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要】作為人類最重要的情感,愛情一直是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永恒主題。古往今來,人們總是竭盡所能去描述這種抽象的,難以言狀的概念。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法,更是一種深層的認知機制。本文從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隱喻角度,探討了中華文化中有關愛情隱喻的特點。
【關鍵詞】概念隱喻 愛情 認知
一、引言
1980年,隨著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的出版后,隱喻開始由一種特殊的語言修辭手法逐漸變成解釋人們認知規律的方法。隱喻不僅存在域語言現象中,而且存在于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中,更是植根于人類的概念結構中。我們賴以思維和行動的一般概念系統,從根本上說是隱喻式的。
作為人類最重要的情感之一,愛情是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永恒主題。古往今來,不管是小說,詩歌,散文還是歌曲,其作者似乎都在竭盡所能地運用隱喻,將愛情主題淋漓盡致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許多具體的概念經常被映射到愛情這個概念域。西方文學作品中,最為人所熟知的當屬 “love is a journey” 和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前者將抽象概念“愛情”比喻為具體的事物“旅程”,揭示了愛情的曲折不易;而后者將“愛情”比喻為“紅玫瑰”,表現出了愛情的甜蜜與美麗。當然,中國文化中,用來表現愛情的隱喻更是數不勝數。隱喻的產生和理解離不開語境,這其中包括價值觀取向,民族文化,不同的認知世界的方式和結果等。因此,中國文化中的愛情隱喻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的愛情隱喻,有著自身的特點。
二、漢語中的愛情隱喻
1.愛情是動物。中華文化推崇陰陽調和,男是陽,女是陰,陰陽之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此,漢語中經常使用成雙成對的事物來隱喻愛情中的男女。比如“鴛鴦”,“鶼鰈”,“比翼鳥”。在動物世界里,這些動物通常都成雙成對地出現,自然就給人一種恩愛的感覺。“對月形單望相互,只羨鴛鴦不羨仙”,“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鶼鰈情深”,中國古代的詩詞歌賦里將愛情比喻成動物的比比皆是。
2.愛情是植物。除了動物,植物也經常被用來形容愛情。例如“連理枝”,“并蒂蓮”。由于這些植物本身的自然屬性,比如并蒂蓮,其一莖產生兩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莖上連在一起,人們很容易聯想到男女愛情纏綿,夫妻恩愛情深。另外還存在著一些層次更深,結構更為復雜的概念隱喻。例如舒婷的著名愛情詩《致橡樹》里的一段:“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作者通過將愛情隱喻為橡樹,木棉,凌霄花等,給讀者樹立了一種愛情的價值觀。橡樹有耐濕,抗干旱,抗風力強,根深性的特點,正如作者眼中的愛情:互敬互愛,志同道合,堅貞不屈。戀愛中的男女應該要平等,要同甘苦,共患難,無論是生活的艱辛,還是幸福,都要攜手共進退,這才是真正得愛情。
3.愛情是心。作為人類身體中最重要的器官,心臟經常被看作是人們情感涌現的源泉,因此很自然的被看作是愛情的象征。當人們陷入愛情時,我們會認為感受愛情,體驗愛情都是通過心。因此,我們把愛慕的對象稱為“心肝寶貝”,“心上人”等;表達自己對于愛情的忠貞時,會說“我心永恒”;表達愛情的甜蜜時,會說“心心相印”,“心靈相通”。
4.愛情是火。戀愛中的人們往往會臉紅心跳,體溫升高,正如燃燒的火給人帶來的熱感。另外,熾烈火焰給人的感覺正如愛情給人帶來的甜蜜熱情感。愛情來臨時,我們會感到溫暖和幸福;愛情離開時,我們則會感到失落,心灰意冷。因此,人們通常會用具體事物“火”來描述抽象概念“愛情”。例如,經典歌曲里的歌詞“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燒了我”(《冬天里的一把火》,費翔);我們會用“飛蛾撲火”來形容沒有希望的愛情等。
5.愛情是比賽。比賽有輸贏,愛情也有勝負。一方面,在追求者有很多的情況下,愛情就是一種競爭;另一方面,戀愛中的雙方也在進行著一場比賽,都希望對方能接受自己的想法,跟隨自己的決定。例如愛情歌曲“愛情三十六計要隨時保持美麗,才能得分不被判出局”(《愛情三十六計》,蔡依林)。
6. 愛情是毒藥。戀愛中的人們往往會日思夜想著對方,這種思念讓人欲罷不能。另一方面,愛情的矛盾讓人心神不寧,而失戀的痛苦更是讓人痛苦不堪。這樣的愛情就像是毒藥,甜蜜時,讓人欲罷不能,魂牽夢縈;失落時讓人肝腸寸斷,失魂落魄。例如“如影隨形的愛情,若即若離的毒性”
(《愛情毒藥》,譚晶)。
三、結語
愛情是一種抽象的,難以言狀的概念,而隱喻是人們普遍使用的認知手段和思維方式。通過隱喻來描述愛情,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認識這一概念,從而對愛情有了更直觀,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不同的隱喻也增加了語言表達的豐富性,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1]Lakoff 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范兆霞.漢語中的情感隱喻表達[J].語言應用研究,2010,(6).
[3]武莉莉.關于中英愛情隱喻的認知分析與對比[J].外語教育教學,2015,(7).
[4]張輝.漢英情感概念的形成與表達的對比研究[J].外國語,2001,(5).
[5]周紅.英漢情感隱喻共性分析[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