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計柱
(山西省忻州市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山西 忻州 034000)
忻州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的調查和思考
□張計柱
(山西省忻州市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山西 忻州 034000)
近年來,忻州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有了長足發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初步建立,但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工作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筆者通過調查思考,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土地承包經營;調解仲裁;農村“三資”管理
近年來,忻州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有了長足發展,對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推動此項工作的開展,筆者最近做了一些有關調查和有益思考。
目前,忻州市14個縣(市、區)都依法設立了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機構掛靠在縣(市、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部門。各縣(市、區)仲裁委員會組成人數7~17人不等,共計218人。有仲裁員280人,每個縣仲裁員都在20人以上。有185個鄉鎮仲裁委員會,有調解員794人。有4 622個村組調解小組,村組調解人員8 323人。各縣(市、區)仲裁委員會都有日常工作機構。
2016年,全市共調處糾紛案件1 734件,其中鄉村調解數1 568件,仲裁委調解仲裁166件;仲裁委調解仲裁案件中,調解數115件,裁決數51件。其作用和成效主要有:一是促進了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順利開展。前些年,由于農村土地經營效益較低等原因,許多農民以各種不同形式將土地流轉給他人,部分或全部放棄了土地承包權或經營權。近年來,由于國家免征土地稅和農業稅附加并發放種糧補貼、綜合補貼等原因,不少放棄土地承包權或經營權的農民欲收回自己的權利,但當事人當時相關政策、法律知識缺乏,對所簽合同條款不完善,現在出現了大量的承包合同糾紛,直接影響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進展。對此忻州市及時抓住典型案例,理清合同雙方及第三人的權利義務關系,依法仲裁了一些有關案件,有效地促進了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開展。二是有效維護了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在現實中有些農村干部以種種借口和方法剝奪或消弱農民權利。更有甚者,強占他人承包地,侵害了他人利益。對此,忻州市通過調解和仲裁有效保護了農村弱勢群體不受侵害。三是有效維護了農村集體利益。許多村長時間、大面積、低租金將集體機動地租賃給他人,甚至承租人還以種種理由少交或不交租賃費,損害了集體利益。忻州市通過調解仲裁促使承租人履行合同,合同到期的按規定的程序和辦法依法承包,維護了村集體的利益。四是有效保護了農村土地資源不受毀壞。近年來,一些人在承包地上改變其農業用途,擅自私搭亂建,毀壞土地資源。通過調解仲裁禁止了這些不法行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一是經費不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明確規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仲裁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然而一些縣、市財政困難,仲裁經費難以落實,極大影響了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的進展。2016年全市14個縣市共列入財政預算經費僅76萬元,每縣市平均僅5~6萬元。
二是人員短缺。由于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工作牽涉面廣、工作量大、程序復雜、法律要求高、農民非常關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實際成立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機構大多縣市日常工作主要由農經人員兼任。農村“三資”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家庭農場等農經工作任務十分繁重,人員嚴重不足,往往顧此失彼。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全市14個縣市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僅忻府區、原平等少數縣市有專門辦公場所,大多辦公場所設在農經部門辦公室。仲裁庭大多與會議室兼用。
四是仲裁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盡管有些業務人員參加過省農業廳經管局組織的有關培訓,但要開展此項工作仍顯力不存心。特別是擔任主審任務的仲裁員更缺乏。全市雖每年舉辦培訓班,但缺乏高端專業培訓和現場模擬操作,這些直接影響案件的辦理速度和質量。
各級要把此項工作作為關系到農村穩定與發展、農民切身利益、推進依法行政、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舉措,切實加強領導。要加強學習宣傳。把學習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作為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來抓。要進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工作機制。要加強工作考核,把其作為農經工作的重要內容進行安排和部署。要加強工作督查,認真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依法落實經費保障,確保調解仲裁工作正常運轉。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聯合下文解決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日常工作機構和人員編制問題,盡快建立實體性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同時依托部、省農經機構成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協會,對市、縣仲裁委員會實施行業管理和指導服務。
依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規范》,主要建設內容為仲裁庭、合議調解室、案件受理室、檔案會商室等“一庭三室”,并配置檔案密集架。按照有關規定要求,“一庭三室”面積根據各地基礎條件和工作需要合理確定,但總使用面積不得低于268m2。其中,仲裁庭參照《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準》基層人民法院審判法庭各類用房面積指標,使用面積不低于100m2。合議調解室、案件受理室、檔案會商室參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按照仲裁員9人和日常工作人員5人、每人使用面積12m2計算,總使用面積168m2。檔案密集架按照檔案30年存儲期限設計,每個項目安裝80個。
圍繞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經常化、制度化,進一步加強對仲裁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和技能。各級業務部門要制定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工作培訓計劃,采取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高端、高技能培訓,鍛煉和造就一批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高素質隊伍。
建立健全部門協調溝通機制,強化司法銜接工作,確實落實好保障措施,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依法開展創造條件。
1004-7026(2017)19-0059-02
F321.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9.037
張計柱,忻州市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站長、高級農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