍵時期和重要階段,要想實現我國高校教育工作的飛躍,就要切實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同時,現代大學生在多元文化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的思想、觀念、行為與以前的大學生有著極大的區別,需要高校管理者認真對待,并對管理工作進行積極改進。
當前,我國經濟的轉軌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和社會矛盾的不斷激化,高校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關鍵階段,是世界觀、價值觀、思想觀念形成的特殊時期,極易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現階段,社會變革帶來的多元文化沖擊充斥在高校內外,對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和思想觀念的形成造成了不良影響。
另外,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進程的不斷發展,東西方文化不斷碰撞,極大地影響了大學校園文化的發展,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容易使高校學生在陷入思想誤區。
經濟社會轉型期帶來的震蕩和沖擊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戰,如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他們正確面對社會思潮的沖擊和影響,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和正確的三觀,是當前高校管理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和對待的問題。
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高校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加,高校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增大,學生人數激增。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底,高校招生人數已超過790萬大關。龐大的體量對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擴招帶來的學生總體素質下降的問題使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更為困難;另一方面,受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這一批學生以獨生子女為主,對他們的管理較為困難。兩個因素的影響需要高校管理者創新管理模式,以適應高校快速發展新形勢和新要求。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從中學教育管理體系演變而來的傳統高校教育體制已不再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迫切需要改革。第一,新的教育體制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更多自由選擇的權利,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課程、老師、班級等。第二,新的教育體制以學分制、主輔修制取代了傳統的考核制度,提供了更多樣的日常管理方式,也對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新的教育理念無疑能夠讓學生能夠得到更為自由而充分的發展,然而這樣的自由如果不加以引導也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錯位,需要學生管理工作加以正確的引導和矯正。
數字信息技術是多元文化傳播的載體,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學生面對著更為嚴峻深刻的影響,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各方的激烈碰撞和融合,使得學生面臨的外部文化環境更為復雜和開放,也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除此之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在逐漸增加,需要引入現代管理手段。所謂的現代管理手段,主要是指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融合系統論、統計學、信息論等,對學生管理工作產生的信息進行采集、整理、存儲、運用等,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的系統化、高效化和程序化。信息技術時代必將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掀起一場關乎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學方法等內容的革命。
作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雖然備受關注,但仍然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研究者和實踐者對于高校管理工作的探索仍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依靠經驗和感覺進行研究工作,忽略了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的重要性,重視宏觀政策的宣講,卻忽視了學生心理因素的探究。沒有了理論支持的學生管理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給學生管理工作的升級和發展造成了阻礙和困擾,使學生管理工作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
當前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仍然受舊時代的計劃經濟的影響,具體表現在高校教育工作過于重視學生的穩定,重視德育教育。雖然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人的全面發展已經被寫入了管理工作目標之中,但在實踐中,并不能落到實處。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程序復雜、內容繁雜的工作,需要管理者付出極大心血和努力。但是如果學生沒有出現問題,他們的付出就會被人忽視,其存在的價值也會被人懷疑,而一旦出現問題,學生管理工作者又要被指責和質疑。這些偏見使得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舉步維艱。在當今社會條件下,人才的定義早已悄然發生變化,原本服務于政治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應該轉變人才培養的觀念,從服務于市場經濟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目標。服務對象多元化,工作流程復雜化,要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更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從而提高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
學生管理工作缺乏科學的理論研究支撐,導致管理者缺乏對教育規律的把握,以及對學生的成長規律的正確認識。學生管理工作包含的內容和體系都是基于管理者自身的訴求出發設計的,忽視學生的主體性,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具有隨意性和主觀性,缺乏系統和規范,針對性較差,難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受限于管理者的素質,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容體系呈現出僵化、固定的特點,組織的活動常常千篇一律、毫無計劃,難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種種弊端暴露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內容體系的缺陷,需要通過不斷地改進和創新,使學生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實現“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
實際上,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門需要研究的學問,一門需要探索的科學,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高校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導致在隊伍建設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在人才選拔過程中,只考量政治能力、組織能力以及日常的表現,不重視被選者是否具有專業素養和學科背景;忽視培訓工作,認為學生管理工作僅憑經驗就可以完成,缺乏理論知識學習;缺乏激勵機制,認為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政治性、事務性的工作,要求從事學生管理的工作者要具有熱情和奉獻精神,而不注重其理論研究能力,其管理工作取得的實際效果。種種因素造成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專業性差、結構不合理、職責不明確的缺陷,難以滿足學生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
轉變管理和培養理念是做好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只有確立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生管理工作的主體,從滿足他們的需要出發開展好、實現好管理工作。
第一,學生管理工作者樹立深入到學生之中的理念,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根據學生的意見反饋,及時調整和改進學生管理工作,查缺補漏;第二,明確學生在校的權利和義務,努力維護好學生的合法權益,并督促他們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第三,針對學生的特點,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改善,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主權利,促進他們健康的發展和成長。
社會的不斷進步要求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他們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變成學生管理工作的主人,實現由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的轉變,豐富學生管理的模式。在新形勢下,我國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實行以學生自治為主,班主任、輔導員為輔的管理方式,通過角色轉變,激發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和對管理工作的執行力,不僅能使學生得到充分鍛煉,樹立責任意識,還能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針對高校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不規范的問題,首要,在甄選人才時,一定要充分考察被選拔者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相關的學科背景和專業素養;其次,注重培訓,加強對管理工作者的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培養和教育,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質量和水平;第三,建立合理而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獎懲制度,提高管理人員參與管理工作的熱情和信心。管理隊伍的建設是促進學生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一支完善、科學的管理隊伍,才能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院校肩負著為我國建設輸送人才的重擔,因此更要在學生管理工作上下功夫。當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嚴峻的挑戰和困境,管理者們必須正確認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和問題,轉變工作認識,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走出一條適應當前新形勢需要的嶄新的管理道路。
[1]沈春華,張加軍.高校輔導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2).
[2]王星發,龔興牧,吳洪超,等.新形勢下學生管理的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3(34).
[3]張洪敏.淺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及其改進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3(6).
1004-7026(2017)14-0131-02
G647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