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交出一份暖心的就業答卷
攀枝花市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要求,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積極拓寬就業渠道,促就業、扶創業,多措并舉筑牢民生之本,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暖心的就業答卷。5年來,全市城鎮新增就業8.9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5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0.9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5年控制在4.01%以內,各項目標任務超額完成,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全市各級人社部門主動適應就業工作新變化新要求,新一輪就業優惠政策體系更加健全,政策優惠力度進一步加大,為人社惠民提供了最好注釋。5年來,全市共籌集就業專項資金30092.62萬元,兌現社保補貼、崗位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大學生就業見習補助、創業補貼、創業貸款貼息等34740.53萬元,惠及城鄉勞動者17.60萬人次。
為困難群眾撐起一片天。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針對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實施就業援助,確保困難群眾找工作有信息、學技能有去處、想創業有幫扶、基本生活有保障。近5年,全市累計開展就業援助19.47萬人次,開發公益性崗位1851個,通過單位就業、勞務輸出、靈活就業等多種形式幫扶就業困難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3.54萬人。
讓大學生就業不再難。全市圍繞大學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兩項計劃,將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全部納入實名制登記動態管理,并認真落實求職創業補貼、就業見習補助、創業補貼等扶持措施。5年來,全市共認定就業見習基地86個,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1475人,高校畢業生離校就業率連續5年超95%,幫扶大學生成功創業1019人。
努力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全市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全部登記入庫,落實就業扶貧“九條措施”和“五個辦法”,助力貧困勞動力按期脫貧。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共組織貧困勞動力勞務輸出1142人,就業培訓1525人,鼓勵當地企業、農合社吸納就業1771人,多渠道轉移就業5456人,累計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1003個,安置貧困勞動力962人次。
技能培訓讓勞動者穩穩端住飯碗。
健全政策引導,夯實培訓基礎,以“四類人員”為重點,統籌開展城鄉職業技能培訓。面向有創業意愿的城鄉勞動者,全面實施免費創業培訓。加快創業實訓基地建設,推廣“職業培訓超市”模式,城鄉勞動者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進一步增強。5年來,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培訓1.43萬人次,農村勞動力培訓2.33萬人次,創業培訓2.03萬人次,培訓合格率達90%以上。
著力構建創業帶動就業長效機制,完善公共創業服務體系,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逐步顯現,創新創業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5年來,全市新增創業實體4.24萬戶,帶動就業累計達15.17萬人次。
合力打造“創業攀枝花”品牌。
不斷健全“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工作考核”五大體系,降低創業門檻、優化創業環境、暢通創業通道,合力打造“創業攀枝花”品牌。2012年7月,攀枝花被國務院授予 “全國創業先進城市”稱號,創業工作被推向更高新起點。5年來,全市已成功創建2個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園,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和19家創業孵化基地。
為創業鋪就一條成功之路。鼓勵勞動者免費參加創業培訓,壯大創業專家團,充實創業項目庫,構建立體融資擔保服務模式,四級公共創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5年來,全市大學生創業1019人,返鄉創業2390人,創辦實體3409個,吸納就業人員7530人,帶動脫貧2590人。累計發放各項創業擔保貸款4147筆,金額63481.2萬元,財政貼息2999.9萬元,直接扶持創業者4147人,帶動就業2.6萬人次。
失業保險運行體系進一步規范,在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向防失業、促就業、扶創業轉變,牢牢兜住就業民生底線。5年來,全市失業保險參保21萬人,征繳基金117077.85萬元,發放失業保險待遇80330.96萬元,惠及失業人員5.4萬人。失業保險基金擴支促進就業22451.26萬元,實施援企穩崗26351.34萬元,兌現穩崗補貼11176.94萬元,幫扶困難企業近400家,惠及企業職工30萬人次。
失業人員的基本保障。5年來,失業保險金月領取標準從672元提高到966元,失業保險待遇擴展到領取期間醫療保險費、喪葬撫恤金、生育補助金和就業培訓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多個項目,失業人員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幫助企業渡難關。實施“援企穩崗”各項舉措,落實穩崗補貼政策,鼓勵困難企業采取在崗培訓、輪班工作、協商薪酬等辦法穩定職工隊伍,失業保險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作用得到全方位發揮。
攀枝花市就業服務管理局 賈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