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海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會依據現實的經濟發展狀況,變革財政稅務制度。由于財政稅務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較大,所以需要這一制度能夠充分體現經濟的發展狀況。本分著重分析了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并為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財政稅務制度 企業 財務管理
財政稅務是國家收入的其中一個項目,由于其所占比重較大,已經成為了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財政稅務是國家依靠自身的力量強制從社會財富中獲得一部分收入,是通過對國民經濟活動的運行而收取部分費用,以應對公共開支,保障國家機器有序運行。財政稅務制度的建立是為了將財政稅務的收取、分配、支出進行制度化的管理,從而使得財政稅務的運行變得合理高效,有利于國家管理財政稅務的方方面面。
財政稅務不僅僅扮演著國家收入的主要部分,還承擔著調控國家宏觀經濟狀況的職能。財政稅務的收支作為財政政策的主要部分,通過稅收制度的政策調整,達到控制國家經濟運行狀況的效果。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必然會對市場參與主體造成重要的影響,而企業作為市場的主要參與者,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會影響到企業財務管理的運行。
一、財政稅務制度改革的概述
所謂的財政稅務制度,就是將財政稅務的一系列發揮作用的過程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一種法律約束力,從而要求被約束者無條件遵守,以維護國家的穩定與和諧。財政稅務制度包括了稅收征收的管理規定、課稅標準以及各種與稅務有關的法律法規等,這一制度集中反映了納稅人與國家稅收機關之間應該履行的責任和義務,由于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所以需要充分保障稅收制度的穩定性和有序性,從而避免了各種可能引發問題的情況出現。同時,財政稅務的收支也是作為國家財政政策的一項重要的手段,通過對財政稅務的收支調整能夠對國家的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造成影響,從而成為國家穩定經濟運行的一項重要的財政政策之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具體的經濟運行情況出現了很多的新模式,在新情況出現的背景下,需要不斷調整我國的各種財政政策以適應我國出現的宏觀經濟新變化的情況。同時,國家的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會影響市場參與主體——企業的變化,在國家調整財政稅務制度的過程中企業也會調整內部財務制度,以適應這些國家政策的變化。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對企業的經濟活動作出合理的稅務規劃,從而達到合理降低企業納稅支出,進而降低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本的目的。所以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會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也會對國家的經濟狀況造成影響。
二、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1.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
在考量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時,需要充分分析財政稅務制度改革所涉及到的影響主體,然后再依據影響主體考量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容易引起的問題。財政稅務制度作為一種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影響力的制度,不僅涉及到財政稅務制度的規劃主體政府,還會深刻影響到財政稅務制度的服務主體企業。財政稅務制度作為調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僅會影響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還會對微觀經濟主體的企業造成嚴重影響。稅收作為企業經營的一項重要成本,是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狀況的。稅務制度的變化,意味著相應的課稅方法和課稅數目會出現相應的變化,這些變化會使得企業依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不斷調整企業的經濟活動行為,從而使得企業能夠降低稅收等的經營成本,使得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獲得更大的利潤。
同時,在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發生改革之后,會對市場形成一種政策導向,使得企業內部的相關制度發生變化,比如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等。財務管理活動作為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活動,影響著企業高層的決策行為,進而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的變革,通過層層遞進的關系,從宏觀經濟運行,一直到微觀主體的內部制度建設,形成了一整套的影響機制,而這種一整套政策傳導機制會形成雙刃劍的效果。如果政策所引起的問題不能很好的估計,將會引發系統性的經濟危機,嚴重影響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
2.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容易引起企業管理成本增加,加大企業的經營壓力
財政稅務制度改革作為國家調節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由于存在著政策傳導的機制,對于政策的影響擁有一個層層遞進的關系,這就使得政策的傳導存在著時滯性。這種政策傳導存在的時滯性就會對企業的成本構成上漲的風險,由于國家改動了原本的財政稅務制度,而企業存在著一種行為滯后,使得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由于沒有對國家政策的變動做出充分的了解,從而存在著違反財政稅務政策的風險,進而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由國家財政稅務政策改動引起的滯后性,導致了企業在從事相關經濟活動時,付出了額外的經營成本,當然這種成本包括對內和對外的成本。
當然,企業成本的增長還來自企業管理成本的增長。由于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通過政策傳導機制最終影響到企業的內部制度變化,這種變化就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建設會對財政稅務制度的變革做出相應的調整。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這種調整,需要依據國家財政稅務制度變革的程度進行,由于財務管理活動本身的嚴謹性,所以在調整財務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將很多的具體操作細則進行調整,同時一些財務管理的機構或者人員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而這些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在短期內增加了企業的內部管理成本,造成了短期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升,如果遇到宏觀經濟環境不好的情況,則很容易造成企業的正常經營發展,更嚴重的將會導致企業破產倒閉等狀況出現。
3.財政稅務制度改革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方面人員的培訓成本
國家財政稅務制度改革過后,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部門或機構將是國家層面的政策調整下影響最為直接的企業部門。稅務活動作為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最為重要的一項,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都會對稅務活動給予重視,投入一定比例的人力和物力對企業的稅務活動進行合理有序的管理,從而形成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正面的影響。而且企業的財務管理危機主要來源于稅務活動的管理不規范,導致了企業內部出現了財務方面的危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發展,導致企業需要支付額外的經營費用,并且承擔著企業信譽損失的風險,無形損失也會影響企業的今后發展。
在國家財政稅務制度調整之后,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需要作出及時的調整,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自然需要調整,同時包括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也需要重新調整。由于我國企業現今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程度有限,總體上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較低,而且存在企業管理者對財務管理的不夠重視導致企業招收的財務管理人員不能符合專業需求,在后期嚴重影響正常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對這些財務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得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能夠適應國家財政稅務政策的變化。這就要求企業需要加大投入在人員招聘或現有員工的培訓上,這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內部人員培訓成本,同時還需要承擔企業在培訓之后員工跳槽的預期沉沒成本。
4.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影響了企業內部人員的財務管理觀念
財政稅務制度對于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觀念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制度規定下對從事財務管理人員的日常活動的長期規范,進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思維。在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發生改變的過程中,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會對這種國家層面的政策變化作出反應,而這種反應會促使企業的決策層調整原本的財務管理制度,以適應國家層面的政策調整,達到基層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與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相適應的目的,以減小由于這兩種制度沖突而帶來的企業的成本增加。
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變化之后,要求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來適應這種制度的變化,已達到所需達到的政策指導效果。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交替的過程中,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難免會存在思維轉換的困難,從而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人員正常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不利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制度調整的過程中需要設立一個緩沖期,以讓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人員能夠有一個時間段的緩沖,適應這些政策的變化。
三、財政稅務制度改革下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措施
1.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要充分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務。企業在涉及財務管理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到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動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帶來的沖擊。這就要求企業決策機構在審議財務管理制度規劃時,需要確保財務管理制度具有政策彈性,能夠依據現實經濟政策的變動及時調整,以充分適應現實經濟狀況的變化,使企業的政策成本降到最低。企業要想制定具有政策彈性的制度,需要企業決策者具有能夠掌握宏觀經濟運行規律的能力,通過這種了解現實經濟發展狀況的能力,及時對國家政策的調整做出有效的政策預期,從而能夠降低政策滯后性對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影響。
現實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雖然呈現出不可預測的性質,但其基本的運行機制是存在的,也就是存在著宏觀經濟情況的基本運行規律,只要能夠認識到這種規律性的存在,就能夠存在著對國家政策總體方向的判斷,從而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層面及時的做出調整。同時,完整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還需要有管理財務風險的能力,財務管理制度需要在財務風險產生的源頭和運行環節進行層層把關,及早發現風險因子,及時有效的處理風險,降低企業的不必要損失。尤其是在這種國家政策變革的時期內,由于企業內部需要調整相關政策,導致出現風險的機率上升,企業內部需要充分做好危機應對的準備,以防危機出現。
2.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
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在財務方面的職業訓練,在理順財務管理范圍和部門關系之后,財務管理技能的提高也是重要的方面。在之前的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成本分析時,提到了企業總體上不能夠足夠重視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從而嚴重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的提高。而專業化水平的財務管理人員是增強企業實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企業需要充分重視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素養,對于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影響力,才能在觀念上和行動上做出相應的調整。企業可以建立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機制,通過定期定點的技能培訓,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能力。同時,調動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相當重要,只有在企業員工感覺自己受到重視的情況下,企業員工才會從企業利益的角度出發,努力完成好自身的工作。而財務管理工作由于其本身的重要性,對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嚴謹性要求較高,只有員工能夠保持好自身的工作積極性,才能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
3.建立企業內部完整的財務管理機構,增強對財務管理的掌控力
企業要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在建立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之后,還需要建立相關的制度執行機構來執行財務管理制度,高效有執行力的財務管理機構能夠很好的促進企業內部提高財務管理能力。企業在建立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之后,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執行機構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執行環境,而這種管理機構的存在能夠從財務管理的方面統籌協調整個企業的運行,確保企業內部有效有序的運轉。企業內部建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能夠統一將企業的各項財務管理的制度落實到地,也能扮演財務信息轉運的角色,將各種財務信息提供給各個部門決策使用,可以充分提高財務信息的價值,也能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系統性進行,有效防止企業的財務風險。
4.更新企業內部員工的觀念,從而適應改革變化
在國家財政稅務制度改革之下,要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在管理觀念上就給予財務管理足夠的重視,這樣才能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充分的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企業要在日常管理中重視財務管理,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以機制的約束力對常規的財務活動規范秩序,同時能夠規避不必要的財務開支。在財務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合理進行財務開支,要建立費用開支的審查機制,對于各項費用開支進行合理的評估。同時,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觀念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和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的變化,及時進行更新,從而能夠適應制度變化,使得制度變化不會影響企業內部正常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
參考文獻:
[1]王曉昀.試析營改增稅務制度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3:124+175.
[2]聶亦慧,郭世超.營改增稅務改革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05:133-134.
[3]王紅敏.淺談“營改增”稅務制度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J].財政監督,2014,26:71-72.
[4]李萍.轉型期國家財政稅務制度變革過程中的中央企業財
務管理思路[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0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