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李博+高紅衛
【摘要】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單位的經營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頒布實施已近20年,這20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變革,所以在新形勢下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會計基礎工作 監督體制 信息化
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也是經濟管理工作的基礎。規范的會計基礎工作是企業會計信息準確可靠的保障,是企業財務運營井然有序的基礎,也是企業財務目標順利實現的前提。
我國非常重視會計基礎工作,1996年財政部制定發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為各企事業單位做好會計基礎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據,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基礎工作所面臨環境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變化,現行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已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更加要求企業加強會計基礎管理,通過規范化的會計基礎工作,指導企業經濟業務的高效開展,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現狀
(一)忽視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
我國部分企業對會計基礎工作重視程度不高,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由于企業的管理者認為會計工作不過是簡單的收付計算,沒有意識到會計的管理本質,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上,把過多的重點放在提高經濟效益、搶占市場競爭優勢、擴大市場占有份額等方面,忽視了會計基礎工作在企業的日常經營和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最終導致了會計管理水平的低效,進而影響了企業各項經濟指標的執行和完成。
(二)不重視會計人員素質的培養
雖然我國會計工作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但是隨著每年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數越來越多,已經出現了低能力會計人員供過于求,高素質會計人員仍舊稀缺的現象。部分會計人員會計基礎薄弱,業務能力較弱、不及時學習國家頒布的會計政策,根本無法對企業日常業務進行正確處理。
(三)監督體制不健全
目前我國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規范,會計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會計核算程序是否合規等,都沒有相關部門監督。國家監督執法不嚴、監督無力。社會監督主要由會計師事務所來擔任,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為了自身利益,不能堅持客觀公正的立場,甚至出現企業和事務所共同欺騙投資者的現象。而企業會計人員在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發生沖突時,一味聽從上級的命令,最終導致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失效。
(四)現行制度不適應環境的變化
我國現行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是 1996 年頒布的,自實施以來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變革,科學技術也不斷進步,因此無論從會計法、稅法、會計信息化、會計內部控制等方面都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規范中的一些規定已不再適用,還出現了許多規范中沒有規定的新問題,這些都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對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視度
要解決會計基礎工作在規范化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應該從思想上重視會計基礎工作?!稌嫹ā分忻鞔_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所以單位負責人應認識到會計工作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切實糾正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可有可無的錯誤認識,重視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加強對本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管理,讓會計工作更好地服務于企業運營。
(二)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人員在會計基礎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首先要嚴把入職關,對入職的會計人員進行嚴格的專業素質考核和資格審查;其次,要定期組織會計人員進行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時刻關注會計專業的新動向,尤其是財稅政策的新變化,不斷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第三,由于科技的進步和市場化的要求,企業要有意識地培養會計電算化方面的復合型會計人才;此外,在企業內部應定期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確保會計工作人員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開展會計核算及會計監督。
(三)強化內外監督管理力度
規范的會計基礎工作離不開有力的會計監督。強化會計工作監督力度,首先,企業要建立、完善內部檢查和監督制度,定期開展內部審計,并以審計報告和整改建議為依據,及時總結會計內部控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其次,政府的各相關監管部門要加強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監管,對相關企業給予業務上的指導,對違法違紀者予以處罰。同時發揮社會監督的強大力量,形成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主體,媒體監督、投資者監督為輔助的社會監督機制。在內、外監督的共同努力下,使企業的監督體系更加可靠、高效。
(四)不斷提高企業會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互聯網的普及和信息化的要求,使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必須實行系統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企業的會計管理部門應該以會計信息系統建設為重點,將企業會計信息系統貫穿于供、產、銷各個環節,及時、準確、完整的掌握企業各個部門的財務信息數據,改進企業的會計業務流程,提高會計效率。通過會計信息系統來完成企業憑證編制、賬簿登記、報表編制及分析、會計資料歸檔整理等相關工作,進一步的提升會計工作質量,避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發生,實現新形勢下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
會計基礎工作對于維護會計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提升會計工作的質量、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有著重要意義,因此促進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勢在必行。但是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企業的會計管理部門應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提高對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養,不斷強化內外監督管理力度,提高企業會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進而促進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本文系河北省會計學會2016年度河北省會計科研課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高玉青.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
2014
[2]史峰.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問題研究[J].全國商情.理論
研究,2016(10)
[3]高新.信息化條件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研究[J].企業文化
旬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