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陳秋平 朱曉琳

當下中國人對空氣質量前所未有地關注,尾氣排放、工業粉塵污染是十分敏感的詞。除了PM2.5、風沙,來自非綠化、非硬化地面(未鋪設水泥和瀝青的地面)的揚塵也是空氣污染源之一。澳大利亞綠化程度很高,樹木和草坪覆蓋面積大,但還是有非綠化地帶。可是你很少看見裸露的土壤,因為被木屑覆蓋了。
在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黃金海岸等地,無論是公共綠地,還是住宅小區、道路兩旁,都可以看到樹根用木屑覆蓋。當地朋友說,木屑覆蓋表土,既可防止揚塵,又可涵養水分,為微生物創造生存條件,把木屑變成有機質,為樹木提供養分。
筆者在墨爾本居住的社區的公共綠地以及每一戶人家養花、養草的花園,只要沒有植被,土壤上總會有一層木屑。嚴格說那不是木屑,而是較小的碎木塊,長寬大約3至5厘米,厚度為3至5毫米。
筆者曾聽自己就讀的大學的老師介紹說,木屑疏松透氣,滲水性強,讓雨水或者灌溉用水,滲透到土壤里面,保持水分。木屑也可以防止土壤表面的水分蒸發,減少60%的灌溉用水。另一方面,排水性能也好。
此外,木屑能中和土壤的酸堿度;防止雜草生長和草籽發芽,避免與園林植物爭水分和營養。此外,木屑能讓土壤保持恒溫,對于樹根的溫度保持非常有利。
這種木屑還被廣泛應用在社區和公園的兒童游樂場等公共設施里。澳大利亞的孩子戶外運動很多,空曠的場地可以讓他們盡情蹦蹦跳跳,嬉戲打鬧。凡是有滑梯、秋千、極限運動的場地,不是水泥地,也不是草坪,而是鋪設了厚厚一層木屑的沙土地。這樣的場地干爽、防滑、減震、防摔,孩子們在上面游戲很少受傷。
路面撒上木屑,雨天可以防止泥濘,木屑具有減震、防滑效果,對于老人、孩子和殘疾人出行十分有利。
不同材質的木屑的園林價值以及減震、防滑的效果也不同,定居澳大利亞后,筆者發現澳大利亞主要使用松樹木屑,能夠保持兩年時間。
筆者起初納悶澳大利亞人從哪里能弄來這么多木屑,后來在散步時看見園林工人將壞死的樹木鋸斷粉碎,變成寶貴的園林材料。澳洲木材豐富,價格便宜,有些地方政府把廢棄的木材加工成木屑,免費提供給居民使用。澳大利亞木屑也是獨特的出口資源,主要出口對象是中國和日本。▲
環球時報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