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川
【摘要】本文從理論上梳理了股票市場和石油市場之間的互動機制,將其互動機制分解為經濟基礎層面,市場傳染層面和資金跨市場流動層面三個層面。在實證方面,通過運用格萊杰因果檢驗法和變系數空間狀態模型對中美兩國的股票指數與國際油價進行關聯的方向性和隨時間的變化等特征進行檢驗。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中國與美國的股市與石油市場均存在單向的格萊杰因果關系,美國股票市場與石油市場的互動關系的時變性較強。
【關鍵詞】石油市場 股票市場 互動機制 格萊杰因果 變系數狀態空間模型
一、引文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資料,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石油價格的波動對于國民經濟中的能源部門能夠產生很大的影響;另外隨著各種以石油為標的的金融衍生品的發展,石油超越了一般商品的屬性而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對于石油的投機會掩蓋石油真正的供求關系,造成石油價格的異常波動;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研究石油的商品屬性與金融屬性對于股票市場的影響機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探索石油市場與股票市場的互動關系對于認識國際油價波動對我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具有明顯的意義。
二、理論分析
從理論上,股票市場與石油市場的互動機制可以從經濟基礎層面、市場傳染層面與資金的跨市流動三個方面進行解釋。經濟基礎層面,長期而言,由于兩類市場表現均與經濟走勢相一致,兩者具有基于經濟基礎的信息共享以及信息溢出機制,這為市場聯動提供了前提條件。從市場傳染層面看,高風險時期的恐慌情緒和羊群效應將加速金融風險跨市場傳染,導致該階段石油市場與股票市場的聯動效應特征脫離經濟基礎聯系而產生放大效應。從資金流動層面看,石油市場所展現的“金融屬性”使得石油的投資與投機需求在某些階段可能超過真實需求。近年來技術手段的發展與金融監管的放松為資金在股票市場與石油衍生品市場迅速流轉提供了客觀條件,投資者的趨利性引導資金流入潛在收益更高的市場。
三、石油市場與股票市場互動機制的實證檢驗
(一)樣本的選擇與數據處理
本文選取中美兩國的股市數據為樣本,中國選取滬深300指數(HS)作為代表,美國選取標普500指數(SP)作為代表,油價選用美國能源部(EIA)公布的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價格,樣本選用2016年1月2日至2016年12月22日的數據,剔除無效的樣本值之后共229個數據,對各個指數進行了對數差分獲得對數收益率:為避免出現“偽回歸”問題,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方法檢驗數據的平穩性,結果顯示各市場的收益率序列均滿足平穩性條件。在此基礎上使用Johansen協整檢驗分析市場間是否存在穩定聯系,結果顯示兩地股票市場和石油市場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
(二)實證檢驗及結果
在上文協整檢驗的基礎上,本文首先對兩類市場進行格萊杰因果檢驗,以檢驗兩類市場互動的方向性,之后運用空間狀態模型檢驗兩類市場互動的程度。
1、格萊杰因果檢驗。通過格萊杰因果檢驗可以識別股票市場與石油市場價格之間互動機制的方向性和因果關系。本文選擇合適的滯后階數2,用Eviews軟件做出格萊杰檢驗結果如表1。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從實證結果可以看出,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與國際原油價格之間僅存在單向格萊杰因果關系,不存在雙向的格萊杰因果關系。在中國,股指是石油價格的格萊杰原因,但石油價格不是股指的格萊杰原因,即中國股市對于石油市場具有價格引導關系,這表明由于石油的投資需求與經濟景氣程度息息相關,股票市場反映的信號功能會顯著影響石油市場投資者的交易策略,從而引起資本的跨市場流動,進而對石油價格造成影響。
2、狀態空間模型。格蘭杰因果檢驗顯示存在中美兩國股票市場與石油市場的單向價格引導關系,那么兩地股市與石油價格的影響大小和持續性究竟如何?使用固定系數模型檢驗股票市場與石油市場這種價格引導關系可能存在偏差,本文運用狀態空間模型研究這一關系,探究影響系數的動態變化,構建了如下狀態空間模型,進行實證,得出了以下結果。
2016年以來中國股市對于石油市場的引導關系一直較弱,在2016年前半年一直接近于0,這表明中國股市所代表的經濟基礎對于國際油價的影響程度較為微弱,變系數在后半年發生較大波動,這表明前半年中國的經濟基礎對于國際油價的影響相對較弱,而后半年慢慢稍稍變強。
2016年以來,石油市場對于美國股市的價格引導關系一直存在,且影響較為顯著,系數一直在0.05上下波動。變系數長期為正,說明了石油市場對于股票市場的價格引導具有持續性的特征,石油價格的波動會影響股市的能源板塊的關聯公司的業績表現,進而影響整個板塊的股價,最終對美國股市產生影響。
四、結論與啟示
本文從理論與實證層面對于石油市場與股票市場的互動機制進行探究,將石油市場與股票市場的互動機制分為經濟基礎,市場傳染以及資本的跨市場流動三個方面。經濟基礎方面,石油市場與股票市場通過與石油相關聯的公司相互影響;市場傳染方面:當某一市場發生高風險事件,不僅影響本市場,恐慌情緒也會蔓延到其他市場;資本的跨市場流動方面,石油的金融屬性和投資者的趨利行為為資本的跨市場流動提供了可能。實證方面,本文選取中美兩國股市作為樣本,首先運用格萊杰因果檢驗法檢驗股票市場與石油市場互動的方向性,結果表明,中國的股市單向地對于石油市場具有影響,石油市場對于美國股市單向地產生影響;其次在格萊杰因果檢驗的基礎上,運用狀態空間模型檢驗影響程度的強弱,結果表明中國股市對于石油市場的影響較弱,石油市場對于美國股市的影響較強。
本文通過梳理石油市場與股票市場的相互影響,對于這兩類市場的互動機制進行了簡略的探究,為我們正確認識國際油價的波動對于中美兩國股市的影響提供了一點幫助。
參考文獻:
[1]Michael Soucek,and Neda Todorova.Economic signifi-
cance of oil price changes on Russian and Chinese
stock markets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13-
(23)
[2]從榮剛.國際油價對中國股市和石油公司影響的實證分
析[J].武漢金融.2012(07)
[3]成博.楊勝剛.石油市場與股票市場的互動機制比較研究
[J].求索.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