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敏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湖南 益陽 413001)
高職藝術設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楊麗敏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湖南 益陽 413001)
目前在我國很多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區別高職院校中的專業型學科,藝術類學生在培養過程中要求具備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高職院校應該根據社會發展趨勢,掌握社會發展動向,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過程中,要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特點以及相關的藝術類學科,對高職學校藝術類學生開展人才培養構建模式,為社會發展過程中提供更多優秀的創新創業型藝術類人才,從而推動我國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
高職藝術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新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大幅度提高,社會中出現了很多大型企業,文化創意產業的出現關系到了我國教育育人領域,文化創意產業直接指向藝術類專業學生培養方案,特別是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需要對當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特征明確,并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要求,培養出高素質高能力的高職藝術設計人才,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有的十分積極的作用,因為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他們的學習方向直接針對的是當今社會十分熱門的文化創意產業,所以說應當根據文化創意產業,對當下我國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教育,培養出能夠促使文化產業更好發展的優秀藝術設計類人才。
藝術設計類在高職院校教育領域是近些年新興的一類專業,從高中院校本身辦學特點出發,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社會應用型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是高職院校育人的宗旨,因此高職院校一方面在培養學生時間應用能力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學生日后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校企合作是新時代緩解當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主要解決方式,校企合作以學以致用的優勢更好的將學生融入到社會就業道路中,讓學生能夠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通過校就合作這一模式更好的發揮出來,實現了學校和企業雙方資源的合理分配,并且指明了學生的就業方向,校企合作通過對學生進一步的培養,更大程度上提高整體學生實踐應用能力,能夠為企業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廣,對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就業問題影響十分巨大,對藝術類學生就業問題難進行了強有力的改善,保證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就業率問題,緩解了當今社會大學生就業壓力,對實現互利共贏奠定了良好基礎。
根據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學生就業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很多剛剛畢業的高職院校學生由于對社會相關企業了解不夠深入,再加上自身能力有限,沒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導致在最后的社會就業問題上有很多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現象,我們不難看出,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學生需要全面整頓自身的專業操作能力以及相關的職業素養,就需要高職院校學生能夠根據社會文化產業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及職業素養,對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能夠熟練操作和實踐于相關領域,并且充分利用相關企業的優勢,用自身的缺點加已改正,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在企業中的發展實力,長期處于這個環境中對職業素養水平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為新時代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供保障。
校企合作是新時代高校向社會企業推廣人才的重要方式,要想在高職院校順利開展校企合作,就需要建立起新型的校企合作機制,需要做到將校企雙方資源共同分享,需要創建一個校企合作團體,來不斷提高校企合作團體的實力,為持續發展校企合作產業奠定夯實基礎。目前,社會中存在的很多校企合作都是合同制管理,當學校和企業達成共識以后,雙方通過對自身條件提出,在雙方愿意接受之后,從而實現校的合作運營模式啟動,社會中的企業通過學校現有的師資能源,來提高學生藝術專業知識技能水平,而學校可以利用社會中企業的工作環境,能夠將自身的學生盡早的投入到社會發展領域中來,幫助學生樹立較強的創業意識,并且在真正的就業環境中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水平,從而在保障校企雙方互利共贏前提下,為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對于學校來講,學生能力的提升與學校師資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所以說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學生人才模式培養過程中,應當確保學校擁有較高水平的師資團隊,特別是藝術設計類老師,對藝術設計類老師的要求是然后根據新時代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趨勢,針對性的培養高職院校學生,高職院校需要對藝術類老師團隊能力的提高重視起來,可以根據當下社會中存在的很多培養機構,將這些藝術類教師放在專業的培養機構中,通過對新時代社會對藝術類考生就業要求,得出明確的培養人才方案,提高老師在藝術設計類考生培養人才方案中的能力,幫助老師找到人才培養構建的目標,切實做到高職院校擁有一支優秀的藝術類教師團隊,并且對學生在藝術類學科學習過程中相關知識及操作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以實現在面對社會相關的企業能夠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高職院校擁有一支高能力的師資,對當下我國藝術設計類學生人才方案培養落實奠定了良好基礎,推動高職院校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藝術類人才。
各項教學工作的考核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學校和社會企業及時了解到人才培養方案落實的情況,對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人才培養過程中主要了解老師團隊教學情況以及學生學習實踐的狀況,對于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對自身學習實踐能力可以根據這一教學管理系統,將自身的發展情況記錄在這個信息管理系統中,并且對自身學習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建議進行表述,特別是針對教師團隊教學情況以及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上報和反饋,讓校領導能夠第一時間內得知本院校學生學習情況以及老師教學情況,對出現的問題做到及時改正,從而推動我國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的順利進行。
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在對創新創業能力人才培養方案構建過程中,應當遵循社會發展趨勢,對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并且根據當下我國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要求,在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培養過程要得以體現,幫助藝術類學生更好地提高專業文化素養以及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出一支優秀的藝術類教師團隊,通過社會上各種有利的可用資源,高職院校應注重對藝術類教師創新創業水平的提高,為貫徹落實人才培養方案奠定基礎,對當下我國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有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1]任允熙,王維正,王濱.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社會科學論壇,2012(6).
[2]楊國祥,尹家明,萬碧波,等.創新人才培養理念與模式[M].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1.
[3]楊振升.談雙師型高職教師的內涵及培養[J].教育與業,2012(17).
1004-7026(2017)19-0148-02
G717.38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9.098
本論文為2016年度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作品為載體的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與實踐——以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為例》(課題編號ZJG B2016064)階段性成果、湖南省2015年科學研究一般課題《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意作品微信營銷系統研發與應用》(課題編號15c0462)的階段性成果、2016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眾創時代藝術類高職學生創新精神現狀與培養研究》(課題編號:17B081)階段性成果。
楊麗敏(1984-),女,漢族,湖南省衡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