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香
【摘要】英語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的部分。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正確的閱讀策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注重教學策略的實施,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英語 閱讀教學 策略 閱讀興趣 培養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題材廣泛、體裁多樣、語言知識豐富等特征,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部分,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渠道。英語教師應以正確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途徑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實踐;有效實施英語教學策略,拓展學生的閱讀體驗,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一、創新閱讀教學設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創新閱讀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他們的閱讀欲望,同時轉變教學思維,講授一些閱讀的技巧和方法。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注意不能一味地取悅學生,要緊扣教材、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選擇有意義的閱讀素材。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欲望的激發,還可以采取任務式的閱讀策略,在學生閱讀之前布置一定的任務,讓他們在閱讀之后完成相應的問題,這也會促使學生積極閱讀。針對閱讀問題的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方法,吃透文章事實和細節。比如對于問題中涉及的what,who,which,when,where等詞,要想解決問題就要順藤摸瓜,直到找出答案的來源。再如,英語閱讀中的猜測詞義問題,要想解決問題就需要閱讀素材內容,聯系前后段落,掌握文章的主旨,考慮語境,再猜出該詞在文中的確切含義,千萬不能脫離語境亂猜。
二、閱讀中注重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體驗中提升
閱讀過程是滿足學生閱讀需要,提升學生語言素養和情感的過程,我們的閱讀教學必須注重過程與方法的滲透,具體而言應注重如下幾個方面:
1.注重語言背景,進行文化滲透。閱讀理解是語言與人的思維相互作用的結果,“中國式英語”往往停留在詞匯最表層的含義,往往會鬧出笑話,或失去英語語言的美感,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除了詞匯的表層意思和語法外,語言文化不可缺失了背景知識這一重要載體,一旦缺失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將無法提升。例如: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如果缺失了文化背景,往往會從詞匯表面的含義做出錯誤的理解,如果從西方文化角度去分析,理解“蘋果”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蘋果”意味著吉祥與珍貴,那么意思也就明朗了。
在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對于知識背景的挖掘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做,例如《Unit 1 School Life in the UK》閱讀課教學,可以讓學生自主收集關于國內外關于校園文化的資料到課堂上展示,借此來深化對文本的理解。
2.營造和諧氛圍,提高閱讀主動性。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能完成的任務教師應少摻和,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在于挖掘并滿足學生主動性發揮的需求。仍以Unit 1 閱讀板塊的閱讀為例,為了深化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度,筆者給學生搭建了討論的平臺,以小組為單位,就文本閱讀的結果從中國、英國校園的差異性進行討論,這是在理解文化背景和深層次閱讀后的表達過程,學生參與度很高,閱讀理解能力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提升。
3.鼓勵學生自主泛讀。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閱讀媒介的選擇多元化,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應該鼓勵其泛讀,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也可以選擇報刊、雜志、網絡資源等媒介的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閱讀理解綜合能力的培養
閱讀的關鍵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層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對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綜合能力起到關鍵作用。借助形式圖式模式教師可引導學生弄清文章的文體思路,了解各種不同體裁的課文的結構特點。借助文章體裁結構幫助理解文章實際上也是一種閱讀策略,同時也有助于學生下一階段完成重建語篇的表達訓練。借助內容圖式教師可啟發學生尋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線索去激活自己大腦中相應的背景知識內容圖式。綜合利用形式圖式、內容圖式、語言圖式來指導二讀課文,對提高學生閱讀綜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經過對課文及完成一些深層閱讀理解問題后,學生對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獲得信息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培養。閱讀吸收信息,吸收是為了表達。因此,教學活動的設計不應只停留在輸入的層次上,應該使語言輸入(聽與讀)和語言輸出(說與寫)之間產生一種平衡。運用所學語言知識以及題材信息重建語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勢在必行。
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
閱讀對于學生而言,可以拓展視野、積累作文創作素材、提升綜合素質,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就顯得至關重要。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系統化的引導和規范,第一,針對閱讀的內容要嚴格管理,健康的、富有文學性的、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都可以作為閱讀的對象,所以教師也要適當地擴充學生的閱讀范圍,不要僅僅局限于教材、輔助材料和中外名著等;第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對于不同的閱讀內容要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有的需要泛讀、有的需要精讀、有的需要反復朗讀等,至于采取何種方式要依據閱讀內容的需要;第三,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閱讀反思、總結閱讀內容的梗概大意,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促進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提高閱讀技能,高效的閱讀能力需要培養和訓練,教師只有通過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閱讀策略,才能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教學方法,英語教學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