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清,郭宏,付振君,白艷紅,譚兆軍
(大慶市人民醫院口腔科,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分析氫氧化鈣糊劑活髓保存治療齲源性牙髓炎的臨床效果
馬永清,郭宏,付振君,白艷紅,譚兆軍
(大慶市人民醫院口腔科,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目的 分析氫氧化鈣糊劑活髓保存治療齲源性牙髓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將62例齲源性牙髓炎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分成各為31例的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氫氧化鈣糊劑活髓保存治療和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活髓保存治療,并對比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研究組的活髓保存治療成功率為92.31%,與對照組的74.42%相比效果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氫氧化鈣糊劑活髓保存治療應用在齲源性牙髓炎的臨床治療上,可獲得較高活髓保存效果,值得推廣。
氫氧化鈣糊劑活髓;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活髓;齲源性牙髓炎;保存治療;臨床效果
齲源性牙髓炎屬于口腔炎癥,是引發牙體或者牙列缺損的主要因素之一,加上多種細菌的感染下會對患者的口腔牙組織形成慢性破壞,大部分患者在患病早期未察覺到牙組織異常,一旦確診均為齲源性牙髓炎,臨床治療上主要為采取去髓術或者干髓術,但很難幫助患者保持牙髓的正常性[1]。基于此,為進一步提升齲源性牙髓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炎癥的同時,保證牙髓的完好性,本文選擇氫氧化鈣糊劑活髓保存治療方法對患者實行治療,并探析其治療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大慶人民醫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6例齲源性牙髓炎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分成各為31例的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11~39歲,平均(25.07±3.11)歲;患牙39顆。對照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12~37歲,平均(24.30±3.21)歲;患牙43顆。兩組患者在臨床資料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觀察組為患者實行氫氧化鈣糊劑活髓保存治療,局部麻醉后,在無菌標準下為患者實行相關操作。首先是常規備洞,利用球環鉆對患者口腔牙髓中的腐質部分進行去除,以保證穿髓點的充分顯露,操作過程中應保護好牙髓組織不受損傷;其次,實行開髓處理,同時,在去除腐質時應先利用生理鹽水對牙髓部分進行沖洗,并將窩洞充分消毒后吹干;接著,分別在患者近端的牙髓和穿刺點兩個位置敷上適量的碘仿氫氧化鈣糊劑,糊劑的厚度控制在0.3 mm左右為宜,并實行相應的蓋髓處理;最后根據患者的滲出量選擇相應的處理,如果滲出量較多,則可以適當加入丁香油碘仿棉球。保證患者的牙髓的完全開放,1天后,利用碘仿氫氧化鈣糊劑實行蓋髓,適當使用丁香油,以起到良好的封閉處理作用;7天后,如果經檢查未發現患者存在異常狀況的,則可以利用粘固粉實行填充處理。
對照組為患者實行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活髓保存治療,這一治療方法為傳統治療方式,首先對患者的齲源性牙髓部分實行有效清洗,將0.9%的氯化鈉和過氧化氫溶液相融合后再次對患者的牙髓部分實行沖洗,做好患牙的隔濕,并吹干窩洞;為對照組實行常規麻醉,除蓋髓處理使用氧化鋅丁香油糊糊劑處理外,其他操作步驟及方法同研究組。
對全部患者實行1年時間的隨訪,并對患者牙髓存活的情況進行準確的記錄和分析。
1.3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1年時間的隨訪發現,全部患者牙髓存活情況主要表現為:(1)成功。患者的牙髓部分無不適應感,患牙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牙髓的活力也恢復正常;經X線片檢測發現牙髓部分及牙根發育均為正常。(2)失敗。患者的患牙表現出明顯的冷熱交替疼痛感,牙髓功能和活力均未恢復正常;經X線片檢查發現,患牙的周圍存在明顯陰影,且顯示出明顯的稀疏性,患者感到強烈的刺激感和疼痛感[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SPSS13.0軟件對數據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牙顆數為39顆,對照組為43顆;研究組的活髓保存治療成功率為92.31%(36/39),與對照組的74.42%(32/ 43)相比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2,P<0.05)。
齲源性牙髓炎會隨著病情的發展和變化影響到患者的牙質深部,隨著牙髓組織的修復下反應,修復性牙本質也隨即出現,而牙髓就會表現出輕度的慢性炎癥,并呈現出一系列相關病理變化[3]。人體的牙髓組織結構具有疏松的特點,同時含有大量的血管,血管中伴隨著神經和淋巴組織;牙髓炎早期,細菌感染程度比較輕,為患者實行治療時,只需要對牙髓炎進行引流處理,以有效降低牙髓腔中壓力,進而起到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的作用;如果患者的牙髓炎逐漸發展成為年輕恒牙,加上牙髓腔中的血管數量較多,血流較為豐富,說明患者的牙髓組織功血能力較強,這些基礎條件均為齲源性牙髓炎的保髓治療起到良好的奠定作用,有助于患者保髓治療操作的開展[4]。
保髓治療成功的關鍵性條件為選擇適宜的蓋髓糊劑,長期的臨床治療上,主要選擇氧化鋅丁香油糊劑作為保髓治療中的蓋髓糊劑[5],主要成分有為氧化鋅和丁香酚,為患者實行蓋髓處理后,糊劑會逐漸硬化,同時還能夠對多種細菌產生良好的抑制作用,如葡萄球菌等;但是丁香酚含有部分神經毒性,會對患者根尖組織的炎癥產生不良影響,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患者保髓治療的成功性[6]。而氫氧化鈣糊劑活髓保存治療中的氫氧化鈣能夠促進牙髓組織結構的恢復,增強其自我修復作用,逐漸將牙髓部分的細胞分為牙本質樣細胞;氫氧化鈣能改善患者口腔中的血液循環狀態,鈣離子逐漸進入牙本質的基質內后,可以發生鈣化作用,鈣離子發生的鈣化作用也能對牙本質起到良好的自我修復作用,隨著鈣離子轉變為磷酸鈣沉淀后,形成了牙本質橋狀結構,促進露髓孔的修復,增強牙髓的保護作用[7]。氫氧化鈣還能夠對牙髓組織中含有的菌體形成良好的抑制作用,從理化性質角度上看,氫氧化鈣屬于強堿類組織物質,正常情況下,酸堿值可以保持在9~12之間,同時也是中和牙髓炎癥酸性的主要物質類型之一,具備良好的消炎、殺菌和止痛的作用;氫氧化鈣能夠與與牙髓組織中的酸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進而起到消退牙髓炎炎癥的目的,與酸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后,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炎癥,同時,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促進患者的保髓治療成功[8]。此次研究中,也有應用到碘仿氫氧化鈣糊劑,作為該糊劑主要成分的碘仿能夠有效吸收牙髓病灶的滲出液;同時,碘仿還能游離到牙髓組織的外部結構中,增加了殺菌的效果,延長了殺菌力度的持久性,有利于牙髓組織創面的愈合。碘仿與氫氧化鈣相聯合應用后,還能進一步提升氫氧化鈣糊劑對細胞的控制效果,增強其抗菌能力,促進牙髓組織功能的恢復。從統計數據可知,研究組的活髓保存治療成功率比對照組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選擇碘仿氫氧化鈣糊劑為患者實行活髓保存治療,相對于氧化鋅丁香油糊劑保存治療方式具有明顯優勢,可提升患者的活髓保存治療的效果,值得推廣。
[1]韓漢,吳佩玲.自固化磷酸鈣糊劑和氫氧化鈣碘仿糊劑用于乳磨牙活髓切斷術后蓋髓劑的臨床療效觀察[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4,37(9):1192-1194.
[2]趙巖,淺里仁,高平等.三氧化礦物凝聚體和氫氧化鈣糊劑用于直接蓋髓術的實驗研究[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3,48(8):494-498.
[3]崔彩霞.氫氧化鈣糊劑活髓保存治療齲源性牙髓炎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6):195-196.
[4]程莉,寶立榮.氫氧化鈣制劑在根管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9):151-152.
[5]李晶.氫氧化鈣地塞米松糊劑根管封藥治療期間急癥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5):204-205.
[6]張海珍.氫氧化鈣甘油糊劑根管治療根尖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6):106-107.
[7]周偉群,朱靚.應用地塞米松-氫氧化鈣糊劑預防根管治療期急性牙痛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2):143-144.
[8]劉永芬.一次根管充填治療隱裂牙伴牙髓炎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35):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2.062