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改園 張子琛 張智富 車姣姣 焦鑫鑫
(咸陽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陜西 咸陽 712000)
新常態下陜西新型城鎮化推進的路徑分析
□路改園 張子琛 張智富 車姣姣 焦鑫鑫
(咸陽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陜西 咸陽 712000)
本論文在陜西省城鎮化建設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分析新常態下城鎮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新常態下推進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的路徑。
新型城鎮化;新常態;路徑
從陜西省現象現狀來說,城鎮化的總體規劃和各項專項規劃不健全,規劃審批、許可太隨意。安康市漢陰縣副縣長指出,目前,不少地方對推進城鎮化的問題上,缺乏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紫陽縣副縣長提出,在城鎮的發展規劃中,通常由市級規劃院來施行,但是存在弊端:本身有限的規模加上各地城鎮化的浪潮席卷,導致規劃產出遠遠無法滿足規劃的需求,造成規劃不符合當地情況的現象以及規劃項目雷同項目。甚至有一些地方由當地領導拍板進行城鎮規劃,造成嚴重缺乏科學性。而部分地區還存在不按照規劃,盲目開發建設的現象。
目前,在縣域經濟發展實力限制下,很大部分的城鎮探求強有力的產業結構,城鎮功能呈現一種朦朧的區分,產業發展速度慢,非農產業特別是工業產業基礎薄弱造成城鎮化主要動力不足,以至于無法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對區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產業結構和引導就業能力不強,多數小城鎮無法利用地方資源特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原有產業缺乏長足發展動力,歸根結底創新作為改革的金鑰匙,與企業的融合度低,不能從大行業中脫穎而出。西安家具城與宜家毗鄰,但宜家以服務為特色,贏得消費者的喜歡。
新型城鎮化就是對傳統小農經濟的落后生產方式的發展和變革,通過改變農民以農業生產為唯一收入來源的就業模式,兼顧多種就業模式,減少城市和農村在收入和消費上的差異,最終轉變為新常態下的“城”和“鎮”。新型城鎮化建設就是要通過盡可能的落實在產業和政策上的計劃,并且將與現實不適用的部分加以改變,將達到城鄉經濟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作為最終目標!
一個層次結構合理清晰的規劃是是城鎮化化建設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一方面要以全方位合理的規劃引領我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另一方面要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進行理論等方面的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宏觀統籌,科學規劃城鎮空間布局。鄧小平說,改革是摸石頭過河,但創新發展的同時,不斷總結改革的經驗,依地因勢,精細化頂層設計與目標,建立“政府主導、產業化發展、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法制化管理”的城建融資體制。
發展新型城鎮化,必須依托產業支持。產業發展是新型城鎮化的前提,必須統籌好城鎮化和產業發展。首先要根據自身優勢,劣勢,特色產業,合理確定主導產業,同時在發展中不斷做大做強。其次發展以區域工業園區為首的產業,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增長,以促進農業發展。最后要加強服務業的發展,在發展第一、二產業的基礎上,加大服務行業的投入,力促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陜西上正處于轉型時期,怎么轉,往哪轉,值得我們深思?;ヂ摼W加作為改革、創新的信息平臺,通過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催生出了一種新的商業發展模式,保留舊有模式的同時,還能吸引流量;對于管理者,必須改變舊的發展觀念,創建出一套與之匹配的管理制度,去挽救組織危機,順應潮流。由此可見,互聯網加必是推動新型城鎮化的活力源泉和堅實基礎。
陜西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又為陸上“絲綢之路”的出發點,極具地理優勢的文化底蘊,一方面吸引了大量游客來陜受文化的洗禮,大大拉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牽引相關產業,并帶動當地城鎮化的發展。以特色產業為依托,形成并發展“文化輻射圈”,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另一方面,國家對“一帶一路”的扶持,讓陜西可以坐上改革的快車。作為有利的經濟發展動力,陜西應抓住機遇。
[1]李光勤.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機遇及對策[J].出版發行研究,2013年07期.
[2]徐林,曹紅華.城鎮化發展的中國道路-近年來國內城鎮化研究論述[J].廣西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1004-7026(2017)19-0027-01
F299.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9.016
咸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新常態下陜西新型城鎮化推進的路徑研究(2016102)。
指導老師:白鳳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