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豐財,胡應志,董光友,何暢
(江西省瑞昌市人民醫院骨科,江西 瑞昌 332200)
兩種不同固定方法治療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效果分析
吳豐財,胡應志,董光友,何暢
(江西省瑞昌市人民醫院骨科,江西 瑞昌 332200)
目的 比較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FNA)和股骨近端鎖定板(LPFP)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下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2010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的38例應用加長PFNA或LPFP治療的股骨粗隆下骨折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加長PFNA固定組26例,LPFP固定組12例,分析兩種不同固定方法的手術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結果 PFNA組的切口長度、手術時間、失血量均較LPFP組少(P<0.05);PFNA組的術后骨折愈合時間、下地負重時間比LPFP組短(P<0.05);PFNA組隨訪期間內固定物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比LPFP組低(P<0.05);術后末次隨訪患肢Harris評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FNA)治療股骨粗隆下骨折安全可行,療效肯定,術后康復快,值得臨床推廣。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股骨近端鎖定板;內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粗隆下骨折多數學者認為是發生在小粗隆至峽部的骨折,多建議手術內固定治療[1]。較傳統治療方法,手術內固定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功能康復好等優勢[2]。股骨粗隆下骨折有多種固定方法,為此我們對2010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的38例應用加長PFNA或LPFP治療的股骨粗隆下骨折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根據骨折診斷標準及建立的病例納入標準,選取自2010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病例中的3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6例應用加長PFNA固定(稱為PFNA組),12例應用LPFP固定(稱為LPFP組)。PFNA組中,男19例,女7例;均為新鮮性骨折,車禍傷18例,摔傷8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67.2±6.4)歲;Russell-Taylor分型:1A型10例,1B型8例,2A型5例,2B型3例;合并呼吸系統疾病8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心腦血管疾病10例。LPFP組中,男9例,女3例;均為新鮮性骨折,車禍傷7例,摔傷5例;年齡28~81歲,平均年齡(70.6±4.2)歲;Russell-Taylor分型:1A型5例,1B型3例,2A型3例,2B型1例;合并呼吸系統疾病5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心腦血管疾病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例數、年齡、骨折分型、合并內科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術前處理 兩組病例均行脛骨結節骨牽引,給予消腫、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等治療,完善檢查,針對合并疾病給予會診治療,無明顯手術禁忌證后給予手術固定。手術均在患者入院8 d內完成。
1.2.2 手術方式 PFNA組 采用硬腰聯合麻醉,患者仰臥手術臺及牽引床上,消毒鋪單,折端取小切口,透視下通過骨鉤、頂棒、克氏針、點狀復位鉗等輔助復位,于大粗隆近端取一長約6 cm的切口,置入導針,透視明確進針點及導針在髓腔內的位置良好,擴髓,置入加長PFNA主釘,利用瞄準器置入近端導針,正位透視位于股骨頭頸中下1/3,側位位于正中,打入螺旋刀片達股骨頭下10 mm。透視下利用滿圓技術打入遠端2枚靜力鎖釘。透視確認骨折及內固定位置良好,放置引流管,逐層縫合切口[3-4]。LPFP組:采用硬膜外麻醉,仰臥位,消毒鋪單。以折端為中心,取股骨外側切口,長約16~28 cm,逐層切開,顯露折端,注意保護骨膜,清理折端,復位并維持,用LPFP固定,遠近端3~4枚螺釘固定,透視確認骨折及內固定位置良好,放置引流管,逐層縫合切口。
1.2.3 術后處理 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抗感染、抗凝等治療。麻醉消退后活動患側踝關節及足趾,2 d切口換藥拔管、拍片復查。術后2周內逐步活動髖膝關節及直腿抬高訓練,2周后扶雙拐患肢免負重下地活動,術后第1、2、3、6、12個月復診復查,根據骨折愈合情況指導負重活動。
1.3 隨訪內容 觀察切口愈合情況、骨折愈合時間、下地負重時間、內固定物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颊吣┐坞S訪時根據Harris評分標準[5]評估患側髖關節功能康復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χ2檢驗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配對t檢驗進行分析。以P<0.05表明數據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38例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12~18個月,平均16個月。切口均愈合良好,無感染,骨折均愈合。PFNA組有2例近端鎖釘輕度切割,LPFP組有2例斷釘,有2例感髖部不適伴異響。PFNA組的切口長度比LPFP組明顯短(P<0.01);PFNA組的失血量較LPFP組少(P<0.05);相較于LPFP組,PFNA組的手術時間短、骨折愈合時間快、下地負重時間早、內固定物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P<0.05)。兩組患者末次隨訪Harris評分優良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股骨粗隆下區肌肉附著多,有豐富的股動脈的穿支,股骨粗隆下骨折行LPFP固定,手術切口長,需劈開股外側肌,軟組織剝離廣泛。應用加長型PFNA,利用牽引床,可以閉合復位,對于難以復位的,可以在小切口下通過間接技術復位,無需解剖復位,相較于LPFP術式切口小,創傷小,失血少,手術時間短。進而縮短骨折愈合的時間。黃進福[6]、賴曉敏[7]通過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觀點。
PFNA屬髓內系統采用中心固定方式,其獨特的螺旋刀片設計,具有抗旋轉能力,在骨質內把持力度大[8]。LPFP屬髓外系統采用偏心固定方式,力臂較長,抗剪切力差,從理論上來講它比PFNA更易出現問題[9]。股骨粗隆下區在生物力學上是應力相對集中區,對于不穩定的股骨粗隆下骨折,若內側骨質復位不佳,支撐不夠,在患者術后活動時會使外側的LPFP過度受力而斷裂[10]。這是因為在偏心固定下,LPFP經受著長時間的應力集中[11]。因此不能在骨折愈合前過早下地負重[12]。LPFP在骨干外側,若不夠服貼,活動時容易與周圍的組織發生摩擦引起不適。
雖然在Harris評分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綜合來講,加長PFNA術式具有創傷小、失血少、骨折愈合時間快、下地負重時間早、內固定物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于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療。
[1] 榮國威.骨折[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3-994.
[2] 肖翊南,黃曉海.粗隆間骨折鎖定鋼板內固定的臨床優勢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53-54.
[3] 李凡,陸海明,王建東,等.髓內釘固定治療股骨轉子下骨折的手術要點[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0,12(3):204-207.
[4] 施保華,尹峰.復雜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復位策略與手術技巧[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28(8):769-770.
[5] 劉云鵬.骨與關節損傷和疾病的診斷分類及功能評定標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215-216.
[6] 黃進福,呂培閩,潘安娜,等.加長型PFNA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下骨折32例[J].福建醫藥雜志,2017,39(1):180-181.
[7] 賴曉敏,翁陽華,李忠輝,等.LPFP、PFNA及DHS治療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效果對比[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34):4276-4277.
[8] 李仁斌,林焱斌,莊研,等.加長型PFNA治療股骨轉子下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研究 [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5,20(8):708-710.
[9] Brien WW,Wiss DA,Becker V Jr,et al.Sub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s:a comparison of the Zickel nail,95 degrees blade plate,and interlocking nail[J].J Orthop Trauma,1991,5(4):458-464.
[10]Parker MJ,Pryor GA.Gamma versus DHS nailing for wxtracapsular femoral fractures Meta-analysis of ten randomized trials[J].Int Or-thop,1996,20(3):163-168.
[11]沈業彤,曹立新,徐鳳琳,等.內側骨皮質重建+DHS治療股骨轉子下骨折不愈合的臨床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08,16(4):16-18.
[12]王飛,蔣繼亮,陳約東,等.股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4,29(2):178-179.
d oi:10.3969/j.issn.1009-4393.2017.3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