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嘉隆
(吉林省敦化市黃泥河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吉林 延邊 133704)
大豆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
□滕嘉隆
(吉林省敦化市黃泥河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吉林 延邊 133704)
長期以來,我國在農作物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從未停止。本文在分析了大豆農作物的營養價值和我國大豆產業當前的嚴峻形式的基礎上,對大豆種植技術的組成及技術要點做了具體概述,同時研究歸納了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幾大方面,為大豆的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提出了具有參考價值的意見。
大豆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意見
隨著環境的改變和技術的發展,我國的大豆種植模式和種植方法都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大豆的種植技術也就必須獲得提高,以適應人民的需要。
窄行密植技術主要適用于矮苗大豆品種,而不能適用于大豆植株高、生產發育期長的大豆品種。窄行密植技術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實踐,效果非常明顯,能夠有效提升大豆的產量,增加了種植大豆的經濟收入。因此,該技術受到廣大農民和農技人員的歡迎,也就被不斷的推廣和應用。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想要使用此種方法,保證大豆獲得更多產量,必須在選種方面謹慎行事。應該選擇生長發育時間短、植株矮的大豆種子而不能使用植株高,生長周期長的大豆品種種植。在大豆播種的方面,種子的播種深度要需要適中,播種的深度不可以過深,但也不能過淺,要注意深度與淺度的一致性。這樣做的理由是這樣可以根據土壤的實際種植情況,能避免影響到大豆的生長情況,促進大豆的產量提高。在施肥措施方面也要提起注意,要針對性地使用科學配比的合理化肥,并且要以大豆的各個生長階段時期和土壤情況為依據。
三壟種植技術即壟體分層種植技術,是目前比較流行和效果較好的一項新型的大豆種植技術,該技術是利用分壟分層的方式進行,具有成本比較低、操作便利、效果明顯等多種特點。一般情況下,這種方法是在壟體的下方進行澆水和施肥,并利用機械化方式進行播種,調節機器來科學有效地控制大豆種植密度,并提高大豆播種速度,進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大豆的生長速度。三壟種植技術無論是在選種、土壤輸送上都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和標準。在選種方面,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選擇高產優質、抗病蟲害的種子。在使用壟體分層技術時,必須要強化輸送各種養分和水分的壟體的輸送能力,避免由于輸送能力不足而導致大豆養分的缺失,進而導致產量的大幅度下降。此外,還要對土壤的疏松度和狀態進行控制,例如可以用秋季翻耕的方法來提高土壤的疏松度,讓土壤一直保持在疏松的狀態。在秋季翻耕過的程中,還需要特別注意技術的規范和施肥的合理性。除了以上這些,濕度和溫度、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都是需要考慮的影響大豆產量的因素。
大豆生長過程中發生的病蟲害會直接對大豆的狀況和最終的產量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大豆種植的收入和收益。因此,在大豆種植過程中,需要利用有效的技術進行大豆病蟲害的防治,保障大豆作物的產量和收益,同時提高農戶的生產積極性。
化學防治技術,是大豆病蟲害防治中的主要技術手段,指的是利用化學防治方法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初期階段,可以利用化學防治方法實現藥劑包衣工作,促進種子的合理保護。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幼苗階段的大豆種子、根部以及苗都能防止病蟲害的侵襲。在對大豆生長過程中,化學防治技術也是主要的手段。例如,利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兌水對蚜蟲、斑病進行防治,利用乙磷鋁可濕性粉劑對食心蟲進行防治,利用甲霜靈噴灑對霜霉病進行防治等等。
在對大豆的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人為的農業防治方法也是具有明顯效果的。例如,在選種工作方面,保證選種的嚴格性,做好種子的檢驗工作,選擇適合本地區種植、符合實際情況的高產、抗病性高的大豆種子。在大豆的種植過程中,對大豆的種植區域也要選擇合理,禁止出現迎茬、重茬,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產生幾率 。在大豆幼苗生長的過程中和對大豆進行收割時,要及時清理一些帶毒的植株,整體提高大豆植株群體的抗病蟲害能力。
大豆的種植技術和大豆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對大豆的質量和產量具有重大影響,農戶在大豆的種植過程中需要考慮種植技術、病蟲害、氣候、溫度等多方面因素,以促進大豆產量的提高和產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1]樸鐘元.淺談大豆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7,(2):188.
[2]魏林楠.大豆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J].北京農業,2015,(27):31-32.
[3]楊忠輝.試析大豆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16,(4):67.
1004-7026(2017)23-0079-01
S435.651;S565.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