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添淇+張鵬程+王杰+黎佩玲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廣大高校學生的生活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微博、微信、直播平臺等網絡社區全面進入大學生的生活,社會焦點事件通過各種途徑映入大學生的眼簾,學生的思想狀態也隨之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在承前啟后的十二月份最為顯著。因此,有必要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行調研,并及時采取必要措施,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進以探尋更優的大學生思想教育方式。
【關鍵詞】網絡時代 大學生思想動態 十二月份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博客、微博、貼吧、論壇、直播平臺等網絡社區發展迅速,人們接觸到的信息相較過去不可同日而語,而大學生作為年輕又活躍的社會群體,相對而言更容易受到新媒體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及時把握大學生思想動態顯得尤為重要。為此,筆者通過調查問卷、座談會、會議討論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對湖北經濟學院各年級各專業的學生進行調查,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重點了解他們在十二月份這個特殊時期的學習生活狀態及存在的問題。正如習近平同志的“扣子論”所言:“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因此,把握好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對于個人、國家、社會都大有裨益。
一、調研基本情況
(一)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此次調查以12月份為例,結合12月份的特點進行問卷設計,問卷內容包括專業學習、日常生活,自我評價,人際關系及未來就業等方面。此次調查共發放紙質問卷(針對不同專業、年級的學生)100份,實際回收98份,有效率98%,另外電子檔問卷280份,回收率100%,問卷總體有效率為98.7%。
2.會議討論
會議討論分為前后五次,前兩次主要是調查小組對十二月份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預判性地討論,結合討論最后設計問卷。在問卷完成后再進行三次討論分析,找出問卷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
3.座談會
參與的對象主要是15個院系四個年級學生代表,共計32人,座談會的形式主要是跨年級、跨專業分組討論,共分為八組,討論結果最后由小組代表匯總發言,成為我們論文的第一手素材。
(二)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對象是湖北經濟學院全體學生,文史類和理工類專業學生皆有。大三大四學生占14.29%,女生居多,參與人數多達72.9%。其中,團員人數占92.1%,學生黨員7.1%,此次參與調查的學生,大多數都在班級、學生會以及各類社團擔任職務。
二、調研結果分析
(一)價值觀念
調查結果顯示,十二月份天氣嚴寒,期末考試來臨的情況下,79.29%的學生仍然會堅持以學習為第一要務,只有20.35%的學生會有所懈怠。這充分反映了大學生的意識形態里自我定位仍以學習為本位;對于新學期結束后來年最關心的問題,綜合得分最高的是“學習成績”“能力培養”;面對人才市場的競爭,學生普遍認為能力、學歷的競爭占優勢地位,綜合得分最高;面對大學生就業違約問題,有55%的大學生認為不能違約(見圖一)。
由此可見,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主流是積極樂觀的,有培養自我能力和提高專業素養的意識,關心當代人才市場的競爭狀況,具備憂患意識。但值得注意的是,當今大學生的價值觀呈現多元化特點,價值取向頗有自身利益趨向性,甚至可以說是急功近利,關心個人價值的實現和追求自我個性的展示。
(二)情感狀態
面對是否與學生相處融洽的問題,50.2%的學生覺得相處融洽;關于大學生的戀愛觀,76.86%的學生追求順其自然,13%的學生認為只是打發無聊時光或是緩解壓力,而這其中也不乏是為證明自己的魅力,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隨波逐流等原因。這些數據很直觀的反映了大學生的戀愛觀念和現階段的復雜的心理狀態(見圖二);十二月份影響學生學習動機強度因素,68.24%的學生認為入學以來沒有好好學習,積壓成繁,沒有學習目標,34.51%的學生認為天氣寒冷影響學習動力。在自我認知問題上,61.57%的學生知道十二月份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階段,形勢嚴峻,但很茫然不知從何努力,28.63%的學生認為自己有理想、有目標、有計劃、有行動面對以后的就業問題。
從這一數據表明,經歷大學生活之后,沒有了高中高強度的壓力,大部分學生已喪失了明確的目標及奮斗的動力,大學會受到戀愛、周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該如何有計劃有目標地打開大學這一新篇章。至于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外因(學風、周圍環境、寒冷的天氣等)都較大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這說明學生的內因(目標、意志力、自我約束力)不堅定,進而迷失在輕松、平庸乃至慵懶的大學生活中,繼而致使他們試圖在戀愛中尋找寄托,為自己看似平淡無奇的大學生活增添色彩。
(三)學習規劃
大學生在新的學期中最關注的是提高學習成績,培養實踐能力;對于未來的展望,60.36%的學生知道形勢嚴峻,但很茫然不知道從何努力;還有9.28%是得過且過,持不作為的態度;關于大學生自主創業,66.79%的大學生認為是一種合理定位,審時度勢、勇于挑戰自我的選擇,1.79%的大學生認為創業是失敗之后的無奈選擇;在短期規劃上,68.6%的學生對自己的寒假都有了計劃,其中15.4%的學生還制定了詳細的計劃;而與之相反的是,仍然有31.4%的學生對此沒有計劃,只是所謂的見機行事(見圖三)。
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擇業觀念的改變,他們的擇業觀從原來相對保守的公務員、公司職員的職業開始向具有一定挑戰的自我創業轉變,反映了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個性化、自由化,更加開放和包容。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大學生認為自身能力和學歷的提高很重要,但是沒有制定很好的計劃去實施,在認知和行動上存在差距。
三、調研反應的問題及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1、大學學習認知存在問題。此次調查中,有5.92%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持一種放任的態度, 他們對自己的學習不聞不問,等到考試就千方百計地設法通過考試,甚至是作弊;相反,部分同學在考試臨近時,專心備考,對其他的所有事情不聞不問,這是兩種極端的狀態。我們都知道大學是人才培養的全面發展時期,能力與成績同樣重要,任何一方失衡都會成為我們就業的阻力。在問及關于當前人才市場競爭的核心因素是什么的時候,得分最高的是能力競爭而非學業成績,由此我們也可以得知,以前的學歷決定一切的觀念在現今大學生的思想中正在悄然轉變,這也與現代教育界呼吁了多年的素質教育相契合。
2、大學生活缺乏規劃。在短期的計劃方面,例如寒假,有31.43%的學生對此沒有計劃,只是見機行事,隨遇而安。大學的寒暑假是相對輕松的假期,暑假由于時間長,大部分同學都會安排實習或者兼職來提升自己,而寒假由于時間較短,一般都被毫無計劃的浪費掉,學生應該學會充分合理利用假期。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結合此次調查問卷的數據,不難發現,在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思維方式更加多樣,思想更加活躍,感情豐富,勇于開拓進取,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但由于經歷有限,認知能力不足,還未形成健全的人生價值觀,還需要各高校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把握學生在十二月份的思想動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同時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為培養優秀合格的大學生做好準備工作。
1、加強學生的學業指導
對于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在經歷了高考之后,很多喪失了奮斗的目標,進而導致缺乏學習動力,更不用說對人生的思考。因此,我們要加強對新生的入學教育,要打破原有的以老師為主導的模式,加強學生與老師、與優秀學生的交流,過來人的經驗相對于純理論的思想教育更具說服力也更容易達到目的。
對于熟悉了大學生活的學生,則要求靈活執行學生培養方案,針對不同的學生適用不同的形式。對專業課的教學方式要合理采納學生的意見或建議,及時更新培養方案,使之更加貼合學生實際需求。同時任課老師除了教授本專業課之外還需要為學生介紹優秀的學習方法(做題方法、應試技巧、推薦與本專業相關的經典書籍等)供學生參考學習。在每學期開學前期開展學習心得分享交流會,考研交流會等。對于成績下滑嚴重的學生則由輔導員聯合指導老師定期對該學生進行談話,了解學生近期的思想動態。
2、協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大學生涯規劃
在校期間,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成績制定每學期的學習規劃,而規劃由學生自主制定,由輔導員或導師提供參考意見并驗收,作為評優評先的參考依據之一。
寒暑假期間,由院系負責統一安排。每個假期根據實際教學提供主題,要求學生在主題的范圍內開展活動,按照院系的具體要求提交相關的材料,最后對于合格者給予學分或者綜測。比如暑期可以開展社會實踐、實習,寒假則可以開展小學期(短而精的培訓)、豐富多樣的家庭作業,比如給父母做一餐飯、學習一項小技能等。
對于即將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由院系不定期舉行與學生擇業就業相關的交流會,幫助學生了解市場行情,掌握就業形勢政策、就業程序、就業途徑、擇業技巧,同時完善學校就業指導工作,加強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技能、職業素養教育與培訓。
總而言之,十二月份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學校要繼續以學生的專業學習為中心,重視學生思想教育與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與明確目標、堅定信念。同時,引導畢業班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拓寬就業渠道,為創業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90后大學新生思想狀態調查與分析-覃娟
[2]王增國,張克,管紅杰.大學新生適應性教育問題研究[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1(12):120-121.
[3]尹桂瓚.大學新生思想狀況調查與分析[J].山東行政學院
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10):108-109.
[4]史宏協.大學生休閑教育與精神成人[J].中國青年研究,
2005(3):76-77.
[5]羅莉.大學新生不適應性及對策淺析[J].重慶郵電學院學
報(社會科學版),2001(6):56-58.
[6]李忠軍.高校輔導員工作案例研究方法與實證[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163-164.
[7]謝燕蘭.高校朋輩輔導員在新生適應性教育中的實踐與探
索[J].教育與職業,2011(4):70-71.
[8]慶承松,張勇.我國高校新生教育研究綜述[J].合肥工業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4-6.
[9]大學生校園危機認知和應對狀況的調研_王瑋
[10]當代大學生思想動態特點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應對策略
研究_張黎
[11]土建類大學生思想動態調研與應對策略研究--以徐州
某應用型高校大學生為例_毛欣
[12]網絡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調研方法創新_趙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