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九勇
(江蘇省啟東市繼述中學,江蘇 啟東 226211)
融合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案例研究
徐九勇
(江蘇省啟東市繼述中學,江蘇 啟東 226211)
融合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結合了當下高新科技技術,給教學內容提供了更多樣化,在多元化的課堂內容學習中也得以給予學生更優質的教學體驗.在融合式教學的實際運用中,教師要根據教材規定內容進行有關融合內容的設計和安排,得以保障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而避免各式各樣的教學使得學生眼花繚亂,導致忽視了對重點內容的關注.
融合式教學;初中化學教學;案例研究
融合式教學方法主要是指將學習者與周圍的學習環境以及教學資源、教學媒介、教學方法等基本教學要素結合統一在一起,在這種融會貫通的情況下進而以確保學生獲得更佳的教學體驗.且融合式教學方法作為當下較為流行的一類,加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引進和使用變得可能,也變得普遍,這也給融合式教學創建了更多的教學條件,也提供了較多的教學資源.
融合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案例研究里首先在學習碳的性質這一章節中,課本上提到了碳元素的幾種表現形態,以及在較為常見的固態類型中通常存在的物質是哪些,比如說有石墨、金剛石等,而這些雖然是由同一元素構成但是其結構以及表面構造之間卻存在有較大差別,學生只通過課本內容上的理論定義會很難將兩者進行區分.這里,教師就可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利用多媒體信息演示,將有關對碳性質的定理整合到一起,通過介紹,將各種形態的碳元素圖片以及對應名稱對應起來,以達到最終教學的目的.
融合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還體現在與其他學科課程教學內容的統一上,在實際解答時相關解題思路也都是可以相互使用的,教師可就這一點加強學生學習不同學科的知識方法綜合運用,進而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比如說在初中化學學習中,有題:在R元素的氧化物中,R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4:1,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則R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價是( ).
A.+m/4(/表示分數線) B.+4m
C.+m/32 D.+32/m
根據題意,利用融合式教學方法,可結合數學問題探究中未知數的假設方法,將未知數思想代入進實際解題中,就可有先設該元素化合價為x.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2Ox;因為R元素與O元素的質量比為4:1,R元素與O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比為4:1; 而又知該氧化物中R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m;O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x; 所以,2m:16x=4:1 解得化學方程式有x=m/32.故選D能滿足題意.
此外,在初中物理學習常見物質性質時,比如說常見的金屬銅、鐵等物質的學習,運用融合式教學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就應當體現對實驗以及材料的重視,且要注意加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自己去認識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等基本物質形態,進而得以加深學生對這些概念的認識,且形成相對具體和詳細的知識體系.融合式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強調將教學要素與實際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這也是進一步提出了對實驗和理論學習兩者結合的一個要求.
綜上所述,在融合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案例研究中,通過對有關碳的性質了解和碳的計算等內容,運用融合式的教學方式能夠讓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加具體,且對物質的性質了解更加全面和詳細.融合式教學內容也包括了多媒體技術的演示,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1]王晶,鄭長龍.九年級化學上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張一民.新課標案例式導學初中化學[M].九州音響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李 璟]
2017-06-01
徐九勇(1977.9),男,漢族,江蘇溧水人,啟東市骨干教師,主要從事初中化學教學工作。
G632
B
1008-0333(2017)20-00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