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麗+徐萌澤+焦亞輝+楊青建+李海月
養老護理員是指為老年人開展生活服務的人員。其職業素質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密切關系,為系統了解承德市養老機構護理員隊伍現狀,同時為培養符合老齡化社會需求的護理人才提供參考依據。2016年4月-6月,我們對承德市養老機構護理員的一般情況和工作特征現狀進行了調查。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6年 4-6 月從承德市雙橋區、雙灤區8所養老機構中選取55名護理員作為調查對象。
1.2 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對護理員現狀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護理員一般情況(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戶口類型)和工作特征(勞動時間、照顧老人數量、從業時間、月平均收入、是否有培訓意愿)兩部分。共發放55份問卷,回收55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 100% 。
2 結果
2.1 養老護理員一般情況。參與調查的55名養老護理員中年齡25~45歲10人(18.18%),46~60歲40人(72.72%),61以上5人(9.10%);男9人(16.36%),女46人(83.64%);小學及以下13人(23.64%);初中34人(61.82%),高中及以上8人(14.54%);農業戶口43人(78.18%),非農業戶口12人(21.82%)。
2.2 養老護理員工作特征。月收入1000元以下18人(32.73%),月收入1000~1500元30人(54.55%),月收入1501元以上7人(12.72%);勞動時間在8h以內19人(34.55%),9h~14h者27人(49.09%),15h以上者9人(16.36%);照顧老人數量3人以下4人(7.27%),4~5人10人(18.18%),6~7人23人(41.82),8人以上18人(32.73%);從業時間不到1年8人(14.55%),1~3年22人(40.00%),3年以上25人(45.45%);30人(54.55%)參加過培訓,25人(45.45%)沒有參加過培訓;38人(69.09%)有培訓意愿,17人(30.91%)沒有培訓意愿。
3 討論
目前承德市養老護理員酬勞少、勞動時間延長、體力消耗大,年齡較大、文化淺,女性居多,流動性強、缺乏系統培訓,迫切需要結構調整和專業化。
3.1 酬勞少,勞動時間延長,體力消耗大。承德市養老機構護理員的酬勞較少,原因是養老機構的發展基金缺少政府資助和銀行貸款,在運營成本高和床位利用率低的雙重壓力下,通過降低成本精簡機構員工、降低酬勞來維持。此外,養老護理服務是一項持久工作,護理員很少有節假日休息的時間,每日的勞動時間均超過8小時,同時還要負責數名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又勞累又繁雜,這樣的體力消耗將很難保證對老人的服務質量,護理員的工作負擔加重,長此下去,同樣不利于養老護理員隊伍的建設。
3.2 養老護理員整體年齡較大、文化淺。目前承德市養老機構護理員大多來自農村,年齡在46以上人員為主,年齡偏大且半數以文化水平淺,護理水平偏低。由此可見大部分養老護理員沒有醫學護理知識,很難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的護理服務。本研究中護理員由于年齡偏大、文化淺,學習能力及記憶力下降,參加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學習培訓效果欠佳,大部分護理員沒有醫學護理知識,不能為老年人提供較高水平服務,滿足不了老年人護理需求。
3.3 護理員性別結構不合理,女性居多。合理的性別結構是養老護理員隊伍得以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目調查結果顯示,承德市男女養老護理員性別比例為1:5,女性護理員數量為男性護理員的5倍。養老護理最主要的工作是照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極易讓人覺得養老護理員就是看護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保姆”,并且女性一直被認為是護理隊伍的主要力量,男性從事這個行業則被認為有損男子漢形象,多數男性在這些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從事養老服務的男性較少。而養老護理大多是照顧行動不便、常年臥床的老人,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男性在這些方面較女性占優勢,更適合勝任。
3.4 流動性強、缺乏系統培訓。大部分養老護理員福利收入低,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護理技能專業化程度不夠,只能為老年人進行簡單的日常生活照料,不能為老年人提供心理護理等專業化的護理服務,此外,相關培訓機會較少,培訓模式單一,甚至部分人上崗前沒有參加過技能培訓,缺乏有效的市場競爭,幾乎看不到發展前景,從業積極性降低,很大程度都影響著職業歸屬感和工作穩定性。
4 對策
4.1 加快人才培養和儲備。養老服務產業,重在服務,而服務的核心重在護理人才。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規定今后要實施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考試認證制度,因此,有學者建議國家制定和完善政策,對中高等醫學院校在招生、教學、就業等方面加大扶持,調整培養方向,開展“雙證”教育認證模式。依托承德現有的承德醫學院、承德護理職業學院等大中專醫學院校,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等相關課程和專業,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培訓示范基地,對護理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完成養老護理員上崗前的職業培訓,獲得國家養老護理員執業資格,畢業后再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同時擁有“雙證”,使畢業生更具就業競爭優勢,擴大了就業范圍,另外可以參考其他城市的做法,承德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加大在養老護理方面的投入和補貼,制定養老護理工作的特殊待遇政策,接納專業人才上崗工作,使養老護理隊伍更加健全壯大。
4.2 完善養老護理機構的獎勵制度。養老機構要進一步修訂護理員和獎勵制度,按照養老護理員職業能力與職業資格等級評定工資水平,依據工作時間和勞動強度,分配獎金,以此來滿足護理員生存需求,保證高素質人才的優勢,使護理員認識到掌握知識技能的重要性,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職業歸屬感,同時提供晉升機會,令每個護理人員都有自我上升空間,實現養老護理員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4.3 加強養老護理員培訓。在本次調查中,表示目前掌握的護理知識與技能較少,有加入培訓的意愿。的養老護理員占一半以上,面對護理員有培訓需求的情況,民政部門應重點關注護理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按照護理員個人特點及培訓需求,合理設計培訓內容和方案,開展規范化培訓。此外,通過定期的在職輪訓、專項培訓,例如老年人睡眠的照料,為特殊老人清潔口腔,鼻導管喂食等技能等方面的培訓,然后定期進行考核,逐漸提高護理員的職業素質。
課題號:(H20162014)承德市社科聯指令課題,承德醫學院大學生科研項目(20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