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雙全
【摘要】大數據的發展對教育產生重大的影響,并且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專業。英語教學一直不斷尋求變革,以更好適應新時代,更是為了為社會輸送全面的新型人才。本文先討論大數據的特點,然后大數據背景下教育的改變,接著剖析當今大專院校學生英語狀況,最后是大數據與大專院校英語教學利弊關系。
【關鍵詞】大數據 大專 英語教學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教師的認知和學生的認知都會隨著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的變化而變化。經過近年的發展,大數據在外語教育領域的應用逐步成熟,主要是英語教學和學習領域的應用。各大名校諸如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聯合建立起MOOC(大規模網絡開放課堂),為世界提供免費的網絡教育,大大減輕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平,更開拓了各地區學生的視野。大數據時代下,對于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大專院校學生和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大專院校老師而言,英語的學與教將發生重大的改變。
一、大數據與教育
大數據(big data)指不用隨機分析法(抽樣調查)這樣的捷徑獲取數據,而采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大數據就是互聯網技術(后信息化時代)發展到現今階段的一種表象特征,它是以云計算、分布式處理技術、存儲技術和感知技術等依托的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
大數據時代信息具有以下四個特征:Volume(容量大)、Variety(種類多)、Value(價值高)、Velocity(速度快)。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意味著信息的膨脹,更是對人們的生活習慣、認知方式、行為方式的改變。
大數據時代下,教育變革的支持掌聲如雷,大數據多媒體的研究和應用推進教學信息化、革新教育工作者的思維、豐富教學資源、轉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整體教育水平。大數據下,大學英語教學也應該有新的嘗試和改革,英語教師也應提出相對應的舉措應對新情況。
二、大專英語學生英語教學現狀
大專英語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輸送各個行業的高素質職業型人才。現今很多大專院校的生源乃中國高考教育體系下較的弱者,文化課基礎相對本科薄弱、英語成績也不理想、學習外語興趣不濃等因素,英語課程開設使得對一些學生來說是負擔。但往往許多大專院校學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后才發現,英語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們職業的發展,自己所掌握的英語能力水平和工作崗位要求不符,更是難以應對大數據下全球信息化和和更新速度快的新環境。為此,要提高大專院校學生英語水平,增強大專院校英語教育人才的競爭力,同時要分析大專院校英語教學以及問題根源,有策略、有針對性地改善大專英語教學成為重中之重。英語教學問題繁多,主要有以下幾點體現出當今大專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
1.英語教學模式陳舊化。英語教學一直處于不斷改革和探索階段,教學法也呈多樣化:翻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層出不窮。在大專院校英語基礎教學中,大多數老師仍停留在讀音、單詞、語法的教學中,滿堂灌給學生講解單詞的用法和反復講解語法知識點,使得課堂變得無趣無味,打擊了學生對于大學自主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語言的作用是基本溝通交流,大專院校教師忽視了英語學習應該為生活、為實際工作服務的宗旨,刻意強調記憶語法學習和單詞背誦,學習模式的枯燥,導致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學習仍然會考試會做題,卻英語交流困難。教師英語教學模式陳舊,不能科學研究教法及不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更難以適應大數據時代下的英語教育。
2.英語口語真實教學環境缺乏。我國的英語考試主要是注重筆試部分,忽視口語。大專英語教師考慮到學生需要參加大學英語六級、大學英語四級、大學英語A級、大學英語B級等考試,會側重應試教學,忽視英語口語教學。在大專英語教育中,英語教師缺乏情景創設、互動學習,往往只是機械性對話練習,學生缺乏真實語境中練習。
3.英語教學教材設置不合理。大專院校英語教材選取不一致,教材的設置雖涵蓋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訓練,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但是教材專業的缺乏針對性仍不夠強。這就有可能導致學生尋找工作時候,英語能力和英語要求脫節。
4.英語教師素質需要加強。現階段隨著英語教學改革成果的更新和發展,大專英語教育對英語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模式倡導下,教師在英語教育中起著開發和引導的作用,英語教師本身應提高知識、心理、信息技術等知識。
三、大數據與大專生英語教學
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對英語教學有積極影響,使大專學生可以隨時置身于逼真而又大信息量的英語學習環境中,不僅對大專院校學生的學還有教師的教都有促進作用,同時也可以為教育決策者提供科學有力的依據,作出最恰當的決策。同時大數據背景下,大專英語教學應該注意不可過度依賴高科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大數據對大專英語教學的有利影響。
(1)利用大數據轉變教學模式——獨立自主。大數據時代更加倡導個性學習、自主學習,因此教 學理念也應不同于傳統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傳統的基本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善于利用新型教學技術:數字化平臺、信息移動終端等,APP(如百詞斬、TED、趣配音)等幫助大專院校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學習英語,提高學習效率和增強英語學習積極性。
(2)利用大數據創設真實語言環境—因材施教。大數據互聯網增設實語境學習環境,可以有效提高英語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更全面掌握學生熟悉程度,以便科學教學。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參與到真實生活、工作中對話練習,提高英語口語實用性,刺激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口語練習中。
(3)利用大數據整合教材-因地制宜。利用大數據和多媒體,調查大專院校學生工作所需英語語境以及學生感興趣話題,教師重新設計教材內容,讓學生選擇與自己英語水平層次進行練習。通過大數據改進教學課程設計,重新編排教學內容,創設逼真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晉升為熱點視頻資源(Ted名校資源、網易公開課等)的忠實使用者,實現對大專學生英語實用能力的培養。
(4)利用大數據提升教師素質-全面發展。大數據時代有助于提升大專英語教師自身的知識素質、人文素質、心理素質、教學素質和信息化素質。例如,微課的開發中,教師學會ppt課件的制作、視頻拍攝、音頻的剪輯等,教師教學信息能力提高了。其次,教師利用大數據互聯網(Course/Ted)學習豐富的英語知識,提升自我的聽說讀寫能力,開拓人文視野,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更新英語國家常識,激發自己對英語的學習和教學的熱情。
2.大數據對大專英語教學的負面影響。
(1)英語教學不可過度依賴高新技術。教師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借助各種多媒體等幫助大專生提高英語興趣、積極學習英語的同時,同時應注意不可過度依賴高新技術,以防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教師應當避免過度使用音頻、影像、圖像等多媒體,忽視學習本質—互動和交流。
(2)英語教與學提高信息辨別能力。大專生相對于初高中生擁有了一定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其學習的依賴性相對本科生仍然比較大,英語基礎也相對本科生薄弱,信息辨別能力較弱。大數據所帶來的數據增長速度呈爆炸式增長,信息量也隨之變得龐大無比。大專院校英語教師應成為教學資源的整合者、研發者,適當為大專學生英語學習進行篩選、簡化海量信息。
大數據對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大專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分割。作為大專院校英語教師應順時代的發展,糅合大數據互聯網優勢和英語教學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改革英語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應用能力,更好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崔慧.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教學的新嘗試和新思考[J].海外英語.2015.19:51-52.
[2]黃文星.基于教育大數據時代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研究[J].當代外語研究.2015.7:53-57.
[3]蔣瑜.大數據時代下高職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探析[J].海外英語.2016.6:35.
[4]劉陽.大專院校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教學建議[J].學術研究.2014.5:6-7.
[5]李海蓉.探究現今大專院校英語教學現狀[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4.11(144):23-24.
[6]張京魚,吳璽.大數據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當代教育.2016.9 (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